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上灣學區(qū)常家坪小學 曹學斌
課外閱讀曾經(jīng)在很多的家長看來,是沒有用的書籍,閱讀課外書籍會浪費掉大量的時間,影響孩子的學習,這樣的錯誤觀念,導致很多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被扼殺在了搖籃里。課外閱讀對于小學生來講,是非常有用的,課外閱讀是學生學習新的字、詞、短語、句子的一個重要途徑。學生通過課外閱讀可以積累一些課本之外的好詞好句,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課外閱讀需要學生耗費一定的時間,但是現(xiàn)階段有部分地區(qū)的小學生是沒有這個條件的,他們大量的課余時間都被占用。部分地區(qū)的小學對書本知識的學習過于重視,將大量的時間都花在了書本知識學習上,放學后還會有大量的課后作業(yè),導致學生沒有過多的時間進行課外閱讀。除此之外,現(xiàn)如今家長的教育模式,就是讓自己的孩子學會更多的東西,這樣的出發(fā)點是好的。但是綜合孩子自身而言,年紀還很小,在如此繁重的學習壓力下,根本拿不出更多的時間閱讀課外書籍。這就是當代小學生由于閱讀時間不充足,導致閱讀量嚴重不足的現(xiàn)狀。
較好的閱讀環(huán)境會決定閱讀的質(zhì)量,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對于小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較好的閱讀環(huán)境不僅指閱讀的場所,安靜、干凈、整潔、舒適,它還指閱讀的氛圍,周邊的人是否都在進行課外閱讀。小學生能否有一個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大部分都是由學校決定的,大多數(shù)學校為了讓學生把更多的精力花在課本學習上,學校根本就沒有圖書館,有圖書館的學校也并不是那種對學生免費開放的。另外由于學校過于重視課本知識的教學,會忽略課外閱讀,在整個班級,乃至整個學校都沒有課外閱讀的氛圍。對于小學生來說,氛圍會發(fā)揮出很大的作用,學生之間的感染力,會讓更多的學生閱讀課外書籍,但是很多學校都是缺乏這種氛圍的。
現(xiàn)階段小學生閱讀的課外書籍種類題材多樣,主要以小說、漫畫為主,而這種題材的課外書籍,對學生提高寫作水平的作用并不是特別大。但是很多小學生還是會選擇閱讀這種題材的書籍,主要是因為課外書籍題材繁多,種類多樣,作為小學生,對書籍的種類無法進行判斷,所以他們選擇課外書籍時,只會選擇自己感興趣的。
學生在閱讀課外書籍時,會對書中優(yōu)美的句子、詞語記憶深刻,在寫作文時,這些優(yōu)美的句子就會被喚醒。小學生的記憶力是比較好的,在閱讀了課外書籍后,也會記住書中的一些經(jīng)典故事,這都是在為寫作文積累素材,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量,課外閱讀也會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小學的作文在初級階段,都是依靠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通過閱讀課外書籍,在很大程度上會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當學生閱讀課外書籍時,很多家長都會覺得書籍的內(nèi)容過于夸張,不符合實際生活,便將學生閱讀的書籍判定為沒用的書籍,更有甚者,會認為課外閱讀沒用,這樣的想法是大錯特錯的。學生在閱讀課外書籍時,會開發(fā)學生對這個世界的探索,會引發(fā)學生更多的深思,這樣的深思以及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對寫作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簡單地閱讀課外書籍,不進行記錄積累,對于小學生來說,是沒有作用的,更不要說借助課外閱讀提高語文寫作能力。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在閱讀課外書籍的過程中,養(yǎng)成記錄書中好詞好句的習慣,學生對記錄的好詞好句進行深化閱讀,轉(zhuǎn)化為自己的詞句,這樣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就會自然地用到自己記錄的好詞好句,這樣小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就會得到顯著的提高。
教師在鼓勵學生閱讀課外書籍的同時,也要對學生閱讀課外書籍的質(zhì)量與成果進行檢驗。教師應定期在班級上舉辦讀書分享會,讓學生將近期閱讀的書籍分享給大家,講述自己閱讀的書籍所講的內(nèi)容,以及該書籍所反映的中心思想。這種做法既可以檢驗學生閱讀課外書籍的質(zhì)量,還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學生在今后寫作時,也會對作文的題目有更深的了解,這樣才能寫出更好的文章。
課外閱讀對當代小學生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它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還可以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量,對小學生來說是百利而無一害。當然小學生也要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選擇適合自己閱讀的課外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