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婷
摘要:閱讀教學一直被認為是漢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同時也是學生面臨的最麻煩的問題。閱讀教學質(zhì)量一般,無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這是漢語教師目前最大的疑惑,也是一個非常需要解決的問題。分析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問題,采取有必要的教育方法,充分引起學生們的閱讀樂趣,采取有效的教學舉措,積極幫助和指導學生閱讀學習。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實施,初中閱讀教學越來越重視其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在初中閱讀實踐中,教師的第一步是解決現(xiàn)有問題,改善低質(zhì)量的閱讀教學活動。其次,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開展思想活動,使學生在閱讀時始終保持積極思考,以便對文章有初步的認識。然后,教師應引導學生情感閱讀,使學生能夠深刻地理解和體驗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從而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掌握文章的主題和中心。
1.當前初中閱讀教育的發(fā)展現(xiàn)狀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受過小學語文教學的培訓,對漢語閱讀有了初步的了解。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形式只是一種形式。它只是說明閱讀練習,以提升學生的入學率和成績。這并沒有幫助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而固定的教學方式為不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為目標的教育,極大的阻遏了學生對閱讀的思考。由于缺乏思維能力,學生的閱讀能力幾乎沒有提高的空間。況且,教師對新課程概念的理解還不夠深入,他們沒有意識到初中閱讀教學的根本意義。而且,教師自身的專業(yè)水平也不高。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沒有閱讀足夠的課外書。這使得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始終處于較低水平與呆滯的現(xiàn)狀。其次,初中生對閱讀問題有一定程度的抵抗力,他們?nèi)狈τ行У膶W習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此外,由于巨大的學業(yè)壓力,學生沒有課余時間進行課外閱讀,這導致學生的閱讀積累不足,解決問題時的閱讀語言意識不足以及對簡單文章的理解不足。最后,初中學生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較低,他們不知道如何用語言表達內(nèi)心的想法,最終導致他們對閱讀的興趣逐漸喪失。
2.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困惑
學生的困惑:在中學語文閱讀教育中,學生經(jīng)常面臨四個部分的問題。首先是在中文閱讀問題的審題中。在初中學生的閱讀和思考方面,一旦他們無法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學生就會害怕困難。其次,他們怯怕閱讀。初中學生通常與中文閱讀有關。時間的減少,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語言意識較差,進而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無法很好地理解和吸收閱讀知識,使學生逐漸對閱讀產(chǎn)生恐懼感。;第三是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混亂。閱讀后,學生在總結(jié)過程中不能很好地表達,導致表達上的錯誤;最后是失去學生的閱讀樂趣。在語文閱讀教育中,絕大多數(shù)教師采用“灌入”教學方法。在這種模式下,學生不會在學習中占據(jù)主導地位,而是在獲得閱讀知識的過程中。中學處于被動地位,這會使學生無法很好地參加漢語閱讀教學活動,并對漢語閱讀學習失去興致。
教師的困惑:在初中語文閱讀教育的經(jīng)歷中,老師的困惑主要表現(xiàn)為五個地方。一是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抉擇上,主要重視形式;二是在當今應試教育的形勢下,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的經(jīng)歷中,將全部的注重點放在了學習成績中,不能夠很好地對學生進行多方向的培育,而是涉及考試題目進行閱讀練習;三是教師在初中語文閱讀教育的經(jīng)過中,沒有實現(xiàn)有效的演示,從而影響學生在進行閱讀學習的過程,沒有有效地積累閱讀知識;四是在閱讀活動的設計時,沒有依據(jù)真實情況進行設計,導致學生漸漸喪失對于學習的樂趣;五是教師自身的閱讀量較少,不能很好地進行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
3.初中語文教學策略
3.1使用多媒體設備
多媒體可以播放視頻、圖片、文字、音樂,能夠給學生感官上的刺激,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和學習欲望。比如,在進行文章朗誦的時候,教師可以播放一些烘托氣氛的背景音樂,讓學生能夠快速進入情感,有代入感的進行朗讀,讓閱讀教學效果更好。也可以播放相關的圖片,將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展現(xiàn)出來,加深學生對課文的了解。
3.2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總會碰到一些句子或者篇章會觸動我們的心靈,這個時候不僅要讓學生反復閱讀,還要讓學生拿筆記來記錄。翻閱學生的讀書筆記,也可以窺見學生的成長。最開始的讀書筆記大多是一些簡單的句子或者小故事,到了后來隨著學生閱讀量的增加,他們在語句篩選和記錄方面表現(xiàn)出極大的進步,學生的綜合和概括能力也得到很大提升。再到后來在他們的作文中開始出現(xiàn)他們記錄的經(jīng)典語句,也就是說潛移默化之中,學生已經(jīng)完成了知識的吸收和運用過程。學生的筆記之中除了段落篇章之外,我還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寫了一些類似讀后感的隨筆,青春期的他們心思細膩,同時也容易受到外界影響,在閱讀的過程中總會碰到一些文字引起他們獨特的感悟,這些點滴記錄都會加快他們成長的腳步。
3.3問題式教學方法
在進行一篇課文或者練習的講解時,老師可以拋出幾個問題,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去尋找問題的答案。讓他們學會在閱讀的過程中探索,減少對教師的依賴,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自學習慣。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這一過程,改變以往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讓學生們在老師的引導下自行探索,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學會允許不同答案的出現(xiàn),并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發(fā)現(xiàn)。答案永遠不會只有一個,老師要學會傾聽學生的想法,畢竟“有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特別是在閱讀這件事上,每個人能從中獲得的體會都不會一樣。老師要學會尊重每個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如果只是要培養(yǎng)一個個說出標準答案的學生,只會扼殺學生的獨立思想和創(chuàng)造性。
參考文獻
[1] 梁清.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困惑與策略[J].新課程(中),2018(07):121.
[2] 張前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探究[J].天津教育,2020(29):88-89.
[3] 吳奎盛.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幾點困惑與對策[J].考試周刊,2020(23):59-60.
[4] 周偉.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困惑及策略[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9(18):56.
[5] 陸詩怡.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問題系統(tǒng)與設計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