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照曉
【摘要】初中生學習語文時缺乏強烈的動機,導致部分學生學業(yè)落后。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本文提出了“工具性應用”教學策略?!肮ぞ咝詰谩笔且哉Z文學習內容為基本工具來參與生活的一種學習方法。“工具性應用”教學策略可以結合學生的語文學習和生活應用來相互促進、相互發(fā)展。本文在解釋“工具性應用”提出原因后,探討了初中語文“工具性應用”教學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 工具性應用?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46-0097-02
學以致用是指學習要和實際應用結合起來。這不僅僅是學習的根本歸屬,也是學習的基本方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忽視語文的實用性,不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應用所學的語文知識。教師判斷學生學習的優(yōu)劣一般以解題的正確為標準,脫離了學習的真正價值。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學明顯與應用發(fā)生了分離,這是不好的一種現(xiàn)象。在這一教學現(xiàn)狀下,“工具性應用”應運而生。
一、“工具性應用”教學策略的提出
“工具性應用”是指將語文基礎知識和技能當成生活工具,鼓勵學生在生活中應用語文。初中學生的各種觀念正在形成之中,他們的自我意識也在逐步強化。初中生常常會對學習產生迷茫,原因是他們看不到學習的真正意義。面對這種狀況,“工具性應用”教學策略幫助學生將語文學習當成生活的必備工具,讓他們感受到語文學習的價值,從而激發(fā)起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解決他們學習語文的動機問題?!肮ぞ咝詰谩苯虒W策略實施的難點在于如何尋找到語文學習與學生生活的結合點。初中語文教師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觀察并實踐,方可解決這個問題。
“工具性應用”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具有三方面的意義:第一方面,提升了學生的認知水平。許多小學生面對學習時,往往將學習當成一項任務,看不到學習對自身發(fā)展的意義。“工具性應用”鼓勵學生將語文應用起來,使語文成為學生生活和學習的好幫手。第二方面,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動機來源于興趣,沒有興趣則動機較弱。教師讓學生不斷地重復讀、寫這些毫無創(chuàng)造力的活動,學生會對語文學習失去興趣。“工具性應用”將語文作為生活和學習的工具應用起來,可以提升學生的成就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三方面,確立學生地位。學生在學習中的地位決定了他們的各種學習行為。在傳統(tǒng)課堂中,學生只能在教師的指揮下完成各種學習任務,他們沒有一點點主動性。在“工具性應用”教學策略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去應用語文知識,受到教師的干預相對較少。學生在這種環(huán)境下根據比較自由,他們可以將自己的想法付諸行動,學習也成了他們自覺的行動,這有助于學生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初中語文“工具性應用”的教學策略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工具性應用”教學策略,關鍵在于充分分析學生的生活,找到應用的切入點。筆者認為初中語文“工具性應用”教學策略主要可以結合學生的閱讀、寫作和交際來實施。
1.以課文教學為基礎,開展主題閱讀
閱讀是一個人在社會生活中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比如一個人在購買保險時閱讀保險合同了解險種的特點、范圍、期限等信息就用到了閱讀能力。初中生年齡較小,好奇心極強,他們希望了解外面的世界,閱讀成為了他們了解外面世界的主要手段。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緊盯學生的這一特點,以語文學習為基本工具,開展各種主題閱讀。教師可以先和學生一起學習教材中的課文,在充分認知教材課文后,教師組織學生閱讀和教程主題相關的各種文章。這種閱讀方式和群文閱讀較為相似,但是又有著許多不同,主要體現(xiàn)在閱讀的自主權上。在“工具性應用”的主題閱讀中,教師僅僅幫助學生選擇各種相關主題的閱讀材料,并對閱讀過程進行一些必要的指導,而不是提出許多閱讀任務讓學生來完成。在這種閱讀環(huán)境中,學生感覺比較輕松自由,可以根據自己的內心需求去閱讀。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也在閱讀中慢慢成長。
比如,進行《“飛天”凌空——跳水姑娘呂偉奪魁記》教學時,教師可以以課文主題(新聞特寫)為基礎,引導學生開展主題閱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詳細地向學生介紹新聞特寫的定義、特點、作用等,并對課文中所采用的描寫方法進行分析。在學生具備閱讀新聞特寫的初步能力后,教師提供給學生一些新聞特寫,要求學生在課外閱讀。教師提供給學生的新聞特寫包括《戰(zhàn)火下的也門足球精神》、《特別的“足球使者”》、《中國足球,何以為家》。這三篇新聞特寫都和足球有關,足球是大部分學生最喜歡的運動項目,因而學生閱讀和足球相關的文章時特別認真。由于學生對新聞特寫的閱讀方式才有初步接觸,他們在讀這三篇有關足球的新聞特寫過程中,還不時回顧課文。學生將課文作為閱讀新聞特寫的工具,借助在課文中學習到的閱讀技巧來閱讀這三篇新聞特寫,收獲了許多有價值的信息。學生從第一篇新聞特寫中感受到了足球精神,從第二篇新聞特寫中感受到了足球運動中的愛心,從第三篇新聞特寫又感受到中國足球前路的迷茫。在本次教學中,教師以教材中的課文為工具,引導學生閱讀相關主題的文章,提升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欣賞能力。教師可以提供給學生閱讀材料,學生在課外也可以自選一些閱讀材料來閱讀。學生自選材料是他們獲取信息的過程,對學生的信息能力提升非常有好處。在這種閱讀環(huán)境下,學生所閱讀的材料最好來源于多種渠道,這樣可以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
2.以作文教學為核心,實施應用寫作
在初中語文中,作文是非常重要的教學項目,每周都要安排專門課時進行教學。即使在作文上花費如此多的時間,仍然有許多學生寫不好作文,主要原因是這些學生根本沒有從每一次習作中吸取經驗的意識,他們在作文上得不到成長。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以作文教學為核心,來實施應用寫作,即將在課堂上所學習到的寫作知識作為工具來實踐應用。在“工具性應用”教學策略中,學生的寫作訓練是直接面向內心需求的,是直接抒發(fā)自身情感的。因而,這種寫作訓練不會讓學生感覺到枯燥,他們愿意參與到寫作訓練中,練習的效果得到保證。教師在選擇寫作主題的時候,要考慮到學生的生活經歷和學生的心理需求,賦予寫作更多的實際意義。
比如,在《寫作:學會記事》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寫作教學內容的主題讓學生嘗試寫周記,即將在一周中遇到的事情記錄下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向學生介紹記事的基本方法,即要寫清楚事情的起因、出現(xiàn)矛盾、解決矛盾和結局等環(huán)節(jié)。在這一周中,每一名學生都遇到許多事情,他們會按照教師所講的方法將有價值、有意思的事情記錄下來。在這一周結束的時候,每一名學生都寫了五篇生活記事。他們閱讀自己所寫的記事,感覺這些事情就好像發(fā)生在眼前。學生從寫一周記事中感受到了記事寫作對個人生活的意義。不少學生還因此愛上了寫作,他們每天都將自己經歷的有趣事情記錄下來。學生在記事的過程中,逐步地感受到自己文字組織能力的薄弱,他們又回到課本上,將課文上有關記事寫作的內容細致地閱讀了幾遍。這幾遍閱讀又讓他們學到了許多有價值的知識。在本次教學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將教材中有關作文的教學內容當成工具,用這種工具來寫生活中的記事。這樣做一方面讓學生體會到了寫記事對生活的價值和意義,另外一方面又促進學生自主去學習記事寫作的方法和技巧。兩方面的結合促進了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作文在語文教學中占據重要的地位,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練習。如果能夠將作文練習遷移到“工具性應用”中,學生不會感覺到學習的壓力,他們反而更加愿意接受作文。這樣作文就成為了學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學生訓練的機會大為增加。
3.以知識教學為契機,進行交際活動
初中語文教學十分重視語言基礎知識,教師經常在語言基礎知識的教學上花費大量時間。語言基礎知識的學習是非??菰锏?,許多學生在做語言基礎知識題時遇到困難,根本原因在于他們不喜愛語言基礎知識的學習,沒有掌握堅實的語言基礎知識。面對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語言基礎知識當成日常生活交際活動的工具,實施“工具性應用”。語文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用以交流的基本工具,不應該將其中的語言基礎知識完全剝離出來。在各種交際活動中應用語文基礎知識,是強化語文基礎知識的好方法。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去參加集體活動,在集體活動中引導學生應用語文基礎知識。教師也可以指導學生在課外運用語文基礎知識。
比如,在綜合性學習《孝親敬老,從我做起》教學中,教師結合教材的主題,讓學生來設計一次到敬老院看望老人的主題活動。在學生的活動設計好了之后,教師挑選出最優(yōu)的設計方案。利用節(jié)假日時間,教師帶領學生去敬老院進行一次真實的敬老活動。按照學生的設計,他們完成了整個活動過程。在敬老活動中,學生需要和同學、老人、敬老院工作人員等進行交流,使用到了許多語言基礎知識。在和老人互動中,學生也使用了許多語言基礎知識。在敬老活動中,有些學生還將自己寫的小故事讀給老人們聽,從老人的反饋中學生可以知道自己寫得怎么樣。這一次活動讓學生深刻地認識到了語文基礎知識對于日常生活中的交際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在以后的學習中,學生學習語言基礎知識更加認真了,他們在生活中也有意識地將語言基礎知識應用到其中。交際和語言的應用是相互促進的,學生在交際中需要應用語言基礎知識,語言基礎知識又給學生提供了更好的交際。我們在實施“工具性應用”教學策略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這兩者的促進作用,鼓勵學生多交際,多運用語文基礎知識。
結束語
綜上所述,“工具性應用”教學策略是引導學生將語文知識和技能當成生活必備工具的一種教學方法,其可以讓學生體驗到語文學習的價值,提升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教師在實踐“工具性應用”教學策略時,可以從閱讀、寫作、交際等方面入手,以教學內容為工具,促進學生將這些工具應用于生活。教師要不斷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應用語文知識和技能,使語文成為學生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核心能力。堅持進行“工具性應用”教學,可以使學生真正地發(fā)展出較好的語文素養(yǎng)來。
參考文獻:
[1]蘇克.淺談初中語文“語言實際運用”教學[J]. 課外語文:下, 2015(5):81.
[2]韓開湘.觸類旁通, 學以致用——試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知識遷移能力的培養(yǎng)[J].新課程學習(中),2013(9):52-53.
[3]顧寶華.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讀寫結合”[J]. 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中旬),2014(6):67.
[4]王麗君.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相結合的教學策略[J].當代教研論叢,2019(11):54.
[5]丁翔.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 升華閱讀教學——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10):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