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娥
安陽市第五人民醫(yī)院內科,河南 安陽 455000
艾滋?。ˋIDS)是由于機體感染人類免疫缺陷性病毒(HIV)而引發(fā)的全身性免疫性疾病,具有傳染性,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1]。目前治療艾滋病多采取藥物治療,雖可起到抑制病毒復制作用,但患者常受到社會歧視、經濟及心里等諸多因素困擾,導致患者自我主觀感受及遵醫(yī)行為較差,影響患者的疾病治療[2]。因此,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采取積極有效的護理措施尤為重要。聚焦解決護理是一種心理干預護理模式,重點在于與患者之間共同構建解決方式,達到患者所預期的解決目標,保障護理質量[3]?;诖耍狙芯恐荚谔接懢劢菇鉀Q護理模式對艾滋病患者遵醫(yī)行為及自我主觀感受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將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間開展常規(guī)護理的艾滋病患者44例納入對照組,另選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間開展聚焦解決護理的艾滋病患者45例納入觀察組。對照組中男25例,女19例;年齡21~67歲,平均年齡(45.23±5.26)歲;已婚31人,未婚13人;同性感染11例,異性感染28例,吸毒5例。觀察組中男27例,女18例;年齡23~69歲,平均年齡(45.36±5.35)歲;已婚31人,未婚14人;同性感染9例,異性感染29例,吸毒7例。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有可比性。
(1)納入標準:①符合艾滋病相關診斷標準;②生命體征無異常,意識清楚;③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①依從性較差,護理中途退出患者;②凝血功能障礙者;③近期存在重大精神事件造成精神及心理異?;颊?;④合并惡性腫瘤以及全身系統(tǒng)性疾病者。
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guī)抗病毒治療,如口服阿巴卡韋雙夫定片(英國Glaxo Wellcome Operations,生產批號:20171002、20180901、20191103,規(guī)格:300 mg×60片)1片/次,2次/d;拉米夫定片(印度Cipla Ltd,生產批號:20171103、20181101、20191201,規(guī)格:0.1g×7片)0.1 g/次,1次/d。
1.3.1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耐心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講解疾病相關知識,以增加對疾病認知,減輕患者心理壓力,并對患者用藥、飲食及出院進行指導。
1.3.2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聚焦解決護理,(1)培訓與考核:組織我科護理人員培訓,并探討聚焦解決護理方式的內容應用,所有人員均通過考核后方可參與本次護理研究;(2)問題描述:增加與患者及家屬之間溝通交流頻次,讓患者主動描述內心感觀及所擔心問題,并了解患者為之所做出的改善方法,以此制定針對性護理措施,針對存在焦慮、抑郁不良情緒患者應給與心理疏導;(3)確認護理目標:充分了解患者內心想法及心理狀況后,為患者制定針對性護理措施,協(xié)助向患者自身愿意的方向努力;對患者提出的問題給出針對性心理改善方案,讓患者及家屬參與到本次護理方案制定中來;(4)反饋:對患者所描述的問題進一步分析,并與患者多加溝通,講解注意事項、飲食規(guī)律的重要性,同時可配合適當運動;(5)評價階段:針對本次護理方案給患者多加肯定及評價,有助于患者了解當前階段護理效果,并溝通后續(xù)護理計劃。兩組均干預4周。
(1)HAMA評分:于護理前、護理4周后,采用漢密斯頓焦慮量表(HAMA)[4]評估患者焦慮情況,該量表從14個條目進行評估,單項評分0~4分,總分0~56分,<7分則無焦慮,7~14分則為可能焦慮,15~28分則為焦慮,>29分則為嚴重焦慮。(2)HAMD評分:采用漢密爾頓抑郁自評量表(HAMD)[5]評估抑郁情況,該量表共17個項目,單項0~4分,總分為0~68分,>7分存在輕度抑郁,>17分表示重度抑郁,>24分表示重度抑郁。(3)SPB評分:于護理前、護理4周后,采用自我感受負擔量表(SPB)[6]評估患者自我主觀感受,該量表從10個項目進行評估,單項評分0~5分,總分0~50分,分數越高表明患者自我主觀感受越差。(4)遵醫(yī)行為依從性:采用我院自行研制問卷(信效度為0.825),評估兩組患者遵醫(yī)行為依從性,共20個項目,總分100分,分數<60分則為不依從,分數60~85分則為基本依從,分數>85分則為完全依從,總依從率=部分依從率+完全依從率。
數據采用SPSS 24.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干預后兩組SPB、HAMA及HAMD評分均低于干預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SPB、HAMA及HAMD評分比較(±s) 分
表1 兩組SPB、HAMA及HAMD評分比較(±s) 分
注:與治療前對比,aP<0.05
治療前治療后組別觀察組(n=45)對照組(n=44)tP觀察組(n=45)對照組(n=44)tP SPB 35.23±3.16 35.33±4.06 0.130 0.897 22.15±4.05a 27.16±4.11a 5.792<0.001 HAMA 22.27±2.75 22.71±2.63 0.771 0.443 12.11±2.19a 19.48±1.95a 16.754<0.001 HAMD 26.25±2.52 25.88±2.57 0.686 0.495 13.18±1.64a 17.49±1.32a 13.640<0.001
干預后,觀察組遵醫(yī)行為依從率(95.56%)顯著高于對照組(77.2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遵醫(yī)行為比較 例(%)
目前暫無根治艾滋病藥物,患者無法痊愈,需終生持續(xù)治療,良好有效的遵醫(yī)行為,對病毒復制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并能夠降低機體病毒耐藥性,利于免疫系統(tǒng)重建,減少病死率,利于提升生活質量[7]。常規(guī)護理往往重視疾病本身的治療,對患者心理問題關心較少,導致患者整體病情恢復無法達到預期,護理效果不理想。
聚焦解決護理以心理學為理論基礎,在護理人員引導下,讓患者主動說出其所面臨的問題,并作出分析,從而制定護理目標,并給出相應指導,更加注重患者自我主觀感受,可消除患者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減輕患者心理負擔,提高患者遵醫(yī)行為依從性[8-9]。同時,聚焦解決護理模式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方式,通過對患者心理因素的準確分析,并評估患者心理狀態(tài),有助于患者情緒的穩(wěn)定,并通過全程陪伴式護理及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夠感受到關心及關愛,增強社會歸屬感,促進患者身心健康發(fā)展,提升自我主觀感受[10-11]。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兩組SPB、HAMA及HAMD評分均低于干預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干預后,觀察組遵醫(yī)行為依從率高于對照組。表明聚焦解決護理模式運用于艾滋病患者中,可提升遵醫(yī)行為依從性,增強患者主觀感受,緩解患者抑郁、焦慮不良情緒。分析其原因,通過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及疾病知識宣講,可有效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疾病知識,避免因認知問題造成負面情緒;在護理前對參與本次研究護理人員進行專業(yè)培訓及考核,能夠為患者提供更加專業(yè)性、規(guī)范化護理服務,提升護理質量;與患者之間多加溝通,并讓患者主動說出擔心的問題及內心想法,并進行分析,以評估患者心理健康狀況,制定針對性護理措施,有助于消除患者焦慮、抑郁不良心理狀態(tài),提升患者主觀感受;對患者所提出的問題追蹤護理,并給出患者肯定及鼓勵,同時告知患者當前護理效果,確認后續(xù)護理計劃,有助于增強患者遵醫(yī)行為依從性。并對患者的飲食進行規(guī)律指導及制定,飲食以高蛋白、高能量為主,可有效增加機體免疫力。
綜上所述,聚焦解決護理模式可有效提升艾滋病患者遵醫(yī)行為依從性,增強患者自我主觀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