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燕
(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qū)羅塘高級中學 225500)
進入21世紀,國家將自主發(fā)展和學會學習列為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的一級指標.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成為落實立德樹人及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的重要措施.微課程是信息化時代利用信息技術開發(fā)的重要新型課程資源.那么,如何應用高中化學的微課程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成為當下重要的課題.
自主學習通常是指主動、自覺、獨立的學習.自主學習有利于個體提高學習成績,是個體終身學習和畢業(yè)發(fā)展的基礎.Holec認為自主學習是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對自己的學習負責的一種能力;Little認為自主學習是一種超越批判性思考、決策以及獨立行動的能力.國內的龐維國通過理論分析和實證研究界定了自主學習的行為表現(xiàn),并提出了具體的策略.
早在2008年,美國高級教學設計師David Penrose就將微課程的建設分為五步:確立微課程的主題,撰寫教學設計,錄制微視頻,布置微作業(yè),上傳視頻資源.我國的胡鐵生認為微課程是教師針對某個或某幾個知識點開展的以新課程標準為本,以教學視頻為載體的教與學的活動.
1.學情調查
筆者以泰州市某高級中學兩個高一平行班(學生的中考化學成績基本相同且由同一教師執(zhí)教)的學生為調查對象.其中高一(1)班為對照班,高一(2)班為實驗班.調查安排在元素周期律的新授課結束但未進行系統(tǒng)復習時進行.調查形式是做調查測試卷(以元素周期律中元素的位、構、性的決定關系、化合價規(guī)律、核素、同位素三部分知識點為調查測試卷的框架,以課程標準的學習要求為測試題難度的依據,對照學生在學習時可能產生的誤區(qū),采用選擇題(選出選項并陳述理由)、填空題、判斷題(判斷正誤并陳述理由)的方式編制調查卷做為應用研究的前測.),測試時間為30min,兩個班級的學生同時進行.
調查數據分析表明:學生對于知識的學習情況與筆者憑借教學經驗所設想的有一定的偏差.基于學生對元素周期律知識的實際掌握情況,筆者從元素周期律所涉及的知識及各知識間的關系中提取出九個核心概念作為微課程的主題,采用舉例分析小結;比喻、擬人等方式呈現(xiàn)相應的教學等形式設計開發(fā)出14個相對應的微課程學習資源:V1電子層、V2核素同位素、V3質量數、V4原子數、V5周期、V6族、V7原子半徑、V8粒子半徑、V9化合價、V10金屬性非金屬性概念介紹、V11金屬性非金屬性同主族變化規(guī)律的理論推測、V12金屬性非金屬性同周期變化規(guī)律的理論推測、V13金屬性強弱的判別依據及應用、V14非金屬性強弱的判別依據及應用.
2.實施微課程
表1 測試卷知識點與微課程的關系
根據實驗班學生元素周期律學情調查的測試情況并依據前測試卷的知識點與微課程的關系(見表1)為實驗班學生選擇相應的需要學習的微課程作為必學內容,其余微課程作為選學內容用于元素周期律的復習.實驗班的學生集中到微機房以必學微課程和選學微課程作為學習資源進行元素周期律的自主復習.與此同時,對照班的學生在教室以教材、教輔資料為學習資源進行元素周期律的自主復習.復習時間為一節(jié)課45分鐘.兩個班的學生按各自的自主復習的方式進行元素周期律復習之后同時進行測查問卷(測查問卷的題型、題目數量、測查時間及總分值與學情調查問卷的相同,但測查卷的題目有變化,為應用研究的后測.)
對學生的前測得分和后測得分進行均分、標準差的統(tǒng)計并對樣本進行t檢驗,見表2、表3.
表2 前測成績分析
對對照班、實驗班的前測成績進行獨立樣本的t檢驗,方差方程的 Levene檢驗的F小于0.05即:假設兩組的方差不相等,此時,均值方程的t檢驗的Sig(雙側)等于0.727大于0.05屬于大概率事件也就是說:實驗班和對照班的前測成績沒有顯著差異,兩班學生對元素周期律知識的掌握程度相當.
表3 后測成績分析
對對照班、實驗班的后測成績進行獨立樣本的T檢驗,方差方程的Levene檢驗的F大于0.05即:假設兩組的方差相等,此時,均值方程的t檢驗的Sig(雙側)等于0.035小于0.05屬于小概率事件也就是說:實驗班和對照班的后測成績存在顯著差異.且實驗班后測成績的均分比前測的提高4分,而對照班后測成績的均分比前測只提高1.6分.
上述分析結果顯示以微課程為學習資源的自主學習的學習效果要優(yōu)于以課本、教輔資料為學習資源的自主學習的學習效果.
通過與傳統(tǒng)的以教材、教輔資料為學習資源的自主學習對比,微課程學習資源顯現(xiàn)出較多的優(yōu)勢,但要取代傳統(tǒng)的課堂學習也是不現(xiàn)實的.因此,將微課程學習與課堂學習有機結合是今后微課程研究的重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