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坤
我校多年來的教學實踐表明,結合學科教學把革命紅色文化融于小學品德教育,對小學生的思政教育起著尤其重要的作用。
一、探尋革命文化融入思政教育之根
紅棉樹有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象征革命者不屈不撓的意志,象征著革命的豪情正氣、革命的勝利。學校里的校樹紅棉樹伴隨著我們師生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挺拔蔥郁的大樹,成為校園一道美麗的風景。幾十年來,校內(nèi)的紅棉樹歷經(jīng)歲月,一直伴隨著學校茁壯成長,其可親的形象、挺拔的身軀和璀璨的紅花一直是學校全體師生的形象標識和歷屆學子們到校尋找的校園印記。一直以來,學校將紅棉精神融入到日常德育和教學工作當中,先后設置了“紅棉八節(jié)”等主題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讓紅棉精神感染和鼓舞學生。特別是近年來,為了更好傳承紅棉精神,挖掘適合小學教育的革命文化內(nèi)涵,學校從紅棉花的五角形狀和精神內(nèi)涵中找到一個緊密的結合點,那就是“閃閃的紅星”,它與“閃光”教育的內(nèi)涵做到了一脈相承。因此,閃光教育是銀河人對紅棉精神的傳承和發(fā)展。深刻理解“銀河”的文化內(nèi)涵,積極踐行閃光教育的辦學特色發(fā)展思路,有利于實現(xiàn)小學教育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有利于提升教學水平。
二、創(chuàng)建革命文化提升思政教育之路
(一)國家文化課程
革命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有高度的契合性。近年來,學校將革命文化資源融入文化課程教育當中,結合學生實際建構了語文、道德與法治、綜合與藝術學科等文化課程,將紅色文化融入小學教育之中,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內(nèi)容更加充實,課程內(nèi)容更加豐富多彩。
(二)學校主題課程
為了展現(xiàn)革命英雄人物的光輝事跡,學校將革命內(nèi)容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全面展現(xiàn)出來,切實提升教學效果。
1.紅棉八節(jié)
圍繞“紅棉文化”,學校多年來開展了一系列愛國主義主題教育活動。如2021年10月學校開展了“國旗文化進校園”活動,穗華心國防教育營地、原天安門國旗護衛(wèi)隊戰(zhàn)士在學校作先進事跡報告,激發(fā)銀河小學的莘莘學子們從革命先輩的優(yōu)秀事跡中領會并傳承紅棉文化,爭做新時代好隊員,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接下來,學校還將繼續(xù)圍繞“紅棉文化”,舉辦“歌唱祖國紅歌合唱班際比賽活動”“我為祖國強體魄”體育節(jié)活動,以“愛國·愛黨”為主題的師生經(jīng)典吟誦比賽活動;同時,下學期將舉辦“我為祖國獻禮”——銀河小學科技節(jié)活動,到革命公墓舉行清明“緬懷革命烈士”紀念活動,開展“向黨獻禮”全體書師生書法比賽,舉辦“我和我的祖國”等形式多樣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通過創(chuàng)設孩子們主動參與和鍛煉的活動,使師生在親身參與中感受紅色文化,接受紅色文化的熏陶。
2.專題教育
每學期開學初,校長為全校師生開講思政教育第一課專題教育,通過革命人物的英雄事跡、身邊的先進典型事跡等,深入開展愛國教育 、信念教育、道德教育,大力弘揚新時代的愛國精神,激勵全體學生“做一個亮閃特長,全面發(fā)展的閃光少年”“做一個陽光體健、活力四射的閃光少年”“做一個愛科學、學科學、懂科學,勤于開動腦筋,動手實踐創(chuàng)造的閃光少年”“做一個主動勤勞,懂得生活、學會感恩的閃光少年”。
3.班隊活動
各班班主任定期在班級開展“感恩祖國,砥礪前行”“銘記歷史,勿忘國恥”“星火炬,照我前行”等班隊活動,讓學生們銘記歷史、感恩歷史,把愛國之情自覺融入到學習生活中。
(三)學?;顒诱n程
銀河小學在璀璨課程發(fā)展性模塊分別開設了關愛課程、奉獻課程、傳承課程、綻放課程、非遺課程、紅色課程、運動課程、吟誦課程八大 部分,各課程緊密結合革命文化資源,國家榮譽感和民族自豪感。其中,奉獻課程旨在培育學生的奉獻精神和進取精神。該課程圍繞“學雷鋒日”“紅領巾”愛心義賣、壓歲錢捐贈活動為主線,著力培養(yǎng)少先隊員的愛心和對祖國、人民的真摯情感。在認可學生無限可能的同時,積極引導學生樹立奉獻、分享的優(yōu)秀品格。傳承課程結合四月清明“緬懷革命烈士”革命教育,實現(xiàn)對革命精神的傳承。紅色課程把愛國主義教育和紅色革命教育貫穿于六年的校園文化生活之中,例如十月學校組織開展“與國同慶愛我中華紅色革命傳承”主題月教育,通過閃光紅色課程,營造高雅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讓每一個學生在活動中得到革命傳承教育,綻放出靚麗的光彩。
三、結革命文化提升思政教育之果
(一)校內(nèi):
1.文化宣傳
學校注重革命文化資源宣傳,通過不斷優(yōu)化學校的內(nèi)部規(guī)劃、環(huán)境布局,在學校的宣傳欄設立了紅棉文化介紹;學校在教學樓顯眼之處用藝術字體鏤刻上紅棉精神的校風、校訓;在教學樓各樓層的走廊、過道、樓梯、辦公區(qū)、辦公室都設置了紅棉文化區(qū)。此外,學校每周進行紅棉直播(廣播和電臺),每天下午紅棉電臺學生主持人會為全校學生講述紅棉文化故事,以紅色資源來熏陶每一名學生。
2.科研引領
學校注重教學研究,通過科研來引領教學實踐。校長親自牽頭并組建科研小組,開展課題研究,該課題已獲廣州市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題立項,目前已經(jīng)取得階段性研究成果。
3.開展主題活動
近年來,學校開展了一系列的思政教育主題活動,如圍繞建黨100周年開展爭做新時代好隊員暨“國旗文化進校園”主題活動(內(nèi)容已在學習強國平臺發(fā)布)、“黨史少年說”——“講紅色故事學共產(chǎn)黨史”,“黨史少年說”課間宣講活動(廣東新聞頻道播出),“筆墨傳情紅心向黨”硬筆書法比賽,“心向陽光 心向黨”以畫傳情藝術活動,“新時代好少年紅心向黨——朝陽讀書”活動、班級文化建設“敬先賢 憶先人”黑板報評比、銘記黨史,樹立理想,學習航天精神——興華街關工委科技航模教育基地啟動儀式(人民網(wǎng)刊載)等活動,有效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堅定了學生的紅色信仰和理想主義教育。
(二)校外:
1.緬懷革命烈士培育家國情懷。學校緊密借力紅色資源來提升紅色教學效果,結合學校鄰近廣州市銀河烈士陵園的地理特點,學校已連續(xù)多年與廣州市銀河烈士陵園確立學校結對共建紅色研學實踐基地。眾所周知,由于廣州市銀河烈士陵園有著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資源,學校每年清明節(jié)期間,校領導都會帶領少先隊代表和老師們來到銀河烈士陵園悼念革命先烈,開展紀念英烈的掃墓活動,激勵學生將來成為優(yōu)秀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將來成為勇于承擔歷史使命的奉獻者。
2.廣州“五老”講黨史賡續(xù)血脈育新人。學校學生參加由廣州市關工委、廣州市老年干部大學主辦的“永遠跟黨走”故事會比賽并獲殊榮。
3.學校學生參加 “百年潮? ?中國夢——向建黨100周年獻禮”美文誦讀表演,榮獲廣州市一等獎,已被推選參加2021年“誦讀中國”經(jīng)典誦讀比賽。
4. 學校少先隊大隊部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紅領巾心向黨”2021 年廣州市少先隊知識小達人競賽活動并取得榮譽。
5.學校舞蹈隊組織排練《最美戰(zhàn)士》《花兒那樣紅》集體舞,少先隊員們在少年先鋒隊鮮紅的旗幟下,向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致敬,并在第六屆“羊城美育節(jié)”舞蹈比賽天河賽區(qū)中分別獲得創(chuàng)作類一等獎和學習類二等獎的榮譽。
6.紅色研學之旅。組織學生開展紅色研學之旅,豐富學生研學之旅的內(nèi)涵,使紅色信仰和革命精神植根于學生的心靈深處。
責任編輯? ? 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