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圓
摘要:信息技術(shù)的革新衍生出了各種電子產(chǎn)品,平板電腦便是其中之一。利用平板電腦開展音樂教學,不僅吸引了學生注意力,而且強化了課堂的交流與互動,并為學生帶來了全新的體驗。基于此,文章以初中音樂為研究對象,對如何利用平板電腦開展音樂教學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關鍵詞:初中音樂;平板電腦;教學體驗
《初中音樂課程標準》指出:音樂教學要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以將學生的潛能發(fā)揮出來,并有效提升學生的音樂學習效果。隨著信息技術(shù)的發(fā)展、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如何實現(xiàn)高效音樂課堂的構(gòu)建成為每一位音樂教師必須直面的問題。在信息化時代下,平板電腦走進了音樂課堂,并推動著教學理念、教與學方式的轉(zhuǎn)變。基于此,文章立足初中音樂課堂,從平板電腦應用視角出發(fā),對文章主題進行深入闡述。
一、利用平板電腦強化教學體驗,從熟悉的旋律入手
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根本動力,同樣興趣也是學生熱愛音樂的前提條件。為了調(diào)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可以以網(wǎng)絡為依托,將國外演奏樂曲發(fā)送到學生的平板電腦終端,類似于現(xiàn)場的樂隊效果可以在瞬間調(diào)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師分析和指導下,學生明白了要想取得不錯的效果,還必須加強學習。因此,教師從音階開始指導學生,并通過學生的自主操練、小組合作指導,掌握方法。在同學們熟悉之后,教師可以從最簡單的《音階歌》開始,彈奏樂曲,當同學們經(jīng)過練習可以獨立完成樂曲彈奏,全體齊奏的時候,學生的臉上展現(xiàn)出了成功的喜悅。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開始嘗試十六分音符節(jié)奏彈奏,最開始學生節(jié)奏不齊,在大家探討、總結(jié)之后,學生可以用腳踏節(jié)拍開始演奏,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1]。
二、突破傳統(tǒng)教學束縛,提升學生的音樂基本技能
(一)應用音樂APP軟件,彌補音樂課堂樂器的不足
《音樂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唱歌是音樂教學的基礎,樂器演奏也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而且新課改強調(diào):日常比較常見的樂器,比如口琴、鋼琴、架子鼓等,并將其運用于樂曲演奏中,可以提升學生的音樂表現(xiàn)力。但不同家庭經(jīng)濟基礎不同,特別是農(nóng)村家庭教育條件與城市家庭教育條件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但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讓每一位學生都有專屬于自己的平板電腦,學生可以將音樂APP安裝到平板電腦上,進而將不同樂器的演奏方式清晰的展現(xiàn)出來,以彌補學生因居家練習沒有樂器的問題,也解決了農(nóng)村家庭沒條件去接觸的問題,讓每個學生練習從最開始的音階到樂曲再到樂曲創(chuàng)編,可以將學生的音樂潛能充分挖掘出來。
(二)發(fā)揮平板電腦音樂鍵盤的優(yōu)勢,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進來
要想提升學生的彈奏能力,或者完成樂曲的自主創(chuàng)新,必須打好基本功。最初,教師可以從彈奏C大調(diào)音階開始,教給學生指法,從一個八度開始練習,然后不斷的強化。但這對從沒有接觸過鍵盤的農(nóng)村學生來講還是存在很大的困難,但是通過為學生留出自己探究的空間與時間,學生還是可以很快的掌握,再通過全班齊奏,可以讓師生獲得滿足感、成就感。以彈奏為基礎,逐漸的融入演唱、統(tǒng)一齊奏,從最初的單個練習到多項練習,將學生的感官全部調(diào)動起來。在以往的音程構(gòu)唱中,都是學生唱完教師再糾正,但在平板電腦支持下的音程構(gòu)唱中,學生彈奏之后平板電腦便會自主檢測并不斷的改進,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利用平板電腦開展小組合作,提升學生合作能力
在傳統(tǒng)的初中音樂課堂中,在學唱一首新歌曲的時候,大都是教師彈琴指導學生歌唱。但在這一教學模式下,很少能讓學生獲得強烈的參與感。在平板電腦支持下的歌曲演唱中,舉例開展了如下的課堂湘藝版音樂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放馬山歌》的設計片段:
1、課堂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藘墒缀寐牭拿窀?。(播放音樂?/p>
師:本節(jié)教學內(nèi)容是與“民歌”有關的,請同學猜一猜這兩首民歌分別是什么地方的民歌?
生1:音樂片段一:新疆民歌《掀起你的蓋頭來》。
生2:音樂片段二:蒙古民歌《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師:同學們非常棒,這些都是有關民歌的作品。今天要學習的歌曲名字為—《放馬山歌》,這是一首云南民歌。讓我們一起來學唱民歌,感受民歌吧。
2、初步學習新歌:
師:教師打開平板電腦里的作品資源庫,引導學生利用手中的平板電腦學習。
教師:請欣賞一遍歌曲視頻,思考一下,這首民歌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個什么樣的場景?(完成第一遍視聽之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
小組1:是牧民上山放牧時唱的歌, 因涉及有趕牲口的吆喝聲。小組2:感覺像跟日常生活中的說唱一樣。
師:請同學們想一想,這首歌曲的音樂表現(xiàn)和特點是怎樣的?從哪里表現(xiàn)(指導學生從歌詞、速度、音樂結(jié)構(gòu)上思考)
小組1:稍快、活潑的速度,并在歌詞中“喔嚕嚕的”等一些詞語以及“喲哦”的唱法。結(jié)構(gòu)比較簡練,由上下兩個旋律相同的樂句組成。
師:同學們,老師在平板中傳上有歌曲中的三條旋律,請同學自選一條嘗試練一練(教師將旋律發(fā)布到學生的平安電腦終端,經(jīng)過小組商討與分析明確了演奏者和演唱者)。
在老師的組織引導下,各小組開始輪流伴奏、演唱,通過反復的練習,學生不僅把握了整首曲子的旋律與結(jié)構(gòu),而且可以將樂曲完整的演奏出來。就這樣,在小組合作中,通過老師的指導同學們完成了新歌的初步演唱學習[2]。
四、創(chuàng)新教學評價,提升音樂課堂效率
在音樂教學評價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差異,并以激勵措施為主,以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以往的教學評價,以教師講解,學生機械式記憶為主,但受到課堂時間短的限制,教師無法做到精心檢查每一位學生的作業(yè)。而平板電腦的應用,學生可以將節(jié)奏記下來上傳到作品庫,教師可以將清晰看到每一位學生的情況,不僅直觀而且高效。
結(jié)束語:
利用平板電腦開展音樂教學還在探索中,但教學改革是一大趨勢。作為一名初中音樂教師,只有不斷地去學習、加大力度去探索,才能順應新時代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袁媛,鄒雨芯.平板電腦在初中音樂高效課堂中的構(gòu)建策略[J].北方音樂,2020(005):197-198.
[2]余絲雨.淺談平板電腦在中學音樂課堂中的運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8(014):P.5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