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美紅
小學數(shù)學最基本的能力是計算,計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孩子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當然,小學生計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一氣呵成的,這需要分階段、分學段地訓練。同時,還要對學生進行學習態(tài)度、行為習慣、意志品德等方面的培養(yǎng)。家長在輔導孩子學習時,在涉及計算的問題時,不能為了圖省事而讓孩子用計算器或手機的計算功能算得數(shù),而要有針對性地引導孩子遵照數(shù)學計算基本規(guī)律,在理解數(shù)學基本知識的前提下,逐漸提高自己的數(shù)學計算能力。
培養(yǎng)孩子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小學生的數(shù)學計算題只是單純地數(shù)字計算,時間稍長就會讓人感覺到枯燥無味,家長在家輔導孩子時,除了按照學校教師和網(wǎng)上名師講授的方法外,最主要是想方設法培養(yǎng)孩子對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孩子計算之余,給孩子講一些華羅庚、陳景潤等數(shù)學家努力不懈攻克數(shù)學難關的故事,以增強孩子的自信?;蛘叱鲆恍╈`活有趣的數(shù)學簡便計算讓孩子思考,如“1+2+3+……+99+100”等。當然,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家長要合理分配時間,盡量采取時間短、題量小、次數(shù)多的方式,讓孩子有成就感。為了鼓勵孩子,還可以適當?shù)剡M行物質或精神獎勵。如做對一次獎勵一支鉛筆,幾次全做對了獎勵一本孩子喜歡的書等。另外,家長還應該通過上網(wǎng)或購買相關書刊的方式,學習掌握一些計算技巧和方法,出一些比較麻煩、有難度的題目,讓孩子在家里也做“每日一題”。孩子做計算題的態(tài)度端正了,便能逐漸靈活掌握相關規(guī)律和技巧,對數(shù)學概念和定理公式的理解和掌握也會大大加強。
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強化計算訓練
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就不可能有很好的學習習慣。有的孩子做事毛手毛腳,往往看一半題就馬上開始做,又沒有驗算的習慣,總以為做完了就萬事大吉。還有的孩子不重視書寫,數(shù)學符號寫得歪歪扭扭,有的甚至漏掉小數(shù)點或者看錯數(shù),最后只能功虧一簣。所以,家長要教育孩子養(yǎng)成做事認真仔細、一絲不茍的學習態(tài)度。從孩子一開始學寫阿拉伯數(shù)字開始,就要嚴格要求,無論是運算符號還是數(shù)字,書寫一定要工整,避免孩子出現(xiàn)應付心理。
在進行數(shù)學計算時,家長要引導孩子鞏固并掌握數(shù)學的運算規(guī)律,要讓孩子明白,每種數(shù)學計算都是以一定的理論為根據(jù)。只有把這些運算規(guī)律熟練掌握,才能在計算中得心應手。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口算乘法》這一節(jié)中,老師講課后會布置相關作業(yè),家長在輔導孩子寫作業(yè)時,應先讓孩子進行口算乘法練習。如21×4、28×3、32×5、78×2、56×8、23×9,讓孩子通過計算提出問題,尋找口算乘法的計算方法,從而總結出口算乘法的計算步驟。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在回顧復習的基礎上,找到適合自己的口算方法,然后再讓孩子觀察,末尾是0的應該怎樣計算?是否可以把末尾的0去掉,口算結束后再給加上,這樣孩子自然而然地就總結出適合自己的方法。通過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和運用,能夠加深對所學新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孩子也能很好地理解運算法則,為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再如,在學習口算和估算后,家長可以進行下列訓練內容,并加強引導和督促。
1.口算:23×5、28×7、31×9、57×2、36×8、76×4、360÷80、480÷60、270÷90、240÷30、49÷70、810÷90。
2.估算:358÷15、732÷46、897÷58、279÷16、457÷32、278÷17、893÷39、568÷26、653÷76、876÷23。
每天對孩子進行口算和估算訓練,短時間內就能讓孩子對數(shù)的計算有更深刻的感受,如果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把估算和口算相結合,強調整百和整十在口算中的作用,孩子就會很自然地在筆算中找出初商,兩位數(shù)被三位數(shù)相除進行試商的方法也會逐漸掌握。
做好課后知識的強化和補充
《小學數(shù)學教學大綱》指出:“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要重視基本的口算訓練,口算既是筆算、估算和簡便運算的基礎,也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比绻⒆拥目谒悴贿^關,筆算就會出現(xiàn)很大困難。家長在孩子放學后,要合理地安排時間,督促孩子在進行口算訓練的同時,采取不同的形式激發(fā)孩子對口算的興趣。如“奪紅旗”比賽,就是在有限的時間內,每算出一道題向前走一步,看誰在最短的時間到達終點并奪得紅旗。還可以采用聽算式搶答、多媒體展示計算、卡片、摘蘋果、快算接龍等訓練方法。另外,也可以把家庭成員充分調動起來進行速算搶答、比賽等,并進行一定的獎勵。這樣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就會被極大調動起來,學習效果會事半功倍。
當然,由于年級不同,對孩子口算達到程度的要求也不相同,所以,家長要在老師的指導下,讓孩子抓住各年級口算的重點。例如,低年級要求孩子能夠進行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計算和退位減法計算,同時圖標中列出的乘除法也要記住。這些家長要讓孩子真正達到對答如流的程度。三至六年級時,家長不僅要讓孩子掌握記憶表中的乘除法口訣,還要進行一些湊整法的訓練,例如,65+35=100、34+66=100、358+ 642=1000、20×5=100、250×4=1000,要讓孩子學會認真觀察、及時推斷、湊整計算。對于加法和乘法的口算訓練,尤其是三位數(shù)和兩位數(shù)的乘法比較麻煩,一定要加強訓練。另外,三位數(shù)除以兩位數(shù)的除法對孩子來說也是難點,如何試商成了孩子較為頭疼的問題。所以,要先把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口算題目做熟練,提升估算能力。
總之,提高孩子的口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家長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幫助孩子訓練,切不可急于求成,否則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適得其反。
正確對待錯題,幫助孩子理解與分析
有些家長總是一看到孩子做錯題,就大聲斥責:“這么簡單的題目都不會做,你干什么吃的!”孩子本來就緊張,讓家長這么一呵斥,就更無從下手了。其實,孩子計算出現(xiàn)錯誤是難免的,尤其是低年級孩子,瞬時記憶較好,遺忘率很高。比如,孩子做退位減法時,前面一位本來退去1,算的時候又忘記減1,而做進位加法的時候,進位又忘記了。尤其是做多次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時,更是錯誤百出,這也與兒童年齡特點有關系。
對于孩子出現(xiàn)的錯誤,家長要和孩子分析錯誤的原因。對于一些難點問題,尤其是經常出現(xiàn)的錯誤,要多給孩子出一些對比性的練習題,讓孩子能夠及時改正,千萬不能讓孩子產生畏難心理,否則一遇到這樣的題目就驚慌失措,容易讓錯誤變得根深蒂固,再進行改正就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