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銀花
摘 要:隨著我國城鎮(zhèn)化發(fā)展的步伐日益加快以及擇校風等因素的影響,農村地區(qū)學校的生源在日益減少,大量生源融入城市,因此農村學校小班額現象越來越明顯。在目前的形勢下,發(fā)揮小班教學的優(yōu)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農村學校教育面臨的重大課題。因此,我們要在實踐中不斷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在實踐中改進課堂教學方法。讓課堂充滿活力,我們要不斷地學習,爭取“一專多能”,不斷地去實踐,去總結,去反思,這樣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就不是一句空話。
關鍵詞:語文;小班額;教學;有效
近些年來,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農村學校生源大幅度減少,小班額班級越來越多,實施農村自然小班化教學成為一種必然趨勢。開展好“小班化”教育教學,更有利于每一位學生均等地接受教育,同時可以優(yōu)化教育資源,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我在教學中,也在不斷尋求小班額下強化語文教學效果的方法。下面我談談在教學工作的體會和嘗試。
一、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加語文實踐機會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給農村學校語文教學帶來了新的機遇。語文教師要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的理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日常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小班額語文課堂教學質量不斷攀升。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語文教師只關注小學生的成績,忽視了對學生語文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使語文課堂知識面狹窄,課堂教學效率低。在新時期,小班額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轉變觀念,在講授語文知識的同時,鍛煉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滲透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學生的個人綜合素質。同時,教師還要多組織語文實踐活動,如演講比賽、辯論賽、書法比賽等,號召全體小學生積極參與,設置相應的激勵措施,使學生感受到語文的博大精深。
二、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在小班額課堂教學中,學生可以更多的參與教學,有更多的發(fā)言,上黑板練習的機會,(一般上一節(jié)能讓70﹪的學生表現自我)教師可以隨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小班額課堂教學人數減少,空間相對變大,學生都是單人單桌,使得教師在教室的位置也不只是站在黑板前或講臺上,而是在更大范圍內來回走動于教室之中,最大限度地和每一位學生接觸,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具有更多的和學生進行接觸的機會,學生也不拘于課桌,也可以臺上臺下的活動,有些問題可以學生上黑板講,讓學生學會交流,學會參與,學會傾聽,利用學習小組的好學生來帶動差生,通過小組競賽,兵教兵的辦法來提高小組的學習成績,在小組中實行得分制,每天評出優(yōu)勝小組進行表揚,更加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只要適合學生有利于教學的方法在小班額的前提下都可以使用。
三、加強課堂過程的有效性
首先提高教學內容的有效性,課堂教學內容的選擇要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發(fā)展的需要,把教材看成是一個范本,一個例子,不唯教材,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學都有所得,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和諧統一,教學活動必須實效,立足于學生已有知識經驗背景,創(chuàng)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創(chuàng)設的情境達到內容鮮活思維多樣,從多個層面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全過程。提高教學方法的實用性,從教學內容出發(fā),依據教學目標來選擇特定的教學方法,由于人數少空間大,差生實行一個人一法及時輔導,使差生把當堂的任務也能完成,第四在教學手段上,多媒體和教具等教學手段的運用要恰到好處,使其真正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講求使用效益,總之,教學設計要富有啟發(fā)性和探究性,通過有效的提問激發(fā)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實現教學任務的完成。
四、合作學習注重實效,教學手段不再作秀
為增強語文超小班教學效果,教師可根據教學的內容,靈活地設計各種新穎的組織形式,逐步構建適合班級實際的“小班額”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靶“囝~”由于學生在10人~30人之內,可視學生具體情況坐成圓形或小組圍坐等,教師從講臺走下來參與小組活動,變被動教學為主動式、互動式教學,使個體學習、小組學習、班級學習有機結合起來,變傳統的師生單向交流為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個體與群體、群體與群體的多向交流,形成全方位的和諧互動。教師要注意避免小組合作學習成為個別“精英”的對話,其他學生成“看客”,又要防止討論時間控制不當,注重合作學習的實效性。同時教師要根據不同的課型,教學方法亦應不同;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教學方法也應多種多樣;根據教學環(huán)境和條件的制約,教學方法理應形式多樣。對于一堂課而言,我們所要做的是,在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中追求學生的和諧發(fā)展,追求一種簡約而不失高效豐厚的課堂,努力完成一節(jié)課的三維目標,實現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這一根本愿望。
總之,小班額教學逐步實現其個別化、個性化的教育價值理念的改革。小班額教育在教學形式、教學方法等諸多方面進行了重大變革,使每一個學生都盡可能得到更多、更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和更多被關注的機會,使每一個個體在原有的基礎上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與提高。農村學校小班額中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還有待于進一步提升。因此,語文教師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學面向全體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努力提升學語文教學的模式、策略、手段、評價和提問等一系列教育形態(tài),為學生的全面可持續(xù)發(fā)展做出積極的貢獻,爭取培養(yǎng)出高素質、綜合實力強的新一代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