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平
摘? 要:要想富有成效地完成小學科學教育這門課的教學任務,我們就不能不重視低幼銜接問題??茖W教育這門課程主要以培養(yǎng)孩子們的科學素質為主,幫助孩子們樹立正確的科學觀與價值觀,同時向孩子們傳授一些基本的科學知識,教給孩子們一些科學思維方法和科學探究方法。這門課程涉及將來要學習的各個專門學科的知識,也是對于其他專門學科啟蒙的教育。這門課程雖然不能教給孩子們一些系統(tǒng)的知識,但是對孩子們將來對待外界事物、學習和工作都會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這門課程的教學,決不可以“填鴨式”地灌輸,而是要孩子們真正地理解;因為關系到孩子們是不是跨進了科學的大門,尊重科學、熱愛科學,為將來進入專門學科系統(tǒng)地學習打下良好基礎;還關系到孩子們以后能否以科學的態(tài)度和方法對待身邊的事物、對待學習和工作。
關鍵詞:小學? 科學教育? 低幼銜接? 科學課
中圖分類號:G623.6?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0)11(a)-0148-03
The Connection between Junior and Younger Children in Primary School Science Education
WANG Yanping
(Lintao County Third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Dingxi, Gansu Province, 7305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omplete the teaching task of elementary school science education,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young and young. The course of science education mainly focuses on cultivating children's scientific quality, helping children to establish correct scientific concepts and values, and at the same time imparting some basic scientific knowledge to children, teaching them some scientific thinking methods and scientific inquiry methods. This course involves knowledge of various specialized subjects to be learned in the future, and is also an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for other specialized subjects. Although this course cannot teach children some systematic knowledge, it will have a great impact on children's future treatment of external affairs, study and work. The teaching of this course must not be indoctrinated, but the children must truly understand; because it is related to whether the children have stepped into the door of science, respect science, love science, and systematically enter into specialized disciplines in the future. To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learning; it is also related to whether children can treat the things around them, study and work with a scientific attitude and method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Elementary school; Science education; Connection between junior and early childhood; Science class
現(xiàn)代化的國家,科學素質是公民的最基本素質之一。在人類社會發(fā)展過程中,科學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作為第一生產(chǎn)力,國家的發(fā)展進步首先依賴于科技的進步,依賴于大批高端的科技人才的培養(yǎng)。教育部已經(jīng)將小學的科學教育課程開課時間從過去的四年級調整到一年級,春天播下的種子才好發(fā)芽。要想富有成效地完成這門課的教學任務,我們就不能不重視小學科學教育教學的低幼銜接問題。下面就這個題目發(fā)表一下自己的淺見。
1? 幼兒園時期孩子的狀態(tài)
幼兒園時期孩子的教育側重于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和基本能力的鍛煉。講文明懂禮貌啊、勤洗手講衛(wèi)生不得病啊、背兒歌講故事啊、紅燈停綠燈行啊,其實是在寓教于樂中培養(yǎng)孩子們文明禮貌講衛(wèi)生的良好習慣,鍛煉孩子們的記憶和表達能力,提高孩子們的安全防護意識。還通過做游戲、玩玩具來鍛煉孩子們的行動能力。這個時期的孩子沒有學習任務的壓力,倒是為了爭取小紅花而積極地努力。這時期的家長也不會因孩子的學習問題煩惱,給予孩子的基本都是稱贊和夸獎。
2? 低幼銜接的方法
到了小學,孩子們被迫地將自己束縛在椅子上、功課里,背負著沉重的學習壓力,一下子難于適應,覺得苦不堪言。這時如果我們還一味地批評孩子上課時精神溜號、放學后不能按時完成作業(yè),勢必使孩子產(chǎn)生厭煩和抵觸的心理。這時候作為老師和家長的做法應如下。
(1)充分肯定孩子能夠堅持認真地上完每一節(jié)課,肯動腦筋思考問題,放學后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復習功課上。這不是虛偽,孩子在這一時期能有這么大的轉變已經(jīng)很不容易,凡事都需要循序漸進。
(2)我們不要怪孩子不懂的問題也不會問,剛離開幼兒園的孩子對成人式的語言還很不習慣,況且有些習題的表述也著實令人費解。作為老師和家長應該主動地去了解孩子的問題,通過對孩子作業(yè)的分析,努力地去發(fā)現(xiàn)是對題意不理解,還是對知識點掌握得不夠,亦或是對于解題的方法印象模糊,然后主動地、有針對性地去同孩子交流,耐心地給孩子講解。當我們?yōu)楹⒆诱嬲亟鉀Q了一項煩惱后,孩子就會有愿望、有興趣、主動地解決其他的問題,然后才會輕裝上陣以飽滿的熱情接受新的知識。
3? 科學教育這門課程的特點
科學教育這門課程主要以培養(yǎng)孩子們的科學素質為主,幫助孩子們樹立正確的科學觀與價值觀,同時向孩子們傳授一些基本的科學知識,教給孩子們一些科學思維方法和科學探究方法。這門課程涉及將來要學習的各個專門學科的知識,也是對于其他專門學科啟蒙的教育。這門課程雖然不能教給孩子們一些系統(tǒng)的知識,但是對孩子們將來對待外界事物、學習和工作都會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
這門課程的特點是:(1)名詞概念比較抽象,比如科學精神、科學態(tài)度等,不容易理解;(2)涉及面廣,難以串聯(lián)在一起、形同散沙,容易造成思維混亂;(3)題目高大上,不便于從身邊找到實例講解。
4? 如何讓孩子們學好科學教育課程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出,要讓孩子們學好這門課的確很難。然而難不等于不能教好學好,這就是我們要探討的、可以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1)我們先看一下這兩個名詞:科學態(tài)度、科學素養(yǎng)。這么抽象的內容如何講才能讓孩子們明白其中的真正含義?我們可以先給孩子們講一講哥白尼、布魯諾的故事,面對巨大的阻撓仍然堅持探索真理,寧可被強權的教會燒死也不放棄科學的理論,然后再通過擴展講清楚科學態(tài)度的含義。我們還可以給孩子們講麥克斯韋的故事,經(jīng)過對電磁關系的函數(shù)式推導竟然發(fā)現(xiàn)了電磁波,這正是極高的科學素養(yǎng)導致偉大的科學發(fā)現(xiàn)的一個最好的例子。
(2)當我們要給孩子講一些地理方面知識的時候,我們不妨帶一塊鵝卵石到課堂上。我們向孩子描述這塊鵝卵石形成的過程,于是我們就給孩子們講到了造山運動、風雨雷電、山洪暴發(fā)、河流的形成,然后講到湖泊、海洋、潮汐……我們就這樣通過一塊石頭,串起了一系列知識。孩子們記住了這塊石頭,通過聯(lián)想就記住并理解了那一系列內容。
(3)當我們給孩子講到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地球與宇宙科學、技術與工程等這些個概念時,真的是難以從身邊找到什么實例來說明。但我們也不是就毫無辦法,比如說到技術與工程,孩子們可能會想到蓋樓房。那我們要告訴孩子,不僅僅有建筑工程,還有汽車工程、通信工程、宇航工程等,而且這些工程都需要一系列的可靠的技術支持。我們可以用孩子們熟悉的手機來發(fā)揮,從手機需要接收信號、發(fā)射信號講到網(wǎng)絡、基站,從信號傳輸講到編程、CPU、存儲器、邏輯電路……
(4)要組織孩子們到工廠、研究所參觀,讓現(xiàn)場的專家、工程師為孩子們講解產(chǎn)品的構造原理和產(chǎn)品開發(fā)的思路。還要組織孩子們旅游,到大自然中去觀察體驗,了解地球上這個生態(tài)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運作方式。通過這樣的活動可以開闊孩子們的視野,開動孩子們的思維。
(5)還要爭取各種條件為孩子們進行科學實驗創(chuàng)造機會,并指導孩子們對于實驗結果進行統(tǒng)計、歸納、總結??茖W的本質就是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從實踐中進行歸納總結再運用到實踐中進行檢驗,從而得出科學的結論。這樣的活動對孩子鍛煉最大,不但可以學到很多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了科學的方法。這種經(jīng)歷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將來無論從事什么職業(yè)都會融入科學的理念。
(6)特別地強調一種方法,那就是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因為剛進入小學的孩子一下子失去了幼兒園的自由,對陌生環(huán)境會產(chǎn)生規(guī)避的心理,聽課時往往會精神溜號。如果老師將一塊好看的石頭或是一件航模帶進教室用來輔助教學,無疑會對孩子產(chǎn)生強烈的吸引力,就會集中精力聽老師究竟要講些什么,老師就可以因勢利導開展授課。
5? 結語
總之,小學科學教育教學一定要注意低幼銜接,以引導的方式,從培養(yǎng)興趣入手,用鮮活的事例、生動的語言將孩子帶入情境中,通過深入淺出的講解幫助孩子形成科學理念,學會用科學的態(tài)度、科學的方法對待和處理身邊的事物。同時要多鼓勵孩子們進行討論、辯論、爭論,這也是一種科學的精神。
參考文獻
[1] 陳彩鳳.小學科學教育教學形式化的現(xiàn)狀及對策[J].教育觀察,2019,8(42):92-93.
[2] 杜曉英.實驗對小學科學教學的重要性[J].中小學實驗與裝備,2019,29(6):34.
[3] 溫欣欣.淺談小學科學教育教學的低幼銜接[J].課程教育研究,2019(48):195-196.
[4] 馬建龍.淺談STEM教育在小學科學課程中的融合[J].學周刊,2020(23):87-88.
[5] 張馨元.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小學科學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研究[D].長春師范大學,2020.
[6] 劉丹丹.小學科學5E教學模式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