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鑫
摘要:近些年來,日韓、歐美等文化走進國人生活,占據了我國乃至世界的文化市場,而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在國內外的影響力較小。本文通過討論分析的方法得出日韓、歐美文化傳播成功的原因及中外文化傳播的異同;通過調查問卷的方法收集了國人的看法。本文發(fā)現吸收文化是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要用健康、恰當、適度且較為直觀的感官刺激,如音樂、唯美且富有藝術感的畫面等,在第一刻抓住人們的興趣,使其有動力繼續(xù)學習、研究中華傳統(tǒng)文化;進而得出了傳統(tǒng)文化在國內外傳播的關鍵在于要把其與現代化傳播方式相結合的結論,并提出了相應的措施和建議。對于經濟不斷發(fā)展的我國而言,提升文化的影響力就是提升國家的軟實力,身為祖國新一代的青少年,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將中華傳統(tǒng)文化傳播到世界的每個角落,讓世人了解底蘊深厚、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
關鍵詞:中華傳統(tǒng)文化;傳播;有效方法
1引言
隨著全面落實改革開放政策,中國的經濟得到了迅速發(fā)展。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很大改善的同時,開始越來越注重精神層面的發(fā)展。閑暇之余,看書、聽音樂、欣賞電影已經成為人們日常消遣的方式。目前,歐美影視劇、日本動漫、韓國偶像團體等逐漸走進人們的生活。這些流行元素對人們的影響很大,與此同時外國文化在國內得到了很好的傳播。
然而,具有深厚底蘊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卻有淡出跡象,大家對一些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還只停留在聽說過的層面,距離人們很遙遠,沒有真正走進人們的生活,且進一步受到外來文化嚴重的沖擊。
近年來,國家針對發(fā)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比如,儒家經典《論語》正式納入中高考;2012年推出《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的播出。盡管如此,這樣成功的案例仍是少數,在國內,有很多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仍沒有得到發(fā)掘和傳播;在國外,我國傳統(tǒng)文化也沒有得到普遍的推廣和認可。
現在是新媒體和互聯網+的新時代,本文認為傳播我國中華傳統(tǒng)文化應該考慮借助這些重要媒介,以新媒體和網絡的力量大力推動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和發(fā)展。
2問卷調查結果
本文通過設計調查問卷,收集到210人/份數據,分析結果如下:
通過圖1我們發(fā)現人們了解外國文化的方式多種多樣,主要是通過電影、電視劇、紀錄片等方式。這些方式相比傳統(tǒng)的書籍通常更直觀、更具有視覺沖擊力。
從圖2中我們發(fā)現53.81%的學生主要是在課內以學習文學作品的方式了解中華傳統(tǒng)文化,46.19%的學生主要在課外了解中華傳統(tǒng)文化,這反映了課內學習中華傳統(tǒng)文化無法滿足同學們的需求,中華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并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
通過圖3發(fā)現,同學們對傳統(tǒng)文化本身有著濃厚的興趣,特別是已經在中外傳播很成功的美食文化、歷史文化和藝術文化等。我們有理由推測更多人希望進一步學習和傳播中華傳統(tǒng)文化。
3分析討論
外國文化傳播的方式新穎且與時俱進,抓住了新媒體及互聯網+全速全面發(fā)展的時代背景,進而將其文化融入其中,得到了有效的發(fā)展。如今,好萊塢電影和西方電視劇風靡全球,鋼鐵俠、蜘蛛俠、哈利波特等經典人物形象深入人心,與此同時,他們身上所代表的文化特征如美國的個人英雄主義文化被世界所了解。再如,印度電影在中國熒屏上頻繁出現,電影《摔跤吧,爸爸》向我們展示了印度人民的生活方式,了解到了他們的傳統(tǒng)文化。這些文化正是通過影視作品這種直觀的方法成功地傳播了自己。
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傳播也有極其成功的案例。中國功夫從20世紀六七十年代起,就進入了國際視野并受到了追捧,成為中華民族一張亮麗的名片。再如2012年播出的大型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透過日常美食的儀式鏡像,我們看到的是蘊藏在中國文化深處的遺傳密碼和文化圖景,是一個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倫理道德、價值信仰、審美情趣的最生動展現。它的成功正是以美食為切入視角,以儀式為載體,以人的世俗生活為表現對象,既深深地感動了國人,也打動了世界,進而在國內外得到了很好的推廣和傳播。
由此可以看出,由古到今,不管是中國還是外國,成功的案例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視覺上的直觀。外國的影視劇、中國的武術、紀錄片等給人呈現的均是真實的視覺上的感受。影視劇中一個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武術中令人贊不絕口的武功招數,紀錄片中唯美的畫面能給人們的心靈帶來巨大的沖擊。如果能在第一時間抓住人們的眼球,激起人們的興趣,讓人們有看下去的欲望,文化也就得到了傳播。
幸運的是,當下的新媒體及互聯網+的時代背景將為我們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提供強大的助力。倘若能通過制作影視的等方式融入傳統(tǒng)文化,同時利用新媒體、互聯網平臺等方式進行傳播,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必定會淋漓盡致地展現在世人的面前。
綜上,我們發(fā)現人們吸收文化是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需要在第一時刻給予人們健康、適度、較為直觀的感官刺激。隨著當今科技的發(fā)展,上述感官刺激通過多媒體技術可以充分的顯露出來。在國內外傳播中國文化的關鍵在于把文化與現代化的傳播方式相結合,從而更好地進行激發(fā)人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以加深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
4展望與建議
建議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一步在國內外傳播我國傳統(tǒng)文化:
(1)參考《舌尖上的中國》這一成功案例,將我國的歷史故事制成系列紀錄片,將一個個生動鮮活、帶有中華民族特點的人物呈現在世人面前,展現我們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
(2)嘗試將古代的名家名著故事拍攝成雙語電影,同時融入民族音樂,打造多感官體驗的文化傳播載體。
(3)大力發(fā)展《中國詩詞大會》等與傳統(tǒng)文化有關的綜藝節(jié)目,擴大人們了解傳統(tǒng)文化的途徑。
(4)推動傳統(tǒng)文化走進校園,讓學生在課堂上更大程度地學習了解傳統(tǒng)文化。
(5)鼓勵藝術作品,如美術作品、中國傳統(tǒng)音樂、樂器等在國內外進行展覽宣傳和演出。
參考文獻
[1]周婧秋.《關于中華文化對外傳播的有效方式和策略的思考》
[2]于運全.《創(chuàng)新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對外傳播方式》.光明日報,2017-03-30期刊
[3]張兵娟.《日常生活的儀式與共同體的價值建構——從<舌尖上的中國>談飲食文化的傳播意義》.2013.10期p15~18《新聞愛好者》
[4]莊曉東、鄒雯.《新時期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
(首都師范大學附屬育新學校?北京?10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