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波
摘要:在當前的教育發(fā)展階段下,學校教育更加具有全面性,需要對學生的能力素養(yǎng)進行全面的培養(yǎng),在此背景下,在初中教學體系中,科學學科的重要性不斷凸顯。但是,從目前初中科學學科的教學實施情況上來看,由于缺乏有效的教學方法,因此學生在課堂中的主動性不高,教學的有效性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因此,需要對初中科學教學的方法進行改進創(chuàng)新,將情境教學法引入到初中科學教學中,從而加強學生的科學觀念,提升科學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科學;情景教學法;應用
從初中科學的課程內(nèi)容上來看,主要是以基礎的科學常識以及科學理論為主,該學科的教學目標為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讓學生具有科學精神,并能夠運用科學的方法來解釋生活中現(xiàn)象,引導學生以科學的思想來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在初中科學教學中,需要從實際的教學情況,以及該學科本身的教學目標出發(fā),對教學的方法進行改進,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引導, 根據(jù)知識的內(nèi)容來構建相關的教學情境,保證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動性能夠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同時,能夠讓學生在自主合作研究的學習情境下,加深對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保證科學精神能夠在課堂教學中有效地滲透,這對于落實素質(zhì)教育的教學要求,具有重要的意義。
1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科學意識
科學本身具有比較強的探索性以及趣味性,初中科學教學的關鍵在于讓學生能夠感受到科學學科的科學的魅力,從而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科學的教學中,但是從實際的教學情況上來看,很多教師受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影響比較大,在課堂教學中僅僅采用課堂講授,加上黑板板書的方式來教學,這就導致學生對科學學科的學習興趣不高,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科學教學的有效性。這是阻礙目前初中科學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想要提升初中科學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充分考慮到初中學生的興趣愛好,并結合科學學科的特點,以新課程改革的基本思想作為教學的指導,在教學的過程中創(chuàng)設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情境。從而保證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動性能夠得到充分的調(diào)動,讓學生在體驗科學情境的過程中加深對科學的認識,感受到科學的魅力。這是保證初中科學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前提,同時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具有重要的意義。比如在《科學在我們身邊》這一課的教學中,這一課教學的關鍵是讓學生感受到科學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的意義,因此根據(jù)這一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要求,教師可以對教學的方式進行靈活的設計。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一個新聞采訪的教學情景,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采訪教室以及其他學生,讓他們結合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談一談科學對于自身生活的影響,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在這樣的教學情境下,學生能夠積極的參與到課程之中,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課程內(nèi)容的理解。
2以生為本,推進情景引導
在科學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到不同學生的學習訴求,并以此為基礎來對教學進行設計,從而對學生進行更加有效的,有效的引導,目前來看,初中科學教學存在以優(yōu)秀生為中心的授課思想,這就導致了一些文化基礎科學基礎比較差的學生跟不上教師教學的進度,學生的學習水平存在較大差距較大的差異。因此,在進行科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以全體學生提升教學手段的差異性,以及梯度性,根據(jù)學生的能力特點,采取階梯式的教學結構,對學生進行分化教學,保證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比如,在《長度和體積測量》的教學中,教師需要保證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度量單位以及度量的技巧,針對這一知識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設計實踐教學情景。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之中設置我當設計師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自主地根據(jù)知識的內(nèi)容來設計自己的起居室,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分工的方式,運用所學的知識,對書桌講臺黑板等不同長度體積的物品進行測量。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保證所采取的教學引導措施有一定的差異性,針對知識基礎比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提問一些相對復雜的問題,比如怎樣對復雜的幾何體進行測量。而針對知識基礎比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提問一些相對比較簡單的問題來提升學生的信心,通過這種方式,能夠保證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促進科學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3加強信息技術應用,打造沉浸學習體驗
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延伸,為教師提供了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在初中科學教學中,教師需要善于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對相關的知識進行展示,通過應用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在課堂中為學生打造沉浸的教學情景,加強學生的學習體驗。比如在我們生活的地球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中,就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全面的加深對地球的了解,在教學的重過程中,教師可以播放與地球知識相關的視頻以及音頻,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同時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較為沉浸的教學情境,從而提升學生的積極性,促進課堂教學的順利實施。
總結:
從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的趨勢上來看,學校教育中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是重要的教學目標,對于初中學校來說,需要將科學教學重視起來,保證科學學科能夠得到有效的落實,同時,教師還需要對教學的方式方法進行改進創(chuàng)新,保證在課堂教學中能夠有效地滲透科學思想。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在教學的過程中,根據(jù)知識的內(nèi)容來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一方面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另一方面能夠提升學生對科學學科的興趣,也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接受科學思想。這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不斷總結情境教學法,在初中科學學科中的應用手段,加強情境教學法與課程內(nèi)容的有機結合,從而充分發(fā)揮情境教學法在科學教學中的優(yōu)勢,這對于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落實素質(zhì)教育發(fā)展的要求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施煥良.情境教學法在初中科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基礎教育論壇,2019(10):20-21.
[2]曾琳勇.情境結合——探究初中科學教學中的情境教學法[J].新課程(下),2018(02):241.
[3]樓建國.情境教學法在初中科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30):89.
(蕭山區(qū)新桐初級中學?浙江?杭州?31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