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理念地不斷更新,教學方式不再單一、無聊、空洞。在小學階段,教師開始廣泛利用英語繪本展開具體的英語教學,讓學生在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下獲取知識,提升學習能力,繼而提升英語素養(yǎng)。本文從教學誤區(qū)、展開策略這兩個角度入手,分析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充分運用繪本教學。
【關鍵詞】小學英語;繪本;分析
【作者簡介】汪芳,淮安市車橋中心小學。
英語繪本包裝精致、故事完整、脈絡清晰、主題深刻,可以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小學生年齡較小,無法理解復雜和具有抽象性的語言,而英語繪本中的語言非常簡單、形象,有利于學生閱讀。當學生閱讀英語繪本故事時,其中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對學生的影響極大,可幫助學生更好、更快地認識現(xiàn)實世界。因此,教師要善于利用繪本這一輔助工具開展英語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小學英語繪本教學中的誤區(qū)
各個年級的小學生都會被精致的外包裝和完整的繪本故事充分吸引,所以,只要教師在課堂上恰當運用英語繪本,就可以充分吸引學生產(chǎn)生閱讀興趣,繼而對英語產(chǎn)生學習興趣。英語繪本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還可以提升其英語素養(yǎng),繼而提升其英語審美能力。但是,目前的小學英語繪本教學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也就是展開英語繪本閱讀的具體教學時出現(xiàn)了幾個誤區(qū),影響著教學的發(fā)展進程。
1. 以學習語言為目標,削減閱讀興趣。興趣是最好的一位教師,若學生主動對閱讀產(chǎn)生興趣,就會積極閱讀書本,遨游在知識的海洋里,充分體會、享受閱讀的快樂。影響學生喜歡英語繪本的因素有很多,部分學生喜愛繪本中的人物,欣賞人物的性格或心疼人物的某些經(jīng)歷;部分學生對繪本中的故事情節(jié)感興趣,認為情節(jié)跌宕起伏,錯落有致,趣味橫生;部分學生被繪本中精致的插畫所吸引,認為圖畫色彩艷麗,栩栩如生。學生受個人的興趣支配從而對閱讀英語繪本產(chǎn)生興趣,閱讀時沒有明確的目標。而許多的學生家長與英語教師總在學生進行閱讀時為其設計一定的任務,并給學生規(guī)定時間要求其完成任務,這使學生感到一定的壓力,閱讀繪本時頓感索然無味。
2. 學生缺乏閱讀時間、空間,閱讀體驗不足。“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比艨蓪⒁槐緯x上千百遍,那么不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深入探析,也可知道其內(nèi)涵、意義。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雖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有其優(yōu)秀之處,就是閱讀時盡量增加閱讀時間,并使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內(nèi)化知識。在目前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為避免學生出現(xiàn)似懂非懂的情況,將知識點講述得十分詳細,卻使學生缺乏自行體驗、思考的過程,一段時間后,學生將失去自主汲取知識的能力,對未來的學習極為不利。因此,教師要盡量為學生創(chuàng)造廣闊的閱讀空間,提供充足的閱讀時間,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得到良好的閱讀體驗。
3. 忽視利用繪本插圖,不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小學英語繪本中的插圖都很生動、形象,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故事情節(jié),讓學生在閱讀時展開合理想象,促使學生盡快了解繪本故事情節(jié)。通過觀察圖畫,學生可掌握更多的英語單詞和語法知識。然而,許多老師和家長都忽視了插圖的作用,在學生進行英語繪本閱讀時,側重于帶領學生閱讀文本,只要求學生理解詞匯、語法,未能充分發(fā)揮插圖引導學生學習的作用,往往事倍功半,不僅使學生對繪本失去應有的閱讀興趣,還使學生的觀察能力不能提高。
4. 教師指導過度,學生未能感知角色。由于小學教師擔憂學生不能自主通過閱讀理解知識,在開展具體繪本教學時會將話語權牢固地攥在手里,將學生放在被動地位,學生本就不愿開口,這種教學方式恰恰遂了學生的愿,使學生缺乏最基本的口語溝通和鍛煉,導致中國英語整體出現(xiàn)了“閉口英語”的學習狀況。在教學時,教師應擺正位置,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閱讀,自行感知角色,理解故事內(nèi)容,實現(xiàn)繪本教學理想化。
二、如何開展小學英語繪本教學
法國里昂為提升學生的讀書積極性,特意設立“讀書節(jié)”,里昂最大的圖書館配合此節(jié)展開獎勵活動:兩周內(nèi)讀書最多的學生可獲得獎勵。讀書不是一個競賽,也不需要學生抱有功利主義的心態(tài)。這個活動和節(jié)日是為了幫助學生養(yǎng)成從小讀書的良好習慣,讓學生享受閱讀。
1. 選擇合適、有趣的繪本。小學生年紀偏小,教師在選擇繪本時要挑選顏色艷麗的插圖,并結合不同年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學習能力,從圖畫和文本入手,為不同年級的學生選擇適合其學習的繪本。
比如,三年級學生剛剛接觸英語,英語詞匯的存儲量較小,因此,學生閱讀繪本時雖有插圖作為輔助,單獨學習時卻仍感覺壓力極大,教師應選擇篇幅較短、文中有漢字提示的繪本。面對四年級學生時,教師應選擇情節(jié)更豐富、敘述更完整、內(nèi)容更有趣的繪本,并依據(jù)學生的英語認知水準稍微提升英語語言表達水平。對于五、六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的英語基礎極好,教師選擇英語繪本時,可適當擴展內(nèi)容,并添加有邏輯性的知識,讓學生進行思考。五、六年級的學生閱讀的繪本應更生動形象、豐富多彩,與生活結合的內(nèi)容應更多。學生可以從豐富的情感、精彩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當中積累更多的詞匯,獲取更多的靈感。
2. 面對不同年級,采取不同方式。不同年級的學生學習情況、學習能力都不同,教師應仔細篩選,為不同年級的學生選擇不同的繪本閱讀材料,實施不同的教學手段,使教學效益最大化。
一方面,面對中低年級學生時,教師可選擇圖文并茂的英語繪本,將極具趣味性的繪本與實際教學相結合,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通過更直觀、更形象的圖片學習英語。中低年級學生年齡不大,教師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應積極引導學生閱讀,不可讓其放任自流,在為學生朗讀繪本時,教師應轉換角度,以學生的角度繪聲繪色地講述故事。學生要仔細閱讀繪本,教師也要認真閱讀,不能草草了事。教師只有走進繪本,深入了解童話世界,才可真正理解繪本內(nèi)容,在心靈上與學生產(chǎn)生共鳴,才能帶領學生更好、更快地理解繪本內(nèi)容。通過這種趣味橫生、效率極高的繪本教學,學生不僅會對繪本產(chǎn)生閱讀興趣,還會在教師的帶領下掌握相應的英語詞匯和簡單的對話內(nèi)容。
另一方面,高年級學生通過之前階段的積累,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英語基礎,在理解文本內(nèi)容時毫無壓力,因此,教師開展繪本教學時,應采取另一種風格。實施教學時,教師應帶領學生開動頭腦,進行天馬行空的想象,隨意構建屬于自己的童話王國,從而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英語詞匯,了解童話王國的文化差異,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提高。在高年級的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應適當減少參與度,加強引導力度,引導學生自行思考重點內(nèi)容、語言,引導其閱讀故事后逐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讀完繪本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進行復述。教師還應對繪本中的未知內(nèi)容進行深入挖掘,借助圖片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體驗繪本的文化魅力,培養(yǎng)其思維能力。
3. 借助圖文優(yōu)勢,加深學生理解和感悟。在展開繪本的具體教學時,教師要充分利用當中的圖畫和文字,要借助它圖文并茂的優(yōu)勢,幫助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學習、理解相應的英語單詞和語法。
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The three little pigs時,就將其圖文并茂這一優(yōu)勢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學生在幼兒時期就已了解“三只小豬”的童話故事,這個繪本內(nèi)容精彩,情節(jié)引人入勝,插圖引人注目,學生學習時興趣濃厚,教師根據(jù)這一特點,可以先組織學生仔細查看插圖,要求學生自行找出每只小豬搭建的房子的不同之處,隨后引導學生復述故事內(nèi)容、情節(jié),營造歡快的學習氛圍,引起學生的共鳴。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學生雖然會遇到陌生詞匯,但可通過插圖、想象猜出單詞的大致意思,理解繪本故事內(nèi)容,以此提升單詞和語法的理解能力。
4. 將教材和英語繪本有機結合。英語教材是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繪本教學是英語教學的輔助工具,二者并不發(fā)生沖突。教師在開展具體教學活動時,務必將篩選過的英語繪本與教材有機結合,使二者相輔相成,二者的有機結合不僅可以提升課堂效率,還可以促使學生產(chǎn)生閱讀興趣,提升其英語表達能力。
(1)英語繪本與教學環(huán)節(jié)相融合。例如,教師在完成“A healthy diet”這一主題的相關教學任務后,可選擇Potter the otter(A tale about water)幫助學生進行知識拓展。在課堂上,教師通過帶領學生閱讀這一普及飲用水知識的科普書,可以使學生了解構成飲料的具體成分,了解water is the best for us的真實,使學生意識到保持健康飲食的重要性。通過閱讀這個簡單易懂的繪本,學生感受到了原汁原味的英語故事氛圍,并戒掉了喝碳酸飲料的壞習慣。
(2)英語繪本與單元話題相融合。單元話題是英語教材的主旨,教師可以將英語繪本與單元話題相結合,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英語知識,提升學習效果。
例如,教師完成“I like dogs”主題的教學任務后,可以單獨利用一堂課,帶領學生閱讀艾瑞·卡爾的Brown bear,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這個繪本語言極具韻律,朗朗上口,當中的故事雖然是新內(nèi)容,但其中出現(xiàn)的相關顏色和動物詞匯是學生已經(jīng)學過的舊知識,閱讀、理解繪本的難度不大,當學生完成閱讀并理解相關內(nèi)容后,會極具成就感,提升學習信心。同時,與教師消耗大量時間闡釋語言知識點相比,閱讀繪本使語言學習更具效率,還可使學生處于輕松的閱讀氛圍當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艾瑞·卡爾的其他繪本,要求學生自行閱讀,并盡最大努力組織學生在閱讀后進行溝通,引導學生彼此交流閱讀體驗和心得,以此拓展學生的閱讀內(nèi)容。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一周內(nèi)學生就可閱讀四本類似的繪本,并提升溝通能力,快速增加英語詞匯量。
綜上所述,英語繪本極具趣味性,圖文并茂,促使學生產(chǎn)生旺盛的學習興趣,避免課堂過于枯燥。通過閱讀英語繪本,學生不僅對英語語法的具體使用細則印象更深刻,還可對教學內(nèi)容深化理解、鞏固加強。與此同時,幫助學生獲得多種類型的語言信息,提升其英語閱讀水平和英語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褚翠清.小學英語教學中繪本的運用探討[J].時代教育,2014 (4):237.
[2]王亞.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繪本的運用實踐研究[J].好家長, 2017(68):142.
[3]任增香. 繪本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分析與應用——高效學習法[J].新一代:理論版,2020(7):190-191.
[4]陸晨.用故事讓學生感受英語的魅力——繪本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名師在線,2019(2):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