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友平,賴莉萍,邱思花(通信作者)
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龍巖第一醫(yī)院 (福建龍巖 364000)
子宮肌瘤是一種常見的婦科腫瘤疾病,屬于良性腫瘤的范疇。雖然子宮肌瘤是良性腫瘤,但是卻會給女性的生殖健康帶來不利影響,輕則導致患者出現月經改變、痛經、尿頻、尿急、腹部腫物等癥狀,重則可能會造成女性不孕[1]。因此,對子宮肌瘤患者進行積極治療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手術剔除是子宮肌瘤的主要治療方式,但該治療方式在治療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創(chuàng)傷,患者不易接受[2]。隨著高強度聚焦超聲技術的發(fā)展,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逐漸出現在大眾視野中,該治療方法具有創(chuàng)傷小、安全性高、恢復快等優(yōu)勢,目前已被臨床和患者廣泛認可[3]。本研究旨在分析高強度聚焦超聲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患者的臨床效果。
選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0例子宮肌瘤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65例。試驗組年齡28~50歲,平均(34.6±3.7)歲。對照組年齡26~50歲,平均(33.8±4.3)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獲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并經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根據西醫(yī)診斷標準確診為子宮肌瘤;年齡18~50歲;機載超聲能夠顯示肌瘤;能夠配合本研究。排除標準:合并其他婦科炎癥疾??;合并其他子宮病變;處于妊娠期或哺乳的女性;合并肝、腎、心、腦等功能不全;心臟裝有永久起搏器;合并出血傾向或正在接受抗凝治療;處于月經期;存在下腹部放療治療史;存在精神疾病、心理障礙、意識障礙或由于其他原因而無法進行正常溝通。
對照組行常規(guī)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開展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常規(guī)建立氣腹,垂體后葉素注入肌瘤與肌壁交界處,切開肌瘤表面的漿膜層,剝離肌瘤,使用旋切器粉碎肌瘤后取出,然后使用可吸收線縫合子宮內膜,關閉殘腔,關閉氣腹,縫合切口。
試驗組給予高強度聚焦超聲聯合米非司酮(北京紫竹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633)治療:米非司酮20 mg/次,1次/d,連續(xù)治療5個療程;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在患者的宮腔處放置小水囊,指導患者取俯臥位,抬高子宮,充分暴露病灶;常規(guī)實施麻醉處理,保持膀胱充盈,運用十字交叉定位法,使用高強度精確聚焦超聲儀(武漢科爾達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型號:PHILIPS EPIQ5),采用機載探頭進行定位,根據患者的耐受情況,設置調整治療床輸入功率、三維運動單位及發(fā)射與占空時間和單次發(fā)射次數;以脫氣自來水為治療介質,將探頭對準治療區(qū)域,并使用治療介質與患者皮膚進行充分耦合,在腫瘤圖像最為清晰的部位實施治療;按照點治療的方式進行治療陣的部署,直至完全覆蓋預先設定好的治療區(qū)域,結束手術。
(1)比較兩組治療前和治療6個月后的子宮肌瘤體積,應用盆腔MRI聯合增強檢查的方式來計算子宮肌瘤體積。(2)比較兩組治療和治療6個月后的血清性激素水平,主要檢測項目包括血清卵泡雌激素、黃體生成素、雌二醇、孕激素。(3)統計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包括便血、陰道分泌物異常等。
治療前,兩組的子宮肌瘤體積相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4周,試驗組的子宮肌瘤體積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子宮肌瘤體積比較
治療后,試驗組的血清卵泡雌激素、黃體生成素、雌二醇、孕激素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后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較
試驗組出現便血1例、陰道分泌物異常2例,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4.62%(3/65);對照組出現便血4例、陰道分泌物異常5例,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13.85%(9/65)。試驗組術后便血、陰道分泌物異常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2631,P<0.05)。
目前,臨床針對子宮肌瘤的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和聚焦超聲治療等,其中手術治療是當前應用比較廣泛的治療方式[4]。手術治療主要是通過手術的方式將子宮肌瘤進行剔除或將子宮進行切除來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手術治療方式的選擇主要根據患者的病情程度及患者的意愿進行,對于病情較輕且需要保留生育能力的患者,選擇子宮肌瘤剔除術[5];但對于病情嚴重且無生育需求的患者,則可選擇子宮切除術進行治療。手術治療方式比較直接,能夠防止病情復發(fā)。但不管選用哪種手術治療方式,均會在治療的同時對患者造成一定的創(chuàng)傷。
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成熟,子宮肌瘤的治療方法也在不斷地發(fā)展與完善,以確保能夠最大限度地保留子宮。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是一種新型的治療技術,在子宮肌瘤的治療中表現出了較大的應用優(yōu)勢。該治療方式主要是通過應用高強度聚焦超聲來實現的,通過超聲探頭將超聲波聚集在病灶處,并提升肌瘤內部溫度,使其溫度達到65℃以上,從而達到使肌瘤發(fā)生凝固性壞死、萎縮的目的[6]。該治療方式安全性較高,患者術后恢復較快,療效顯著。
綜上所述,高強度聚焦超聲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患者能夠有效縮小肌瘤體積,改善患者激素水平,且不良反應少,安全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