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仕唐
摘要:在初中教學階段,語文閱讀教學是一個重要板塊,也是語文教學的關鍵一環(huán)。在當前新課改要求和素質教育背景下,語文教學工作也必須做出相應調整,閱讀教學不應該一味追求成績,而要求老師運用多渠道多角度,有效提升學生語文閱讀水平。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引言:
以初中階段的教育工作來說,語文教育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huán),而其中,閱讀教育更是重中之重。近些年來,由于教育工作與目標的改動與變革,初中階段的語文閱讀教育也隨之發(fā)生改變。作為教學工作的引導者,老師該如何設計教案、帶動學生對于語文閱讀的學習興趣并形成持之以恒的閱讀習慣等等問題,都值得教育工作者們不斷探索和反思。值得注意的是,語文閱讀教育已經不再唯分數論,學生對于語文閱讀學習的綜合能力,更應該成為教學重點。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步驟刻板化,忽視人文性教育
當前閱讀教學設計常出現格式化、模板化問題,習慣依據主線內容將文章分為幾個板塊,隨即逐一講解各部分重點及主題思想[1]。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被動接收信息,學習氛圍陷入沉悶、乏味狀態(tài)中,對于語文閱讀也進一步失去學習興趣。
(二)局限于課本知識,缺少課外拓展與深化理解
部分初中語文老師在教學中表現出對參考教材與工具書的過度依賴,這將導致將語文閱讀教學圈定在課本內容上,也使得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對語文閱讀學習的積累也停留在文字表面。長此以往,學生只能機械性地跟隨老師思路學習,而無法形成對閱讀文本的深刻理解,也很難跳出課本內容高效應用語文知識[2]。
二、對于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思考
(一)教學中導入情景設置方式
適當設置教學情景,能喚起學生學習興趣,運用情景教學法,學生通過融入情景獲得直觀、深刻的學習體驗,也有助于教學目標的順利達成。而設置教學情景不僅要求老師能跳出傳統(tǒng)教學模板,也要求同學們課前對文章內容做預習,這樣才能使得課堂互動效果達到最佳。
例如學習《我的叔叔于勒》時,當語文教學以進行至學生對全文有一定熟悉與了解后,老師可安排多位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或扮演若瑟夫、父親、母親、大姐、二姐及叔叔于勒,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特長與想象力,演繹若瑟夫一家人看到幻想中的“百萬富翁叔叔”竟然只是一位賣牡蠣的老水手時的場景。在課堂現場表演中,學生能夠更準確把握各個人物性格與心理活動,從而順利理解文章作者想表達的思想內涵。
除了情景演繹,老師也可利用多媒體設備營造語文學習氛圍,例如學習古詩詞《觀滄?!窌r,可以播放海浪音效配合詩詞朗讀,學生也能迅速體驗到詩人曹操面對茫茫大海抒發(fā)壯志的內心狀態(tài)。相較于傳統(tǒng)刻板式朗讀并背誦課文的教學方式,在詩歌情境中,學生的情緒情感也隨之帶動,對詞句中的文字應用、表達方式、情感抒發(fā)也有了深刻領悟。
(二)拓展課外閱讀,鼓勵閱讀知識積累
對于如何有效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能力,許多老師的一個共識是,這是一個需要長期積累的過程,既包含對閱讀量的擴充,也包括語文知識的累積[2]。基于此,老師除了書本內容講授,還可利用課外時間做課外閱讀的補充與延申。適當舉辦一些讀書活動,鼓勵學生主動閱讀、真正喜歡閱讀,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這一方式還有進一步的好處,即培養(yǎng)學生閱讀綜合素質,也就是說閱讀學習并非只能通過課堂實現,還可以融入到學生生活和其他學科的學習中,因此,老師應幫助學生樹立課外閱讀的意識,激勵學生通過語文閱讀認識、了解更大的世界,當然在這一過程中,對于如何選擇合適的、有價值的書,老師可以在前期給予一定建議與引導。
例如學習《孔乙己》這一內容時,老師可在教學中對作者魯迅生平經歷、創(chuàng)作背景展開介紹,并建議學生課后時間對魯迅的《阿Q正傳》、《祥林嫂》等作品進行學習、了解,定期舉辦讀書交流活動,對主動分享閱讀感悟的學生予以獎勵。
(三)充分應用小組合作式學習
充分利用初中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對初中階段的語文閱讀教育也有一定幫助,具體可以通過小組討論、課堂分享等方式進行。但在開展此教學模式前,老師必須深入把握教學內容與目標,契合學生心理特點與認知能力,從而保證教學質量。
與此同時,這種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的學習方式,充分調動起學生們的積極性,從而主動進行閱讀活動,并通過討論交流對語文知識有了更深刻理解,而在學生表達出自己的解讀與看法時,也培養(yǎng)了其對文字的閱讀和思考能力。
例如在學習《套中人》一文中,當學生對全文中心思想已有了深刻理解,老師可以以“逃避是不是一種有效的問題解決方法”為辯題設置小型辯論會,建議學生自行分組并查閱資料。在學生準備辯論賽的過程中,實際上也是對《套中人》主題思想的鞏固與深化,同時利用資料查閱機會學生也會做大量閱讀和論據積累,為后續(xù)的語文閱讀,甚至語文學科的學習都大有益處。
三、結束語
提高初中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不僅對語文學科教學有幫助,更對提升學生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也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多元教學模式導入、多媒體教學工具應用、多角度發(fā)散思維訓練等等操作,對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提高語文閱讀知識水平都實質性益處。同時課內外內容結合教學,幫助學生不斷積累閱讀知識、培養(yǎng)文字審美,從而形成閱讀習慣,長此以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與學生語文閱讀能力都能獲得提升。
參考文獻
[1]李昌侖. 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分析[J]. 贏未來, 2018, 000(003):P.265-265.
[2]陳夢詩. 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分析[J]. 讀書文摘(中), 2018, 000(008):P.99-99.
(廣西南寧市橫縣馬山鎮(zhèn)第三初級中學?5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