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欲曉
(山東省濟南市平陰縣第四中學 山東濟南 250400)
小組合作是一種學生之間相互幫助的教學方法,具有推動學生之間互相交流想法、降低小組成員學習水平的差異、促進學生進一步融入課堂等諸多優(yōu)勢,被很多英語教師應用于課堂教學中。初中英語教師希望通過小組合作的方法降低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抵觸,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但是,在當前的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在英語教學中使用小組合作的方法存在很多問題,導致教學結(jié)果不盡如人意。在本文中,筆者將舉出部分初中英語教學中使用小組合作教學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并針對性這些問題提出解決方法,進而有效促進小組合作助力初中英語教學。
相比于小學生,初中學生處于心智逐漸發(fā)展成熟的過程,但相比于高中學生,又多了一些任性。所以,初中英語教師如果想在英語教學中使用小組合作的方法,就一定要考慮到學生之間學習水平的差異。但是在當前的英語教學中,很多初中英語教師不經(jīng)過考慮直接將學生歸納為一個學習水平,沒有考慮到學生英語水平之間的差異,在分組時不能讓學生進行優(yōu)勢互補,進而導致分組學習效率不高。
小組合作的方式并不適用于每一個英語教學。小組合作內(nèi)學生的學習方法不同,同時一個學習小組內(nèi)存在學習水平不同的學生,并且在大多數(shù)時候,作業(yè)都是由學習水平較強的學生所完成,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變?yōu)榱藢W生獨立學習的模式,而那些學習能力較低的學生在小組學習中并沒有收獲到什么,這就和小組學習最初的目的偏離了。很多初中英語教師只意識到了小組學習的優(yōu)點卻沒有看到小組學習的不足,只在英語課堂中盲目插入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讓教學結(jié)果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例如,聽力部分就需要學生獨立完成,但是部分初中英語教師并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在聽力練習中直接把學生分為很多學習小組,讓部分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的學生產(chǎn)生了懶惰的思想,這會阻礙學生英語水平的發(fā)展。
小組合作不能只是初中英語教師一人的課堂,而應該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公。初中英語教師為了在課堂中體現(xiàn)小組合作的作用,往往喜歡在小組合作的表面上做功夫,教師只是把學生在教室中的座位變換位置,由開始的前后桌變?yōu)樾〗M學習的圍繞式。學生并沒有進行真正意義上的小組學習。并且學生參與小組學習的積極性并不高漲,初中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低。
在目前的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的“啞巴”英語的問題較為普遍,很多學生只會把學到的知識用在答題上,并不能把學到的英語知識用口語的形式表達出來。這樣就會降低英語在生活中的應用性,還會阻礙學生未來的全面發(fā)展[1]。所以,教師要重視課堂中的口語練習,讓學生不僅會答題還會說出來,奠定良好的英語語言表達基礎(chǔ)。而小組合作就是一種非常好的組織形式,教師可以根據(jù)課堂中所講授的內(nèi)容,讓每個小組的學生進行英語口語練習,長此以往學生就會養(yǎng)成在英語課堂中說英語的好習慣,也就可以逐漸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水平。例如, 在“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把指出同學的衣服材質(zhì)作為教學目標,讓學生根據(jù)這個話題開展練習,理解應用What...are made of?的句式,以及product等單詞,并在課堂中舉例,對具體句子進行分析。部分學生的英語水平和口語能力較低,教師在讓學生開展英語口語討論時要從課文基本的知識點開始,在平常的討論中還是要以漢語為主,要保證合作學習的有序性和有效性,避免因英語口語水平不足而不能進行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在英語課堂中的應用能夠極大地提升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使學生在英語學習中能夠深入探究。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可以把小組作為單位,增加合作學習的學習形式,讓課堂趣味游戲成為合作學習的結(jié)構(gòu),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獨立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的開始創(chuàng)設(shè)教學情境。首先為學生劃分合作學習的小組,使每一組的學生帶來自己喜歡吃的月餅,并提出一個討論的問題“Which group of students can do a dialogue exercise?”使每組學生都可以積極進行對話練習。通過這樣生活化的對話練習,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會更有情景感,并能感受到英語課堂的趣味性,從而提高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學生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了興趣,就會在今后的學習探究中獨立展開學習,促進學生學習獨立性的提高[2]。通過小組合作進行趣味教學,能使學生在活潑的學習氛圍中進行互動,可以有效集中學生在游戲中的學習注意力,讓學生在積極的情緒中提升英語水平,并在游戲中懂得英語的語言規(guī)律,促進學生英語文化素養(yǎng)基礎(chǔ)的奠定。
初中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要建立在自身的課堂體驗上[3]。首先,教師要通過小組學習的形式來提升學生的英語課堂體驗。在分組上要采取互幫互助的方式,使小組內(nèi)的學生可以形成優(yōu)勢互補的好開端,并要確定小組負責人和小組的名字,保障組內(nèi)的學習有序、有目的地進行,而小組名字的設(shè)立可以讓學生提高對小組的責任感和歸屬感。然后教師要根據(jù)英語課堂的教學內(nèi)容設(shè)置逐層遞進的合作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增強自身英語能力,讓自己在小組學習中發(fā)揮作用。通過小組學習模式,學生的英語學習有了一定的順序,在英語學習中就可以根據(jù)不同階段的學習成果進行總結(jié),還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英語時的體驗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的熱情。
核心素養(yǎng)是當前英語課堂中需要強調(diào)的重點內(nèi)容,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側(cè)面滲透核心素養(yǎng),促進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全面發(fā)展。例如,在“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把環(huán)保意識滲透在教學中,并把漢語和英語文化的不同滲透在課堂中,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3]。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教學離不開小組合作,讓學生對英語的認識逐漸多元化,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具體的應用中,教師要認識到小組合作的長處,從多方面、多角度進行具體的應用,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促進學生英語文化素養(yǎng)基礎(chǔ)的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