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輯姝
摘要: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地位至關重要,對于高段的閱讀教學來說,教師在此時更要注重樹立明確的教學目標,在激發(fā)學生主體積極參與的基礎上,對他們的閱讀學習進行科學引導,更好地發(fā)揮閱讀教學對于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水平的重要促進作用。在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優(yōu)化教學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可以以多媒體應用為輔助,實現(xiàn)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還可以借助讀寫結合教學,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這都有助于促進小學高年級學生的閱讀水平得到鍛煉和提升,促進實現(xiàn)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段閱讀;現(xiàn)狀;教學策略
引言
閱讀作為語文課程中最關鍵的組成部分,是提升學生語言文學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小學階段作為學生學習生活的起步階段,學習成果的好壞對于學生往后的學習生活具有重要影響,有效的語文閱讀教學,能夠豐富小學生的閱讀知識,提高小學生的閱讀技巧,進而促進小學生自身閱讀水平及能力的有效提升。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充分重視對閱讀教學方式的研究及改進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在進行高段閱讀教學中,更是應當注重相應策略的研究,要指導學生充滿興趣的主動參與閱讀,積極思考分析,使得小學生更好地掌握閱讀技巧,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閱讀水平及語言文學素養(yǎng)。
1 小學語文高段閱讀的現(xiàn)狀分析
小學是學生打好基礎的關鍵時期,好的基礎能為學生的學習生活帶來極大益處,一旦錯過這段黃金時期,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可能也不會取得好成績。而高段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是使學生獲得更多知識文化的根本來源,促使學生豐富自身的情感體驗。但是,目前大部分教師還沒有對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引起足夠重視,著重抓學生對重要知識點以及考試難點的掌握程度,忽略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而小學生還處于一個比較愛玩的年齡階段,對新事物也充滿了好奇心,如果繼續(xù)沿用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無疑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覺到枯燥無味,從而逐漸喪失學習的興趣,甚至會產生厭煩的心理,從而導致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不高,無法實現(xiàn)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1]。
2 小學語文高段閱讀的教學策略
2.1優(yōu)化教學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對于小學高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因此更有利于對高階段學生實行閱讀的培養(yǎng)。因為如果學生沒有識字基礎的話,那他很難去進行正常的閱讀訓練。所以對于具備一定閱讀基礎的小學生來說,提高他們的閱讀水平,應從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興趣著手。興趣能夠指引學生主動去閱讀、去探究思考并深入領會人物的思想情感,從而促使課堂的效率得到提高。學生在興趣指引下的閱讀,能讓他們體驗學習快樂的同時,又能收獲更多知識,符合科學教育發(fā)展觀[2]。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小橋流水人家》這首詩時,教師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搜集一些與提到的景物相關的圖片或視頻素材,并以多媒體的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在老師渲染的這種悲傷情境中,深刻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時,教師可以將詩詞里的意象詞匯,如“小橋、流水、古道、瘦馬”等,讓學生進行討論,探索意象使用的意義以及采用意象能對古詩情感的刻畫有什么好處,讓學生在互相的交流探討中,促進學習興趣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學習效率。
2.2以多媒體應用為輔助,實現(xiàn)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
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多媒體這一新型現(xiàn)代輔助教學工具開始逐漸運用到了課堂教學中,多媒體具有自身獨特的優(yōu)勢,將圖像、聲音、文字融為一體,能夠為學生帶去很好的感官體驗,能夠達到化抽象為直觀形象的效果,對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對教學內容的深入理解有著重要幫助。一些語文課文比較深奧,學生很難根據(jù)生活經驗產生相應的感受,此時小學語文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特別是在古詩詞教學中,可以還原詩詞描述的意境,這樣能夠極大地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詩詞內涵,降低學習難度,提高教學效率[3]。例如對于《泊船瓜洲》這首古詩的學習,教師在課前就應該搜集相關資料制作多媒體課件,課堂上為學生播放,展示出明月之夜,一個人站在船頭向遠處眺望,看到了各種美麗的景色,在這個生機勃勃的春天,詩人產生了思念家園的深切感情,學生觀看視頻的時候,也能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
2.3讀寫結合教學,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開展,一個重要的目標就是要感悟課文中深厚的思想情感,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實現(xiàn)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通過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開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深入挖掘潛在的深厚情感,研究作者的表達方法,通過寫讀后感的形式做文章,將自身的真實情感和想法記錄下來,進一步增強情感體驗。并且還應該對那些優(yōu)秀的文章提出表揚,這樣學生寫讀后感的興趣會更加濃厚,寫作欲望會更強,也能夠更加自由暢快的表達自己,實現(xiàn)語文能力的不斷提升[4]。例如在《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的學習中,學生在閱讀之后就會對文中這個小女孩的悲慘遭遇產生同情心,這么冷的天一個人孤單的在外面,無依無靠,流離失所的,再聯(lián)想到自己的現(xiàn)實生活,幾乎也是這么大的年紀卻能夠享受溫暖和愛,可以坐在教室里讀書,必然會感慨生活的來之不易,應該珍惜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進步,努力成長為未來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學生在閱讀的同時想到了類似的人或事,情感得到了熏陶和升華,又通過寫讀后感抒發(fā)出來,這樣的學習顯然是高效率的。
結語
總之,為了實現(xiàn)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效果的提高,教師應當在選取閱讀材料、培養(yǎng)閱讀技巧等發(fā)面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并通過不同閱讀教學方式的采取激發(fā)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使得閱讀成為學生的習慣,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以達到不斷提高小學語文高段教學質量,發(fā)展學生語言文學素養(yǎng)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孟玉花.淺析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9(08):90.
[2]劉秀華.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析[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7(02):54-55.
[3]向學紅.芻議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的分析[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7(02):88-89.
[4]張明華.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J].中華少年,2017(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