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祥文 鄭培樂
體育課上教師往往會遇到個別學生為了逃避體育鍛煉而請“偽病假”。如何有效消減學生請“偽病假”的現(xiàn)象,值得每一位教師思考。筆者針對此現(xiàn)象,在實踐中實施“五化”,有效消減了學生請“偽病假”的現(xiàn)象。
一、請假制度化
簡單的請假制度又遇到好說話的體育教師會助長“偽病假”學生的行為。因此,制訂嚴格的請假制度可以有效減少學生“偽病假”的行為,使其“病”無處隱匿,從而讓其知難而退。根據(jù)學校學生請病事假的規(guī)定,筆者在體育課上實施如下請假制度:1.由體育委員和班長組建五人班級“請假組委會”;2.學生請假前需向“請假組委會”領取請假單(圖1);3.請假學生按照請假單上的核實人順序,逐一找其簽名確認,如遇突發(fā)情況請假,免去家長確認簽名,如請假學生忘記家長簽名,可由“請假組委會”帶其到門衛(wèi)處向家長電話確認;4.由體育教師課前確認,根據(jù)實際情況確定是否批準其請假。體育課上按照此制度實施,基本可以杜絕“偽病假”學生的請假行為。學生A以前經(jīng)常請“病假”,自從實施該請假制度后,該生幾乎沒再請過假,從其他學生口中得知,該生以往的“病”被一一識破,現(xiàn)在找不到合理的“病”用來請假。
二、見習任務化
筆者實習、工作過5所學校,在這些學校觀察下來,大部分教師在安排見習生時比較隨意,或是讓其跟隊伍走動,或是讓其找地方坐著,更有甚者讓見習生直接回教室,這樣往往會讓“偽病假”學生鉆空子。筆者在課堂中給見習生安排任務,讓其在課中不是因為請假而無所事事,而是制訂任務單,并根據(jù)學生的實施情況布置不同的任務,如因上肢請假的學生教師安排其練習仰臥舉腿、下肢拉伸等練習,因下肢請假的學生教師安排其練習持輕器械的平舉、上舉等練習。讓見習生在課中有事可做,可以有效避免“偽病假”。學生B為了偷懶而偽裝自己腳扭傷,筆者詢問、查看后沒有揭穿他,而是準許了他的請假,并為其布置了以下任務:仰臥起坐40個/組,俯臥撐20個/組,俯臥兩頭起20個/組,坐位體前屈20s/組,每個練習逐次完成,循環(huán)4次。當下課的時候,筆者聽到該生喃喃自語:“累死我了,下次再也不請假了?!?/p>
三、缺課補足化
“偽病假”的學生大部分是為了逃避學練,筆者在體育課后會利用體育活動課、課間或是放學后對請假的學生進行補課。如“偽病假”學生想逃避耐力跑的練習,體育教師經(jīng)過與班主任和家長溝通后,根據(jù)學生的“病情”隔天或隔周利用放學后的時間給學生進行補足練習;又如因恐懼雙杠而請“偽病假”的學生,體育教師利用課余時間對其進行安撫,幫助其消除恐懼,并在教師的保護與幫助和鼓勵下嘗試學練。學生C因為肥胖不愿學練耐力跑而請“偽病假”,于是筆者在課下觀察其行為,等其與其他學生追逐打鬧的時候,把他叫過來補課,不僅讓其補足了課上的學練內(nèi)容,而且還增加了一些有氧練習。這樣給此類學生補課后,在后續(xù)的體育課中他們就再也沒有請過“病假”。
四、課堂趣味化
枯燥無趣的體育課堂往往讓學生心生反感,其后果就是學生喜歡體育但不喜歡體育課,這也是一些學生利用請“偽病假”逃避課堂的一個原因。教師需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設計趣味化的學練方法,以此來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練當中來,使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地想上體育課,從而避免其請“偽病假”。如在耐力跑教學中,從原來的單調(diào)跑圈練習設計成校園尋寶跑、定向“城市”打卡跑等,使學生在有趣的任務活動中,完成耐力跑的學練。學生D因嫌投擲課無趣而謊稱自己肚子疼,以此請了兩節(jié)課的“病假”。在第三次投擲課時,筆者利用廢舊報紙和彩帶自制了投擲器材,并設計了投準及投遠的比賽環(huán)節(jié),漂亮的器材,有趣的比賽,學生們“玩”得不亦樂乎,學生D在一旁目不轉睛地看著,可以看出他蠢蠢欲動。過了一會兒他終于忍不住過來問我:“老師,我肚子不疼了,可以跟著上課嗎?”我說:“如果你身體沒問題了,就來和大家一起上課吧?!庇谑?,該生興高采烈地加入到了學練的隊伍。
五、考核規(guī)范化
在請“偽病假”的學生中,有一些身體素質(zhì)較好的學生,由于想偷懶而請假。他們往往存有這樣的心理:反正自己身體素質(zhì)好,測試的時候達到優(yōu)秀就沒問題。針對這種現(xiàn)象,教師需要完善考核機制,把請假納入到期末考核中。筆者結合上海市體育課程學期日常出勤考核所占比例情況(占期末考試10%)及學校教導處、體育組制訂的學生體育課出勤考核制度等,制訂了請假考核機制:學期全勤上課得100分,一次事假扣3分、病假扣3分、曠課扣10分,每次由體育委員做好記錄,下課后教師簽名確認,并輸入電子表格備案。學生是很在乎自己的分值的,因此,規(guī)范的考核制度可以有效避免一些因偷懶而請“偽病假”的學生請假。學生E在學期末的體能和技能考試中得分86分,由于該生請“病假”5次,被扣15分,這樣他的考核分只拿到8.5分,最后總成績?yōu)?4.5分。而另外一個同樣考試得86分的學生,由于沒有請過假,所以該生的分值為96分。分數(shù)一對比,學生E意識到了請假的不利影響,之后的課上該生請假次數(shù)明顯減少。另外,為了避免“真病假”的學生因不想被扣分而堅持上課的情況,筆者制訂了由于請假而缺的課,只要痊愈后找教師補足,就不按請假處理的制度。同時,利用室內(nèi)課講解、分析帶病(如發(fā)燒、哮喘發(fā)作期等)運動的危害,讓學生了解這些知識,可以避免一些學生為了逞能而帶病上課的情況。
——呂祥文(上海市閔行區(qū)莘松中學,201100);鄭培樂(上海市閔行區(qū)中心小學,201102)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