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立禎
摘 要:語文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人文性學科,小學語文是學生語文學習生涯的基礎,小學語文教學質量不僅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成績,同時也決定著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基礎。教研活動是語文學科教育工作開展的重要一環(huán),也是有效開展教學工作的基礎條件,積極開展教研活動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當前許多學校開始意識到小學語文教研活動的重要性,并嘗試性地開展相關工作,但是由于學校對教研工作理解不夠深刻,導致小學語文相關教研活動并未取得預期效果。教研活動是教學改革的基礎和保障,如何有效開展小學語文教研活動,這值得每位教師思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研究;課程改革
通常來說,教研活動是指在某個特定教學領域結合實際教學經驗,通過自我反思、相互評價、專業(yè)引領等多種形式展開的研討,其目的在于通過研討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科教學工作的進步。小學語文教研活動通常以教研室為單位展開,以教育中常見的問題為引導,幫助教師更好地掌握實際教學情況,在理論分析與實際經驗總結的基礎上推廣教研成果,并將教研成果落實到教學工作中。本文簡單分析小學語文教研活動的開展現(xiàn)狀,結合筆者實際工作經驗提出了提高小學語文教研活動有效性的策略,僅供參考。
一、小學語文教研活動的開展現(xiàn)狀
1.教師教研意識淡薄
在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長期影響下,許多教師對教研工作的認知出現(xiàn)偏差,錯誤地認為教研活動就是“寫論文”“搞科研”,認為教研活動只是教育家的事情,與自己無關,在錯誤的思想認知影響下,教研活動也只能流于形式。教研活動本身是一個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發(fā)現(xiàn)問題需要一線教育工作者完成,但是在教學活動中,大部分教師的精力集中在如何提高學生成績上,卻很少深入到如何改善教學方法,如何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來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師整體缺乏科研意識的情況下,相關的科研活動自然也就很難組織起來。
2.缺乏科學的教研制度
小學語文教研制度直接關系到教研工作的具體開展流程,關系到教研工作的管理,以教研制度為基準開展相關活動,讓教研活動變得常規(guī)化、有序化,這是教研工作有效落實的制度保障。但是許多學校仍然存在教研制度缺失、教研制度執(zhí)行不到位、教研制度制定不科學的情況,這就導致學校在開展教研活動時無據(jù)可依,教研活動難以有效開展。具體來看,許多學校的教研制度都是照搬模板而來,條條框框過于生硬,并未結合校情學情來制定,千篇一律的教研制度流于形式,無法發(fā)揮其活動指引和流程規(guī)范的作用。
二、提高小學語文教研活動有效性的策略
1.豐富教研活動形式
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是不斷向前發(fā)展的,只有與時俱進學習先進理念,教研活動才能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潮流,除了面對面開會研討之外,教研活動的形式必須更加多樣化。信息技術的進步為教研活動發(fā)展提供了新助力,通過網絡開展教研活動不僅能夠打破傳統(tǒng)教研模式下的時間、空間限制,同時也更加拓展了教研活動的參與范圍,天南地北的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通過網絡聚集一堂,針對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提出建設性意見,老教師經驗豐富、善于總結,能夠為年輕教師提供經驗參考;年輕教師滿懷激情,始終走在時代前沿,能夠給老一輩教師帶去新思路。從建設“互聯(lián)網+語文學科教研”的角度來看,以學校為單位建立“資源共享平臺”十分重要,在組織校內教研活動時,教師上傳相應的電子課件、參考資料、教學案例等材料供其他同事參考。
2.優(yōu)化教研管理制度
科學、規(guī)范的教研管理制度是教研活動有效開展的保障,通常來說,教研管理制度可以包含執(zhí)行和評價兩個方面。常見的執(zhí)行制度包括聽課、評課制度,集體備課制度,教育隨筆制度等,這些制度的出臺是為了給教師提供教研思路,而并非限制教師的教學活動。因此在制定制度規(guī)范的過程中,必須緊密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以及教師的教研能力情況,做到分層化管理。從教研評價的角度來看,學校也應出臺相關政策,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教研活動,通過設置獎懲措施、量化考核數(shù)據(jù)等方式激發(fā)教師的積極性。此外,制度的制定與調整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完善、補充,確保相關制度能夠適應學校,能夠起到促進教研工作進步的作用。
3.樹立正確教研意識
教師是教研活動開展的主體,只有從轉變觀念的角度出發(fā),以專項培訓的形式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教研意識,才能有效激發(fā)教師的教研熱情,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確保教研活動順利開展。樹立正確教研意識需要從兩方面進行,從教師個人的角度來看,合格的小學語文教師不僅需要具備較強的授課能力,還應積極轉變心態(tài),正確認知教研活動的重要性。從學校方面來看,學校必須結合單位的實際情況,充分重視教師培訓,邀請相關專家到校內進行專項培訓,就教研工作開展的方法為教師做培訓,同時也可以組織教師隊伍外出公干培訓,深入學習以提高教研能力。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學科的發(fā)展離不開高質量的教研活動,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教師必須積極轉變思想觀念,樹立正確的教研意識,以飽滿的熱情投入教研活動。通過豐富的教研形式吸引教師參與,通過科學的管理制度規(guī)范教研活動組織形式。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有效開展教研活動,才能在前行中探索,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崔宇.核心素養(yǎng)培育視域下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8(31).
[2]董紹榮.小學語文教研組活動有效性提升策略探討[J].課外語文,2018(9).
[3]牛瑞雪,王文麗.論公開課的有效性及其實現(xiàn):以一次體驗式語文教研活動為例[J].課程·教材·教法,2012(5).
[4]崔興學.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甘肅教育,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