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克斌, 石 磊, 蔡文賀, 于詠蘭
(1.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動物醫(yī)學院, 北京海淀100193 ; 2.天津市保靈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天津寧河301508)
良性食道狹窄是指因腫瘤以外病因導致的食道管腔異常變窄,是犬食道疾病中較為嚴重的一種。發(fā)生食道狹窄時,輕者引起吞咽困難,嚴重時因食物與飲水無法下行而危及生命。引起食道狹窄的最常見原因包括全身麻醉期間的胃食道反流、食道異物、食道腔內/外腫物、食道手術和吞咽腐蝕性物質[1]。因大多數(shù)食道疾病的臨床癥狀都包括反流、吞咽困難、多涎,且可能并發(fā)吸入性肺炎,所以確診食道疾病的具體病因并合理治療非常必要。犬因感染后嘔吐導致良性食道狹窄的病例鮮見報道,本文分析了1例犬食道炎引起良性食道狹窄病例的診治過程,報告如下。
雪納瑞犬,1歲,雄性未絕育,體重6.2 kg,近半年未免疫及驅蟲?;既?0天前在外院確診感染犬細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治療期間出現(xiàn)過持續(xù)性嘔吐、血便等癥狀,治療10天后痊愈出院。患犬持續(xù)1周時間進食固體食物后迅即“嘔吐”,只可攝入流質食物,故至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教學動物醫(yī)院就診。
2.1 體格檢查 患犬精神狀態(tài)良好,體溫38.3 ℃,心率119 次/min,呼吸頻率正常,未見咳嗽,毛細血管再充盈時間<2 s,未見明顯脫水表現(xiàn)。
2.2 實驗室檢查
2.2.1 血常規(guī)檢查 本院首診時進行了血常規(guī)檢查,結果(表1)可見輕度再生性貧血,中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數(shù)量升高。血涂片鏡檢發(fā)現(xiàn),多染性紅細胞數(shù)量增多,未見核左移。結合病史信息,提示失血性貧血、組織炎癥或應激反應。
2.2.2 糞便檢查 采用免疫層析法進行了犬細小病毒檢查,結果為陰性。
2.2.3 血清生化檢查 考慮到較長時間嘔吐與肝腎功能異常之間可能的潛在關系,本院首診時進行了患犬的肝臟功能、腎臟功能及鈉、鉀離子的檢查,結果只發(fā)現(xiàn)尿素(UREA) 2.3 mmol/L(參考范圍2.5~9.6 mmol/L),輕度降低,其他指標未見異常,提示患犬存在較長時間的攝食不足引起的營養(yǎng)不良,肝腎功能正常。
表1 血常規(guī)檢查結果
3.1 X線檢查 X線平片未見明顯食道擴張和陽性異物(圖1A、圖1B);造影后在頸前段C3~C4食道內可見少量鋇劑殘留和食道擴張的表現(xiàn)(圖1C白色箭頭處);進行飼喂試驗后,鋇餐造影可見部分鋇餐停滯于頸前段C3~C4水平食道內(圖1D白色箭頭處),提示該處食道狹窄。心影輪廓及肺野密度未見明顯異常。
3.2 食道內窺鏡檢查 頸部近端食道(距離口腔切齒20 cm處)狹窄,直徑約3 mm,狹窄長度約1 cm,后段食道未見明顯異常。
圖1 X線平片檢查和食道造影檢查A、B: 頸胸部腹背位和右側位X線平片; C、D: 普通造影和飼喂試驗后鋇餐造影
通過問診及飼喂試驗,確認主訴“嘔吐”為“反流”癥狀,并排除細小病毒感染未痊愈的可能性。在初步懷疑食道為發(fā)病部位后,結合病史和影像學等檢查結果,最終確診為繼發(fā)于反流性食道炎的良性食道狹窄。
對患犬實施常規(guī)麻醉后,通過內窺鏡在食道狹窄局部以四分法的方式每區(qū)域注射2.5 mg/(kg·bw)的地塞米松注射液,繼而使用貓用三通導尿管對狹窄部位實施球囊擴張術。患犬于就診第1、7、13天和第21天共接受了4次球囊擴張術后,狹窄部位直徑從3 mm恢復為約15 mm。
術后少量多次飼喂低脂易消化處方糧,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20 mg/(kg·bw)(Synulox,美國碩騰公司),2次/d,持續(xù)3周;口服硫糖鋁與維生素B2復方制劑60 mg/(kg·bw)(胃潰寧,天津市保靈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2次/d,持續(xù)4周。
1個月后回訪,主訴:通過采取少食多餐的飼喂方式和持續(xù)服藥后,患犬正常進食,不再出現(xiàn)反流的癥狀,體重增加。
反流是食道疾病的典型癥狀之一,但主人常無法辨識“嘔吐”和“反流”。本病例中主訴進食后出現(xiàn)“嘔吐”,通過詳細問診及飼喂試驗,證實為“反流”癥狀,并由此初步定位為食道疾病。大多數(shù)食
道疾病臨床癥狀相似,包括反流、吞咽困難、多涎,且可能并發(fā)吸入性肺炎,所以必需通過食道影像學檢查對疾病類型、病變具體部位及嚴重程度進一步評估[1]。進行食道造影和內窺鏡檢查后,證實了本病例為食道炎及良性食道狹窄。
獲得性的良性食道狹窄通常繼發(fā)于嚴重食道炎后疤痕組織的形成[2],在犬貓疾病中并不常見,其病因包括麻醉期間胃食道反流、食道異物、攝入腐蝕性物質和藥物以及持續(xù)性的嘔吐,其中麻醉期間胃食道反流大約占食道狹窄病例的65%[3],而頻繁嘔吐引起食道炎,并繼發(fā)食道良性狹窄的病例在國內外少有報道。
本病例中的患犬,結合其較長的細小病毒發(fā)病與治療史,高度懷疑為細小病毒感染期間出現(xiàn)頻繁嘔吐后,胃液反流腐蝕食道黏膜,造成食道損傷、潰瘍,最終發(fā)生食道狹窄。
通常采用在內窺鏡引導下實施球囊擴張術或者探條擴張術對狹窄部位進行機械性擴張來治療犬的食道狹窄[4]。術前在狹窄部位黏膜下層以四分法的方式注射地塞米松,可以減輕炎癥反應并減少疤痕組織形成,能有效延緩術后食道狹窄復發(fā)時間[5]。在本病例中,結合本院現(xiàn)有條件對患犬共進行了4次球囊擴張術,取得了很好的療效。
胃液反流腐蝕食道是本次發(fā)病的主要原發(fā)病因,為緩解及保護食道黏膜,本例中采用了復方硫糖鋁(胃潰寧)進行了較長時間的口服治療,其中的硫糖鋁成分能在潰瘍表面形成保護屏障,而維生素B2則參與組織細胞修復,所以此復方制劑在保護食道黏膜的同時也發(fā)揮著促進潰瘍修復的功效。實踐證明,聯(lián)合抗生素及復方硫糖鋁綜合治療后,患犬恢復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