譚川妍
摘要:音樂是人類的第二語言,就音樂本身而言,它所帶給人的體驗是美好的,也是人類美好情操的藝術體現(xiàn)。在音樂的教學中我們更應該重視對音樂的欣賞與理解,因此,音樂欣賞課也逐漸成為音樂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主要從情景教學法的具體概念進行明確進而討論情景式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欣賞課的實踐教學應用談談自己的粗淺見解。
關鍵詞:情景式教學;小學音樂欣賞課;課堂教學
一、引言
近幾年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深化,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也在積極發(fā)生變化。在《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就強調:音樂教學的全過程應貫穿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的教育理念,以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美好的情操以及健全的人格為教育目標,強調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chuàng)造。針對目前小學音樂教學中音樂課時少、內容多的問題,音樂課堂教學不再是固定、單一的教學模式,正逐漸向“音樂綜合課”轉型,從學科教學專項學科育人,目的是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教師不僅能采用更多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與學生共同享受音樂學習的過程,并且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獲得更多的知識與技能,讓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音樂素養(yǎng)都逐步得以提高。
二、情景式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欣賞課中的應用
(一)積極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興趣
在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出現(xiàn)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更加開闊的視野。在音樂欣賞課上利用多媒體,可以從聲音和視覺兩方面為學生提供審美體驗,更有利于學生對歌曲的學習和感悟。借助多媒體,教師可以利用短小有趣、形象鮮明的圖文音像來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利用靈動的畫面、真實的演繹及色彩與聲音的融合,直觀地讓學生感受。比如人教版第十一冊的《茉莉花》這一課的教學,這一學段的學生的體驗感受與探索創(chuàng)造的能力都有一定的增強,對于樂器的演奏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興趣,所以在這一課的教學當中,教師可以通過給學生們播放由各種樂器演奏的《茉莉花》,如薩克斯、古箏、鋼琴、小提琴等樂器,讓學生在各種樂器的特色中感受不同的《茉莉花》,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猶如時而在輝宏的金色大廳,時而又像到了具有中國古風特色的環(huán)境中。在不同的音樂情景中,學生對一首歌的感覺也會不同,所以在音樂教學中,我們就應該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貼近生活,為學生提供一個“身臨其境”學習的場所。
(二)角色扮演,巧設問題,引發(fā)思考
1-2年級這一學段的的孩子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充滿了好奇,并且好動喜歡模仿,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充分根據(jù)孩子們的身心發(fā)展特征來進行教學,在學習和欣賞曲目之前,要給學生明確的引導,對于怎么欣賞,欣賞的重點是什么,教師要給予必要的指導??梢栽O置問題,以適當?shù)膯栴}進行引導,不僅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專注精力,引導讓學生帶著思考去欣賞,也有助于學生思維的激活與啟發(fā)。
另外也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因為每一首音樂作品都有其背后的故事和一定的含義,可能是慶祝豐收的歡欣鼓舞的場景、也有可能是游子離家時的躊躇與惆悵,這樣的感情只有通過換位思考與模仿表演也許才能感知的更加深刻,所以教師也可以帶著學生進行這樣的一個角色扮演,這樣,既可以使課堂氣氛活躍,又可以使欣賞課內容充實。例如人教版第四冊《四小天鵝舞曲》的欣賞,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與天鵝相關的音像,然后講述有關小天鵝的故事,在故事中設置問題通過課程激起學生們的興趣,同時帶著同學們一起學著小天鵝的姿態(tài)去舞蹈,一起去感受小天鵝在舞蹈時的那種即將飛起來的歡悅的情感,這樣,孩子思維中抽象的感情被具體化,陌生的旋律也會被故事充實,更加有利于開發(fā)孩子們對音樂的感知力。
(三)寓教于樂,培養(yǎng)興趣,提升能力
學習最理想的境界就是將玩和學習結合起來,不僅在玩耍中學到音樂知識,同時提升了課堂的樂趣。所以在我們的音樂欣賞課上就可以設置音樂游戲的環(huán)節(jié)進而對我們的課堂進行輔助性教學。教師通過將游戲與情境教法充分融合來烘托氛圍,讓學生在有趣的環(huán)境中進行游戲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欲望,實現(xiàn)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的目的。[2]對于游戲的設置也是可以因課程內容而定的,不是固定的和單一的形式,包括對歌曲內容的情境還原、與歌曲內容相關的現(xiàn)成游戲等,都可以運用其中。如人教版第一冊中《猜一猜我是誰》這一課,內容簡單有趣,可以將音樂欣賞與游戲捉迷藏結合起來,可以讓小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愉快地完成學習任務。另外,節(jié)奏型的歌曲也可以通過游戲來展示,讓學生在游戲中感知音樂節(jié)奏,又在感知音樂節(jié)奏中,初步辨別節(jié)拍的不同,從而達到學習效果。
三、結語
總而言之,不同的人對音樂的感受不同,教師在結合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和教學內容的基礎之上創(chuàng)設出各種各樣的教學情景,引導學生進入情景,不僅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完成知識技能的學習,不斷豐富音樂教學課堂內容,讓學生能夠更主動的投入到音樂學習中,更能夠加深學生對于音樂內容背后的內涵的深層次理解。音樂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和歷史內涵,所以學生們對于音樂的學習與理解,更要從小熏陶,為其提供審美體驗,陶冶情操,啟迪智慧,開發(fā)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jié)撃?,提升?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的能力,進而傳承和發(fā)揚優(yōu)秀的文化。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也提到過音樂課堂要走向生活,面對自然,面對社會,然后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更好的理解學習內容。可見情景式教學法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將其合理運用在小學音樂欣賞課教學當中勢必可以有效推動音樂課堂教學的良好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倩.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中國農村教育,2018,No。272.(10):37-38.
[2]梁華.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情景教學法實施策略[J].文化產(chǎn)業(yè),2019(12):61-62.
[3]干雅雯.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實踐之初探[J/OL].黃河之聲,2019(16):129[2019-11-04].https://doi.org/10.19340/j.cnki.hhzs.2019.16.098.
[4]馬秋博.鋼琴教學中對情感理念的融入探究[J].戲劇之家,2017(12):253-254.
[5]王潔群.熱身運動概述[M].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