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文輝,任逢交,張釗
(盧氏縣人民醫(yī)院 重癥醫(yī)學科,河南 三門峽 472200)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脈綜合征(non-ST 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NSTACS)是臨床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因血小板激活、聚集,進而形成血栓所致,而血小板過度激活會損傷血管內(nèi)皮組織,血管內(nèi)皮組織損傷會加劇血小板聚集,兩者相互影響,嚴重威脅患者身體健康[1]。目前,臨床治療NSTACS以抗血小板聚集為原則,替羅非班能夠抑制血小板聚集,阻斷血小板結(jié)合途徑,增加患者心肌血流灌注[2]。本研究進一步探討替羅非班對NSTACS患者的治療效果。
1.1 一般資料選取盧氏縣人民醫(yī)院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96例NSTACS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各48例。對照組男28例,女20例;年齡45~72歲,平均(57.84±4.51)歲;高血壓21例,糖尿病15例,高脂血癥12例。觀察組男26例,女22例;年齡43~73歲,平均(58.18±5.12)歲;高血壓19例,糖尿病16例,高脂血癥13例。兩組上述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入選標準(1)納入標準:①符合《非ST段抬高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診斷和治療指南》中診斷標準[3];②知情并自愿簽署同意書。(2)排除標準:①合并精神疾病;②凝血功能障礙;③重要器官功能障礙。
1.3 治療方法
1.3.1對照組 接受吸氧、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等常規(guī)治療??诜⑺酒チ?黑龍江省地納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3022061),每次100 mg,每日1 次;口服氯吡格雷(石藥集團歐意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93160),每次75 mg,每日1 次。連續(xù)治療2周。
1.3.2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鹽酸替羅非班氯化鈉注射液(成都倍特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93283)治療:前0.5 h以0.4 mg·kg-1·min-1靜脈泵入,后以0.01 mg·kg-1·min-1靜脈泵入,持續(xù)泵注48 h。
1.4 評價指標(1)采用冠脈造影檢測心肌梗死溶栓治療(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級[4]:0級,無對比劑通過,冠脈無灌注;1級,部分對比劑通過,但冠脈閉塞遠端未充盈;2級,冠脈閉塞遠端完全被對比劑充盈,但速度緩慢;3級,冠脈閉塞遠端被對比劑快速充盈。(2)血管內(nèi)皮功能:于治療前、治療2周后取兩組空腹靜脈血5 mL,以3 000 r·min-1離心10 min,取上清液,置于-80 ℃冰柜內(nèi)貯存,采用放射免疫法測定血清內(nèi)皮素(endothelin,ET)水平,采用化學比色法測定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3)心功能: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檢測兩組左心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射血分數(shù)(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4)不良反應:比較兩組惡心、嗜睡等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2.1 TIMI血流分級觀察組TIMI血流分級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TIMI血流分級對比[n(%)]
2.2 血管內(nèi)皮功能治療前兩組ET、NO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ET水平均較治療前低,NO水平均較治療前高,觀察組ET水平低于對照組,NO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管內(nèi)皮功能對比
2.3 心功能治療前兩組LVEDD、LVEF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LVEDD較治療前小,LVEF水平較治療前高,觀察組LVEDD小于對照組,LVEF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對比
2.4 不良反應觀察組惡心、嗜睡各出現(xiàn)3例、2例,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12.50%(5/48);對照組惡心、嗜睡分別出現(xiàn)2例、1例,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8.33%(3/48)。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組間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136,P=0.460)。
NSTACS是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形成閉塞性血栓的一種臨床綜合征,血小板的異?;罨⒕奂瘯涌煅ㄐ纬?,損傷血管內(nèi)皮組織,促使冠脈出現(xiàn)閉塞現(xiàn)象[5]。因此,抗血小板在NSTACS的治療中意義重大。
有研究表明,血小板膜糖蛋白可導致血小板聚集,促使其黏附于受損的內(nèi)皮組織,使得內(nèi)皮細胞功能失調(diào)。NO能夠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細胞,可有效降低血小板活性,抑制其對血管內(nèi)皮組織的黏附作用,ET能夠調(diào)節(jié)心血管功能,兩者水平能夠直觀反映出心血管內(nèi)皮功能[6-7]。TIMI血流分級是通過冠狀動脈造影來評價冠狀動脈病變遠端血流情況,能夠反映血流再灌注程度與速度[8]。阿司匹林能夠抑制血小板聚集,氯吡格雷在抗血栓方面效果顯著,在進行生物轉(zhuǎn)化后能夠抑制抗血小板聚集[9]。但是,氯吡格雷起效較慢,且轉(zhuǎn)化效果因人而異,部分患者可出現(xiàn)藥物抵抗現(xiàn)象,因此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只能阻斷部分血小板活化途徑,治療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故尋求更高效的治療方式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TIMI血流分級優(yōu)于對照組,ET水平低于對照組,NO水平高于對照組,LVEDD小于對照組,LVEF高于對照組,可見替羅非班可有效改善NSTACS患者血管內(nèi)皮功能,促進冠脈血流恢復,改善心功能。替羅非班是一種可逆性拮抗劑,通過競爭性抑制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體與纖維蛋白原的結(jié)合,抑制血小板聚集,達到抗血小板目的,改善心肌血流灌注,恢復冠脈血流[10]。在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治療基礎上加用替羅非班,能夠進一步抑制血小板活化及聚集,預防血栓形成,同時保護血管內(nèi)皮組織,促進冠脈血流恢復。
綜上所述,在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治療基礎上加用替羅非班,可進一步改善NSTACS患者血管內(nèi)皮功能,促進冠脈血流恢復,改善患者心功能,且不會增加不良反應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