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赟
摘 要: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推進,近年來教師在課堂上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參與度,比起理論的灌輸,實踐在教學中越來越重要。課本劇的表演成為一種新的參與教學手段。小學語文高年段學生已經(jīng)可以對課本中人物的語言和思想有獨立的思考,所以在教學中合理運用課本劇表演,將是一種課堂上師生互動的有效方式。課本劇表演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和表達能力,其作為一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能運用學生的肢體語言,鍛煉整體的協(xié)調(diào)能力。
關鍵詞:課本劇表演;小學語文;高年段教學
課本劇的表演主要是根據(jù)課本中內(nèi)容,由學生進行排練,在排練的過程中加入自身的理解和情感,通過肢體語言將故事內(nèi)容演繹出來。在小學高年段的教學中,課本劇的表演無疑是對教學的一種創(chuàng)新,是對學生膽量、表達能力和綜合素質(zhì)的一種鍛煉。采取課本劇表演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讓學生產(chǎn)生共情體驗。課本劇的表演能不斷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課本劇的表演在小學語文高年段教學中的意義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語文是所有學科的基礎。只有學好了語文,才能很好地理解其他學科的知識體系。語文的學習對語感和閱讀理解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開展小學高年段的語文教學,除了教師的“填鴨式”講解之外,還可以通過課本劇的表演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樂趣。
(二)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當人們面對抽象的事物時,往往不容易理解,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也是如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語言對知識的傳輸并不是直觀的,而通過影像更能讓學生加深印象。課本劇的表演不僅能使教學內(nèi)容變得立體,還能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使學生在肢體語言及動作的表演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二、課本劇表演在小學語文高年段教學中的應用
(一)選擇課文,營造課本劇表演氛圍
在課本劇的表演中課本劇的選擇很重要。教材中的課文很多,要想保證課本劇表演具有趣味性,就要對要表演的素材進行篩選,好的素材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小學教材還是以啟蒙教育為主,多是簡單的古詩詞和童話故事、愛國故事。在表演課本劇時,選擇童話故事要比古詩詞的效果好很多。例如可以表演獅子和鹿的故事,由一個學生扮演可愛的鹿,另一個學生扮演它的倒影。在表演過程中二人的動作同步,更能體現(xiàn)表演的趣味性,另外再由一個強壯的學生扮演兇猛的獅子。表演時要表現(xiàn)出鹿對自己美麗鹿角的洋洋得意,也要表現(xiàn)出獅子獵殺鹿時的緊迫感,鹿在脫險后對美麗的鹿角和不滿意的四肢感受的轉(zhuǎn)變,這些都要通過自己的肢體動作、面部表情和豐富的話語,將師生帶入角色。通過對課本劇的表演,讓師生對這個故事背后蘊含的哲理有自己的理解。
(二)提高學生的參與度,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
小學生有好動的特點,容易被新鮮的事物所吸引。語文課堂的教學是有多種形式的,教師應該抓住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行為特征,將課本內(nèi)容與生活中的事例結合起來。在講解課文的時候,讓學生根據(jù)故事的情節(jié)動起來,讓學生參與到對人物的模仿中。在教材中可供模仿的片段比比皆是,學生通過對課本人物進行模仿,加深了對教學內(nèi)容的記憶,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這個過程中,讓學生有一種成為學習主力的感覺,進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課本劇的表演過程中,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加入自己的理解及情感的處理,使表演來源于課本又不同于課本。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作為導演進行主導,也可以作為演員參與表演,通過不斷地對劇中人物的語言、動作進行推敲和再加工,完成對課本劇的表演及創(chuàng)新,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三)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審美情趣
語文是語言的文學,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融入課本劇是一種新穎的教學方式。小學生普遍存在語言表達能力欠缺的問題,很多學生論書寫能力與別人并沒有太大差距,但是在語言表達上卻差了一大截。有些人的語言表達能力具備天生的優(yōu)勢,但很多人都是通過后天培養(yǎng)形成的。在小學階段,課本劇能很好地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教師要利用課本劇增強學生的膽量,不斷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課本劇中的人物之美、語言之美、情感之美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審美,通過獨立的思考,學生可以認識美、鑒賞美,在課本劇的表演中深思課文背后的深意,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審美情趣。
課本劇的表演是學生對課文認識和理解的升華,也是拉近師生關系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通過課本劇的表演,學生不僅能鍛煉上臺的能力,而且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學生在課本劇的表演中對課本素材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課本人物的思想和感情有了很好的把控,并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情感演繹,這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無疑是一種創(chuàng)新。隨著這種教學方式的推廣,越來越多的學生會感受到課本劇表演的魅力,從而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林瑞春.開發(fā)“課本劇”課程,提升語文核心素養(yǎng)[J].黑河教育,2020(2):50-51.
[2]韓冬梅.淺析“課本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黑河教育,2019(12):71-72.
注:課題項目:本文為蘭州市個人課題《課本劇的表演在小學語文高年級教學中的研究》階段性成果,立項號:LZ[2019]GR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