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秀娟 王新鋼 于虹 李穎 武瀟
摘?要:二級學院是高校重要的組織機構,是教學科研的基本單位,也是人才培養(yǎng)任務的承擔主體,二級學院的教學管理效能直接影響到學校各項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和整體辦學質量的提高。因此,以改革創(chuàng)新的思維設計二級學院的管理機制和運行模式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本文從二級學院績效管理角度設計二級學院管理的具體指標,以期解決目前二級學院存在的管理問題,提高二級學院管理效率和效果。
關鍵詞:績效管理;應用型本科;二級學院;管理模式
中圖分類號:F2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07.032
1?應用型本科院校二級學院管理現(xiàn)狀
目前大部分高校,包括應用型本科院?;旧隙紝嵭辛诵!骸等壗ㄖ?,校院兩級管理模式。但是,學校的職能部門仍擁有對教學、科研、人事、財務和學生管理等一系列事務絕大部分的管理權限,管理權限和重心并未真正下移至二級學院,二級學院在學校的管理工作中處于從屬地位。即使有些院校管理重心已經下移,二級學院的責任增加,但是其相應的權力并沒有隨之下放,權力的缺失影響了二級學院的責、權、利的配合管理,致使很多管理工作停留于表面,不能進行深入細致的管理,也不能通過獎懲措施進行有效的管理。
目前關于二級學院管理模式的研究,一方面沒有針對性地根據高校辦學水平和學科特點的差異性進行研究,提出的改革建議并不適用于所有類型高校;另一方面沒有具體切入點對二級學院管理模式進行深入分析,只是從二級學院整體視角進行研究。因此,該文試圖從二級學院績效管理視角,解決目前二級學院存在的管理問題,以期提高二級學院管理效率和效果。
2?應用型本科院校二級學院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現(xiàn)階段中國對二級學院管理模式的研究主要從整體角度進行,大范圍的闡述了二級學院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改革方案。但大多研究沒能明確不同類型高校,如研究型高校與應用型高校的特性,僅籠統(tǒng)的提出了一致性的方案,不能滿足不同類型高校發(fā)展改革的需求。就目前研究經驗及總結,應用型高校二級學院普遍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1?二級學院權力少,自主性低
二級學院的教學、科研和學生工作,更多的是執(zhí)行學校的要求,自主性很低。在大量招生的現(xiàn)實情況下,高校規(guī)模龐大,職能部門工作人員數量有限,高校的教學管理部門很難對二級學院的實際教學情況詳細了解,造成學校規(guī)章制度的制定不符合二級學院教學的需求,信息傳遞和決策過程時間長,影響教學效果。
2.2?職能部門工作繁重,效率低下
對于職能部門辦公室工作人員,日常管理工作繁重、瑣碎,由于工作人員數量有限,需要每個人同時做很多工作,會導致工作效率低下,負擔沉重,需要更合理地安排工作流程以及明確分工。在重負之下,工作人員只能疲于應付各種工作,無法發(fā)揮積極主動性,不能進行創(chuàng)造性工作,只是按部就班完成任務即可,不利于學校發(fā)展。
2.3?各崗位人員積極性不高,工作主動性差
很多院校雖然實行了績效工資制度,對工作量也有基本要求,但是沒有具體的細化考核指標,完成既定的工作量即可。結果導致很多教師只滿足于完成基本工作量,其余的科研、比賽和指導學生比賽等不計入工作量考核的項目沒有積極性完成。這種既沒有工作壓力,也沒有績效激勵的管理模式導致很多教師在工作中安于現(xiàn)狀、不思進取,嚴重導致學院發(fā)展緩慢,教師整體素質不高。
2.4?教師績效考核制度的制定不夠合理
教師考核制度的制定,對教師工作積極性的激發(fā)是至關重要的,制度不合理會使教師工作缺乏積極性,或者過度占有教學資源,使教師隊伍出現(xiàn)不滿情緒,嚴重影響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學院需要根據自身特點,制定更加合理的考核制度。
3?構建二級學院績效管理模式
應用型本科院校應構建校院兩級的管理模式,學校負責宏觀的管理,將政策制定、協(xié)調管理和評估監(jiān)督等作為校級教學管理工作的重點。學院負責微觀管理,同時作為教學管理工作的中心,使學院在教學、科研、財務、學科建設和學生管理等方面擁有比較充分的自主權。校院兩級管理模式是在學校的宏觀調控下,以學院為主體,由各教學系支持,保證各項教學工作的穩(wěn)定開展,并實現(xiàn)教學管理目標。因此,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管理重心在二級學院,建議從績效管理視角,量化規(guī)范二級學院管理,但是二級學院績效管理實施的前提是具有相應的責權基礎。
3.1?二級學院責權基礎
責權匹配是保證二級學院管理體制發(fā)揮應有作用的關鍵。學校應該賦予二級學院部分決策權、財權和相對獨立的資源配置權,具有相對獨立的權利才能實施相應的管理。因此,應該在二級學院的體系下,建立完善的教師崗位績效考核制度,明確每位教師的責權利,充分發(fā)揮每一位教師潛力,服務于教學,提升學科水平與教學質量。
3.2?二級學院績效管理模式
從績效管理的視角,將二級學院管理細化為教學管理、科研管理和學生管理3部分,并將每部分管理的考核點明晰化,使每個崗位上的教師明確自身的任務和績效考核點,從而提高任務完成的質量和學院管理的效率(圖1)。
3.2.1?教學管理
教學管理主要考核對象是專職教師,績效考核點包括教學學時、教學質量、教學競賽和指導學生參加專業(yè)比賽等四個方面。專職教師每年必須教授一定課時量的專業(yè)課程,具體數量指標可根據各高校課程設置和教師數量等進行計算。教學質量評價可采取4級評價機制,包括學生、同行、督導和院系領導評價。評價過程采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式,各級評價應有相應的評價標準和得分權重,通常學生評價權重較高,但同時院系領導要注重了解學生對各位授課教師的意見。鼓勵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參加各種級別的教學競賽,并根據獲獎級別給予績效考評。學生參加專業(yè)比賽對學生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從教師指導學生參加比賽的級別和獲獎等級的角度進行考評。
3.2.2?科研管理
科研管理方面主要包括科研課題、發(fā)表論文和指導學生論文等三個方面。科研課題不僅要注重課題數量還要關注課題級別,要鼓勵年輕教師從最基本的校級課題開始,逐漸積累申請高級別課題,沒有一定量的基礎積累研究就不會有高層級的科研課題。論文的發(fā)表數量和期刊級別代表了一個學院教師的科研水平和對該專業(yè)領域前沿知識的把握程度,因此要將其設置為績效考評的重要指標,鼓勵教師開展專業(yè)領域的研究并公開發(fā)表論文。應用型本科院校雖然比較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但是畢業(yè)論文(設計)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普遍的現(xiàn)象是學生寫論文難,寫出高水平的論文更難。因此,通過考核所指導的畢業(yè)論文是否公開發(fā)表和論文是否被評為優(yōu)秀來激勵論文指導教師更好地指導論文,而不是僅按照論文指導的數量進行工作量的考核。
3.2.3?學生管理
大多數院校對于學生管理工作的考核主要是按照所管理的學生數量來計算工作量,學生管理數量越多輔導員工作量越大,但是是否盡心管理,管理效果好壞不能得以體現(xiàn)。因此,同時需要注重學生管理的質量,可以通過所帶學生的考研率和就業(yè)率等指標進行績效考核,以激勵輔導員教師為提高學生培養(yǎng)質量而提高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應用型本科院校二級學院管理效率和效果直接決定了學生的培養(yǎng)質量、教師的職業(yè)發(fā)展乃至學校整體的運行管理,而二級學院的教學管理重點在教師,從績效管理角度激勵和引導教師開展科研、教學和學生管理工作,進行較為細化的量化管理,使教師能夠有努力的方向和標準,才能使學院發(fā)展更好。
參考文獻
[1]龔月紅.關于完善高校二級學院管理模式的思考[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23(29):33-35.
[2]曾慶軍,李茂英.高職院校二級學院管理模式探討[J].職業(yè)技術教育(教科版),2005,26(31):33-36.
[3]肖中俊,劉興萍.基于二級學院為主體的高校教學管理模式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7,(37):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