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建
摘? 要:在初中階段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利用情景教學的方式,將其作為生物教學的主要方式,幫助學生理解抽象化的生物知識,將生物知識變得具體化和形象化。通過應用情景教學的模式,為學生構建生物教學情境,幫助學生理解生物知識。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情景教學;研究
杜威曾說:教育即生活,這恰恰與我們的生活化教學理念是完美契合的。在傳統(tǒng)的生物課堂中,教師采取的教學方法往往就是按照固有的教學設計,填鴨式的給學生們講解教學內容,這樣的教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學生的實際生活體驗,學生很難在生物教學中獲取他們認為有意義的內容。而生活化教學的實施就是將生物教學內容融入到實際生活中,讓學生在理解和認識生活的基礎上學習相關的生物知識,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還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的體會和領悟生物這門學科的魅力。
一、情景教學法的內涵分析
在當前的初中課堂教學中,情景教學法是有效的方法之一。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通過構建情景的方式,能夠充分提升學生對于學科教學內容的學習興趣。這一教學方式的重點在于讓理論知識的學習置于情景教學中進行展現,將課堂教學中的理論性知識通過生活中一些事例進行展現,為學生構建一個合理的課堂教學情景,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和理解學科知識,提升學生對于學科知識的理解程度,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能夠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能力,引導學生將學習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從而完成新課改下的教育目標。情景教學法和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方式相比較,自有其一定的優(yōu)勢,主要體現在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借助于環(huán)境的帶動,促進學生的有效思考,提升學生思維的敏捷性。
二、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應用情景教學的具體方法
(一)營造生活化教學情境
在初中階段開展生物學科教學,其目的不僅是為了讓學生們掌握一定的生物知識,最終能有一個較佳的生物成績,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們能將所學的生物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因此,初中生物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重視起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主體地位的凸顯,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所學的生物知識,幫助其培養(yǎng)實際應用能力,促使其形成生物知識體系。營造生活化教學情境是實現學生在生物課堂中起主導作用的有效途徑之一,首先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引入一些生物常識,改善一下學生們對生物學習的畏難心理,然后再通過給學生們營造生活化的教學情境,逐漸實施接下來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但是教師在營造教學情境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其是否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較為緊密?只有能讓學生在教學中感受到與生活結合的熟悉感,才能有效地調動起學生學習生物的熱情和積極性。例如,教師在教學《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這一課時,就可以在課程導入時,讓學生們思考一個我們都很熟悉的烏鴉喝水的故事,烏鴉不斷地往瓶子里面扔石子讓水位線上來,最后喝到水。烏鴉這種行為是生來就有的嗎?如果不是,這種行為又是怎樣形成的呢?這樣就達到了營造生活化教學情境的目的,還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們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生物知識的意識。
(二)巧設問題,創(chuàng)設情景式實驗教學
在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生物實驗教學,老師要秉承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老師可以在實驗教學中借助巧妙的問題來為學生創(chuàng)設實驗教學情境,用問題調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發(fā)起學生實驗學習的濃厚興趣,進而積極圍繞老師提出的問題展開實驗探究。比如學習“飲食與營養(yǎng)”這課時,老師分別為學生展示了挑食以及營養(yǎng)過剩孩子的圖片,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景式問題情境:不論是營養(yǎng)過剩還是營養(yǎng)不良都是不佳的身體狀態(tài),那么你知道人體必備的營養(yǎng)物質都有哪些嗎?現在你作為家里的營養(yǎng)師,你會在三餐飲食中選擇哪些食物來保持營養(yǎng)的均衡呢?食物中分別含有哪些營養(yǎng)物質呢?在老師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中,學生積極的圍繞問題來展開知識探究,積極的根據“淀粉與碘酒變藍”,“油脂在紙上會留下油斑”,“蛋白質遇熱會凝固”、“有機物能燃燒”“無機物不能燃燒”的化學反應基礎知識來針對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材進行生物實驗操作,進而發(fā)現了不同食物的主要成分,找到了營養(yǎng)與食物之間的緊密聯系,輕松完成了本課的學習,同時也促進了學生動手能力、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三)利用實驗教學,突破課堂教學的重難點知識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重視讓學生通過實驗的方式,深入理解生物知識,提升學生對于生物知識的理解程度。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可以根據課堂教學內容,讓學生做一些合適的實驗,通過實驗的方式,讓學生深入理解生物知識,提升學生的生物學科素養(yǎng)。例如,在學習“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這一課時,其作為“分子與細胞”的組成內容,需要讓學生進行探究,通過選擇合理的活動形式進行探究,讓學生理解細胞膜是選擇通過性膜,通過實驗的形式,加深學生的課堂學習感悟,增強學生對于生物教學內容的理解程度。在進行實驗時,教師可以從生活中尋找一些現象,作為學生的實驗教學的輔助,比如教師可以列舉這樣的例子:如果將蘿卜條放在清水中浸泡,這個蘿卜條會變得堅硬,如果將蘿卜條放在鹽水中進行泡,那么這個蘿卜條就會變得軟塌塌的,還會縮小。通過這一實例,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讓學生進入到實驗中來。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可以針對這一實驗,向學生提出問題:為什么會出現液面差呢?如果在實驗時,將工具改成紗布,還會出現液面差嗎?教師通過在實驗中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深入學習和探究,對傳統(tǒng)化的教學方式做出轉變,讓學生成為生物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引導學生探究生物知識的重難點。
綜上所述,在初中生物課堂上,教師應注重利用情景教學的方式,發(fā)揮情景教學法的價值,切實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選擇合理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對于初中生物知識的理解程度。
參考文獻:
[1]林枚.初中生物教學創(chuàng)設情景教學法的實施探究[J].文理導航(中旬),2020(08):58.
[2]石宇.豐富課堂形式,培養(yǎng)學生興趣:論如何打造初中生物有效課堂[J].知識文庫,2020(19):14,16.
[3]侯獻峰.基于生物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