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
【關鍵詞】積分獎勵;英語教學;文本復述;實踐應用
新課改倡導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參與性,教師在教學當中應該更多地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自主思考教學材料,而不是一味地為學生灌輸知識點,讓學生被動地接受、死記硬背。為了緊隨新課改的教育理念,同時又和國際英語接軌,教師必須在英語教學中改變教學方式,用獎勵的方式激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但是在英語教學文本復述中如何有效地利用積分獎勵鼓勵機制,值得英語教師深思。
一、積分獎勵概述
積分獎勵指的是,通過積分的多少來衡量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通過積分,可以分析出學生的學習狀況(態(tài)度、積極性),然后再把各種獎勵及物質(zhì)待遇與積分掛鉤,積分高的學生可以得到更多的獎勵待遇,甚至可以獲得學科獎學金,從而通過激勵的機制激發(fā)學生主動性,充分契合新課改的教學思想。積分獎勵,簡而言之就是通過積分的多少結合獎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學生學習的態(tài)度,從而最大限度地達到教學的目的。
二、積分獎勵對文本復述英語教學的作用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法國作家雨果曾經(jīng)說過:“興趣是學生的第一導師”。濃厚的英語興趣,對于學生學習英語必定有很大的助力作用,教師通過積分獎勵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在教學中,有些教師由于擔心學生過于活躍而影響到教學進程,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學生采取一些手段,對學生的英語興趣上造成一定程度的打擊。正是由于教師的責令、訓斥,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下降,使學生對英語喪失興趣的同時對英語的深度挖掘不夠。其實,英語教學本身是相對自由、沒有束縛的,如果學生在英語課程中被要求需要始終保持高度的嚴肅性,那么,對于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來說可謂是天方夜譚。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積分獎勵鼓勵學生積極地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能夠在培養(yǎng)學生英語興趣的同時更好地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在興趣的使然下,學生會從被動接受到主動探求的轉(zhuǎn)變。英語相較于其他科目學習起來本就難度較大,沒有興趣的驅(qū)使,對于學生學習英語是很難的。所以教師要通過積分獎勵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思考、自主學習。
(二)提高教學質(zhì)量
學生的學習效率決定了教學質(zhì)量的高低,學生的學習效率不高,教學質(zhì)量也就低了。積分獎勵讓學生在感到光榮的同時,興趣逐漸上升,從被動接受轉(zhuǎn)變?yōu)橹鲃忧笾?,在主動求知的引領下,學生的學習效率會大幅度地提升,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
三、積分獎勵調(diào)控課堂的措施
調(diào)控在英語課堂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教師要想上好一堂英語課,就必須在教學過程中調(diào)控好每一個細節(jié),積分獎勵調(diào)控課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預熱階段,其次是攻堅階段,最后是高潮調(diào)控階段。預熱階段是讓學生從放松的心情中沉靜下來,開始今天的學習,預備鈴一響起,教師就組織預熱活動,比如昨日積分較低的學生上臺進行表演,演唱英文歌或者隨著英文歌曲跳舞等,這個過程教師要渲染課堂教學氛圍,讓每個學生都盡量地融入學生表演的情境中,處于興奮和開心的狀態(tài),這是為后面的教學打下基礎,所以教師要重視這個環(huán)節(jié)。課程開始之后,學生在進行文本復述的時候,教師要觀察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因為難免會有一些學生走神、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提前告知學生在文本復述的攻堅階段是有積分加成的,表現(xiàn)得好的學生會有對應的積分,同樣的有獎就有罰,表現(xiàn)不好的學生會減掉部分積分,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在規(guī)則的影響下開始進行文本復述的英語學習,防止以上情況的發(fā)生。比如,在文本復述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將表現(xiàn)好的學生加上相應的分數(shù)并寫在學生對應的表格上,讓學生在積分獎勵的影響下保持注意力。
四、積分獎勵在英語教學文本復述中的實踐策略
(一)創(chuàng)設生活式情境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從生活中領域英語
所謂情境化,即將英語知識和理論中的那些未知與已知、淺知與深知的重難點帶入學生的生活情境中去。在生活情境中進行文本復述英語教學,學生沒有壓力、負擔,心情暢快,大腦也處于高度興奮的狀態(tài),思維能力也最為活躍,從而在生活情境的英語文本復述學習中可以更好地掌握英語知識。所以,在積分獎勵下的英語教學文本復述中,教師要擅長運用生活情境,營造教學情境生活化的教學課堂,從而激發(fā)學生探索英語、學習英語、思考英語、掌握英語的興趣,讓學生明白生活中的情境和英語學習是相得益彰的。
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開展文本復述英語教學,教師還應該認識教學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學習的主體是學生;教學中要善于了解、把握學生的感受和體驗,并將其運用到自己的教學過程中,并會從學生的學習生活和社會實踐中挖掘教學情景或素材,使教學活動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潛力,讓學生有話想說、有話可說和有話能說,使學生樂學、愛學和會學。
(二)豐富教學手段,帶給學生不一樣的課程體驗
讓教學充滿新鮮感的方式很簡單,就是借助多媒體等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讓學生在積分獎勵的文本復述中深感樂趣,擁有一番不同的課程體驗。在以往的英語教學中,部分教師的教學方式千篇一律,一味地以自己為教學主體,“滔滔不絕”地講解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在下面“奮筆疾書”,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長此以往,這樣的教學會讓學生逐漸喪失學習積極性?;谛畔⒓夹g下輔助下的文本復述英語教學就不同了,首先,對于學生來講,這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教師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講解教學內(nèi)容,并通過相應的App為學生布置相應的習題;其次,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教師的教學內(nèi)容往往只是局限在文本之內(nèi)的內(nèi)容,始終逃不出課本的桎梏,在信息技術下輔助下的英語教學中則不同,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技術軟件的集成、包容性及時查詢相關的教學內(nèi)容,從而讓教學內(nèi)容更加多變,不再局限于課本范圍之內(nèi)的課程講解。
五、結語
真正能解決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困境和問題的模式和方法,是需要不斷地在課堂中實踐的,需要教師在課堂實踐中發(fā)現(xiàn)更好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同時的,積分獎勵教學方法的落實和實施雖然說有諸多好處,但是它的具體效益還是要在多次的課堂實踐之后才能作以準確的定位和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