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立國
摘要:音樂具有教育功能,對人的思想和情感產生影響,可以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輔助工具。音樂教師應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與音樂教學的融合,正確認識音樂教育的作用,營造音樂教學氛圍,合理設置教學內容,提高音樂教師的思想政治水平,從而使音樂教學成為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載體。
關鍵詞:初中音樂課程;思政教育;滲透
與傳統音樂、古典音樂或民族音樂相比,流行音樂更容易受到學生的喜愛和認可。它是充分發(fā)揮音樂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載體。因此,教師可以將流行音樂作為教學內容,充分發(fā)揮音樂的教育功能。
一、思政教育融入初中美育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第一,音樂教育重技能而輕思政。受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方法影響,初中音樂教育在開展過程中十分注重技能培訓。許多初中教師以培養(yǎng)學生的樂器演奏能力、聲樂、音樂鑒賞能力為首要目標,反而在教育中忽略了對學生音樂素養(yǎng)以及思想政治水平的培養(yǎng)。教師沒有挖掘和發(fā)揮音樂的思政教育職能,也沒有主動實現思政教學與音樂教學的融合,使得初中音樂教育缺乏思政育人特性。
第二,教學慣性大且缺乏改革動力。大多數初中學校在開展音樂教育時,仍沿用傳統的教學思路和方法,甚至還有許多院校將音樂課當成了學生的“休息課”,嚴重影響了教學成效。而且,校方缺乏對音樂教學的重視,也未對其思政功能擁有正確認知,使得初中音樂教學模式改革缺乏動力。
第三,思政育人的融入有效性難以顯現。在初中音樂教學中融入思政教育具有可操作性,但是其合理性以及相關工作的開展水平難以得到有效監(jiān)管,這為發(fā)揮初中音樂教學的思政教育功能帶來了阻礙。而且,音樂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在教學中融入思政教育內容固然可以發(fā)揮成效,但短時間內卻難以顯現,這也是當前音樂教育踐行思政育人的工作難點。
二、思政教育融入初中美育課堂教學中的策略
(一)明確教學目標
在選取的音樂教材上面,要選取—些積極向上的并且能夠呈現思政教育的。當前初中音樂的作品當中包含了很多愛國主義情懷以及民族自豪感等主題以及內容,通過此在開展思政教育滲透上面更有發(fā)揮看大的作用,這樣才能讓同學們的品質得到更好的培養(yǎng),此項措施的意義非常重大。要能充分的掌握音樂課程當中的教學目標,并且在對教學目標的設定上面要能夠充分展現出教材當中的審美以及價值。老師們要能及時的發(fā)展以及深入挖掘音樂教材當中的內容,把教材內容里面有關思政的內容進行提取,這樣才能夠在教學目標當中提現思政教育內容的影響力以及價值,要能夠明確的建立一個教學目標,對教學內容進行設計,這樣才能夠讓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在音樂課堂當中的滲透效果才能提高"。并且在進行教學時,能夠把立意與情感進行有效的結合,這樣才能夠對同學們形成號召力,才可以更好激發(fā)同學們的愛國主義精神。
(二)更新教學理念
我國教育部在近幾年的文件當中也有對核心素養(yǎng)體系的提及,主要及時從單純的知識以及技能上面能夠關注到人的品格、社會價值等得到提升,現在的初中音樂老師首先就是要對自己的教學理念進行創(chuàng)新,要能充分理解音樂學科素養(yǎng)的內涵所在,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對同學們進行教育,才可以讓音樂課堂當中更好的進行思政教育的滲透。
第一,學科核心素養(yǎng)體現音樂課程的基本理念。在很多資料當中也有對音樂課程基本理念的提及,其中主要就是一些審美核心、關注個性、重視創(chuàng)造等非常全面的意義。當前音樂課堂當中主要就是在對同學們進行一些最平常的訓練,并且老師對音樂課程的理解程度普遍不高,這樣就非常容易導致音樂課程逐漸偶像以知識以及技能為主的場景,不能對學科育人的理念進行體現。音樂學科素養(yǎng)讓音樂課程當中最基本的理念得到了真正的體現,更好的把一些情感態(tài)度等更多綜合能力融人到課程當中去,這就需要老師對課堂進行不斷的創(chuàng)新,并且老師還要充分了解到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意義。
第二,育人價值在音樂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中的體現。初中音樂課程作為當前初中美育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課堂是課程進行實施的具體地點,另外就是老師對于課程價值的認識程度也可以對課堂的教學質量帶來直接的影響?,F在音樂課程的價值主要就是對于同學們核心素養(yǎng)上的提升,當前不光是在審美能力上面的展現,另外還可以通過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價值以及社會交往價值等諸多方面進行展現。以往較為傳統的音樂課教學主要就是通過音樂技能知識為主線,這些是非常片面的。所以當前在音樂課程中必須要把這些片面的技能教學撤開,并且還能夠進行學科思政教育的有效滲透,這樣才可以讓每位同學都能夠獲得更加豐富的體驗,同時對同學們的理解、感受以及想象上面也能變得更加豐富,從而才能夠發(fā)揮音樂學科的育人價值。
(三)提升動手能力
現在對于道德以及法治的教學當中,除了要按照國家規(guī)定的課本知識進行教學以外,還需要格外注重對于同學們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要能夠把同學們的注意力從課本上轉移到課外的世界當中去,這樣才能夠讓同學們發(fā)揮自己的潛能。在日常的教學當中,我們要多采用一些具有生活興趣類的教學方式以及生活當中的實踐教學進行有效結合,讓多帶領同學們走出教室,走進校園以及生活當中去。可以根據一些教材與同學們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結合,可以采用舉辦一些小活動的方式進行教學,這樣還可以增加同學們的動手能力,通過對于一些知識的了解,可以讓同學們對美好生活的意識得到提高,也能明白生活中很多事情的道理。
三、結語
初中音樂教學是美術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門課程。它主要側重于愛國主義教育和人文社會教育。它具有非常深刻而豐富的思想政治內涵,在素質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價值。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在初中音樂教育中的滲透主要是通過教師教學方法的不斷創(chuàng)新、教材的深入挖掘、教學策略的努力改進。它還可以通過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了解許多生活中的道德意義,從而有效地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和正確的審美觀念。
參考文獻:
[1]張文旭.論中職生音樂欣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一以歌曲《.我的未來不是夢》為例[.武漢船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9(01):82-86.
[2]韓群,孫海濤.立德樹人培根鑄魂:以藝術實踐教學樹立天思政育人體系一一大連藝術學院勵志原創(chuàng)音樂劇《追夢·青春》引發(fā)強烈共鳴[.藝術教育,2019(06) : 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