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全麗
一、背景
教師本身就是技術工種,拋開直播平臺、計算機、手機等硬件設備的使用與熟悉程度等因素外,教師采用線上講課與線下講課具有極大差異。教師需要克服和面對的,首先是呈現(xiàn)方式問題;其次是教學互動問題;再次就是教學效果檢驗問題。這三項問題,必須通過一定的教學設計與構思,找到切合學生接受能力和開啟樂學模式,并采用一定的特殊技術支持,豐富呈現(xiàn)手段并圖文并茂的方式。畢竟為考慮學生注意力因素和用眼、用腦衛(wèi)生等方面考慮,課堂時間有限,課堂知識點也不能過多。也就是要突破課堂容量限制,還必須抓住學生思維,采用互動方式,層級引導學生擺脫學困現(xiàn)狀,改變在家學習困難的阻礙,并需要用一些特殊的平臺檢測學生學習效果,跟蹤問效。每個環(huán)節(jié)不能有疏漏,都要縝密合理操作,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從而實現(xiàn)教學一體化、互動高效化、檢測立體化。
二、具體操作實踐
(一)思維導圖,導學導思
思維導圖又稱心智導圖,是表達發(fā)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可以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表現(xiàn)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學生的認知能力、分析問題、接受問題的能力不同,尤其是教師“主播”上線,形式上雖然感覺有耳目一新的靚麗,但如何保持根本上的保鮮,讓學生一直愿意跟著老師思維走,這一點確實是一個難題。教師如何讓課堂有常上常新,讓學生在小清新中度過網(wǎng)絡課堂,享受知識的波浪沖擊的快樂,有所獲,有所得。
在講解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模型時,講層次型結構,用學生熟悉的組織管理架構——學校的系統(tǒng)組織關系做類比。從學校的一把手大校長向下層級管理幾位副校長,每位副校長分工負責若干科室,每個科室下面負責管理相關部門和各自教職工。這種管理機制就是有且僅有一個根節(jié)點和連接線組成。結點表示實體(文件或記錄型),連接線表示相連兩個實體之間的聯(lián)系。
(二)技術扶植,豐富教學手段
線上教學,要求教師做好實時播報,做有聲有形的主播,要時刻“綁架”學生的注意力,“咬住”學生的小辮子,讓學生主動跟隨你的表演,深入學習,調(diào)足學生的胃口,滿足知識的渴求。教師背后就要付出特別的辛苦,做足準備。避免效率低,浪費時間的現(xiàn)狀。綜合使用相應技巧,先準確目標,提煉學生。
(三)教學互動,有效跟蹤
線上教學不能有效進行眼神交流,難以達到有效跟進策略。為了避免這個的問題,隨時要注意各平臺的互動面板消息。隔幾分鐘設計一個問題,要求學生回答?;蜻B麥方式作答,或?qū)崿F(xiàn)搶答,或找學生回答,總之要拉住學生同步思維,不讓他跑路、掉隊??梢圆捎弥貜褪阶鞔鹦问?,或者大家都在互動面板上發(fā)布消息的方式,展開大討論。
(四)引領學習方法,開拓學習思維空間
作為學生,大多數(shù)都是有惰性的。極少數(shù)學生是一貫跟著老師思維走。尤其現(xiàn)在多媒體時代,充溢的是思維的碰撞和課堂無關的娛樂的膨脹。使學生的作息時間不規(guī)律,上課時間精力集中不上來。年紀輕輕,嘴里直喊“累”。究其原因,大多數(shù)學生在作息時間上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晚上不睡,早上不起;沒有經(jīng)常性加強體能訓練,飲食不規(guī)律……面對線上課堂,教師開啟新形式課堂,是對我們常規(guī)教學的挑戰(zhàn),既要講授知識,又要著重引領學習方法,實現(xiàn)自主學習、深入學習。要改變學生進入課堂,羽翼豐滿;退出課堂,所有知識都還給老師的尷尬,就必須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讓他能夠在悟中領會,再用中深究,在究中升華!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才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在聯(lián)系的客觀世界中,才能立于不敗。
三、成效
網(wǎng)上教學課堂,不但進一步考驗教師專業(yè)化成長,而且促進教學互動更具特色,只要教師引導到位,學生多數(shù)是積極反應的,在線上課堂上,有一位位的教師大朋友,從屏幕中走來,咫尺天涯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給他們生活指點、知識引領,生活、學習又充滿了陽光、充溢著激情,步入正軌,學習知識,引領情感,正是網(wǎng)上教學課堂所起的現(xiàn)實作用。
網(wǎng)絡課堂的輔助測驗,我所有的測驗題,都可以做,并可以重做,讓學生在做測試中,不斷構建自己的知識系統(tǒng),從而有個清晰思路,層層遞進,穩(wěn)抓穩(wěn)打,從而勝券在握,集智慧、信念、果斷、英勇于一身,強本領、長知識、增容量于一體,無限藍海,盡情馳騁!養(yǎng)成測試習慣,學生每堂課下,都會自行進行測試,不論對于線上、線下的教學,都不失為一個特定的尺子,能促進教學成果,學習效果,我將樂此不疲,繼續(xù)深入挖掘各個知識點,做有深度的試題,讓學生喜歡做題,在做題中展開比、學、趕、幫、超競賽,形成小測試、大比武,讓學生融入訓練,比拼耐力,做一位位學習中的馬拉松隊員!
教學形式多樣,我們的網(wǎng)絡課堂遍地開花。教學工作伴隨著教育工作者全面攻堅,克服困難和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探索路正長,促進形成了良好的教學氛圍,從細節(jié)入手,入情入理,春風化雨,仔細耕耘,期待夏花,收獲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