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娟
(山西省運城同德醫(yī)院檢驗科,山西 運城)
血常規(guī)檢測是最基本的血液檢驗項目,同時也是應用最廣泛的臨床檢查項目。同時進行血常規(guī)檢測,能夠觀察血細胞的數量分布以及形態(tài)變化,據此進行血液狀況的判斷,從而為疾病的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客觀參考依據[1]。但是血常規(guī)檢測受到多種干擾因素的影響,有時會導致檢測結果不準確,從而影響疾病診斷以及治療,導致一些疾病發(fā)生漏診、誤診誤治等不良情況[2]。近年來,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明顯提升,使得在飲食結構、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等方面也發(fā)生明顯變化,主要表現為高糖高脂飲食增多、暴飲暴食、缺乏運動等,這使得患有高脂血癥的人數不斷增加,并進而增加了此類患者發(fā)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3]。高脂血癥患者的血脂水平明顯高于健康人群,導致出現乳糜血情況,而乳糜血會對血常規(guī)檢測產生干擾,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4]。本研究以高脂血癥以及健康體檢者為例,分析了高脂血癥患者乳糜血對血常規(guī)檢測結果的影響。
將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作為本次研究的時間范圍,選取120例研究對象,具體如下:(1)選擇在本院接受診治的60例高脂血癥患者納入到研究組,其中有40例男性患者和20例女性患者,最大年齡的患者為65歲,最小年齡的患者為33歲,均值(51.32±5.14)歲;最短病程為1年,最長病程為8年,均值為(3.35±0.91)年;(2)選擇同時期本院健康體檢者(身體健康狀況良好)6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有男性受檢者38例,女性受檢者22例,年齡區(qū)間為30-65歲,均值(48.93±4.69)歲。對兩組研究對象均實施血常規(guī)檢測。
1.2.1 檢測試劑及儀器
用到的檢測儀器包括希森美康全自動血液分析儀XT2000i及配套的質控液、溶血劑、稀釋液、清洗液等、水平離心機、定量加樣器。在使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之前對儀器進行校準,保證儀器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tài)。
1.2.2 血常規(guī)檢測方法
所有研究對象均于晨起抽取2ml空腹EDTA-K2抗凝靜脈血,采血部位為肘正中靜脈。對血液標本在每分鐘3000轉的轉速之下進行離心,共15min。完成離心處理后靜置標本,吸取出其中的血漿混合液,然后在其中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進行稀釋并混勻,對其進行血常規(guī)檢測。血常規(guī)檢測指標包括白細胞計數、 平均紅細胞體積、血紅蛋白、血小板計數、血小板平均體積、紅細胞、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平均血紅蛋白量、紅細胞壓積。
對兩組研究對象的各項血常規(guī)檢測指標進行比較分析。
統(tǒng)計學軟件及版本:SPSS 22.0;計數資料:差異進行χ2檢驗,用(n,%)表示;計量資料:差異進行t檢驗,用(±s)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判定標準:P<0.05。
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白細胞計數、血紅蛋白、血小板計數、平均血紅蛋白量幾項指標均明顯比對照組更高,而血小板平均體積則明顯比對照組更低,以上各項指標的組間差異均存在顯著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紅細胞、平均紅細胞體積、紅細胞壓積的組間差異則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研究對象的血常規(guī)指標監(jiān)測結果對比(±s)
表1 兩組研究對象的血常規(guī)指標監(jiān)測結果對比(±s)
血常規(guī)監(jiān)測指標 研究組(n=60) 對照組(n=60) P白細胞計數(×109/L) 11.23±0.58 8.30±0.32 <0.05血小板計數(×109/L) 266.12±25.37 183.35±18.23 <0.05血紅蛋白(g/L) 186.53±10.58 120.39±8.64 <0.05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g/L) 487.12±46.23 305.44±32.16 <0.05平均血紅蛋白量(pg) 48.05±3.56 30.13±2.14 <0.05紅細胞(×1012/L) 4.33±0.69 4.20±0.51 >0.05平均紅細胞體積(fL) 97.14±4.53 96.87±3.97 >0.05紅細胞壓積(%) 26.05±2.35 25.79±2.28 >0.05血小板平均體積(fL) 8.80±1.14 14.29±1.83 <0.05
血常規(guī)檢測為臨床中應用最廣泛的檢測項目,是醫(yī)生進行患者血液狀況判斷,指導診斷和治療的重要參考標準[5]。近年來,隨著我國醫(yī)療條件的改善以及檢測技術手段的改進,使得全自動血液分析儀得到廣泛普及,其極大提升了血常規(guī)檢測的效率,并且具有很高的檢測準確率。但是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擾,可能會對檢測結果產生不良影響,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使血常規(guī)檢測結果的臨床價值降低,還可導致漏診、誤診誤治情況的發(fā)生,影響患者的健康安全[6-8]。因此,在血常規(guī)檢測中還應當注意保證血液標本處于良好的待檢狀態(tài),將各種干擾因素排除。
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導致人們的生活方式、飲食結構的改變,使得存在高脂血癥的人數越來越多,這也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9]。因此,加強對高脂血癥患者的臨床檢驗具有重要意義。而高脂血癥會導致乳糜血的出現,即血液中存在較多的脂肪,其會對血常規(guī)檢測結果的準確性產生干擾。本研究結果顯示,高脂血癥患者的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白細胞計數、血紅蛋白、血小板計數、平均血紅蛋白量幾項指標均明顯比對照組的健康體檢者更高,而血小板平均體積則明顯低于健康體檢者。該研究說明高脂血癥患者乳糜血會影響血常規(guī)檢測的準確性。
綜上所述,對高脂血癥患者實施血常規(guī)檢測,需要注意盡量將乳糜血這一干擾因素排除,以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更好,從而提升血常規(guī)檢測結果的臨床參考價值,減少漏診、誤診誤治等風險情況的發(fā)生,并更準確地判斷患者的身體健康狀況,指導身體保健以及臨床診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