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程思政具有全員性、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特點,通過知識傳授樹立正確價值觀念,是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有效途徑。公益廣告與思想政治教育互為依托和載體,且在邏輯上有相通性,同時兩者的融合是提高作品質量的原生動力。通過分析公益廣告與課程思政的關系,闡明了當下公益廣告設計課程中呈現出的主要問題,并探索出合理的解決途徑,著力將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融入在公益廣告設計的教學體系中,推動課程內涵式發(fā)展。
關鍵詞:課程思政;思想政治教育;公益廣告設計
高校一貫是秉持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來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洹比瞬诺闹饕嚨?,作為新型教育模式的“課程思政”建設,它以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為原則,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學科的教學體系中,以此在專業(yè)教學中提升學生的精神素養(yǎng)和責任使命意識[1]。通過創(chuàng)新的方法突破傳統思政課程與專業(yè)課程的界限,將各類有效資源進行整合,使德育課程全面覆蓋到學生日常學習中,從而構建有廣度、有深度的立體化教學模式,充分體現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特點。
一、公益廣告與“課程思政”的關系
公益廣告由于其自身性質與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天然的契合,因此兩者應當在教學中充分協調,互相補充。結合實際的需求,精心設計和規(guī)劃課程,創(chuàng)新課程體系,豐富課程內涵,切實構建符合教育規(guī)律之下的“課程思政”融入專業(yè)課的規(guī)范路徑。
(一)公益廣告與“課程思政”具有本質的契合。公益廣告是通過展現社會中的現實問題,引發(fā)受眾人群的反思,進而推動遵守更加具有責任意識、道德觀念的行為準則,以緩解社會現有的問題和矛盾。而“課程思政”則是在各專業(yè)課教學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尤其是一定的階級、政黨、社會群體遵循人們思想品德形成發(fā)展規(guī)律,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guī)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一定階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2]。兩者在理論上有相同內涵,在傳播上有相同屬性,功能上有相同的作用,均對大學生的身心發(fā)展、人文素養(yǎng)、品德情操有塑造的意義,二者結合,有利于充分整合優(yōu)質思想資源,提升與思政課程的合力育人效果。
(二)公益廣告為“課程思政”提供創(chuàng)新傳播方法。因受到傳統思維模式的限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較為低效,即使通過“課程思政”建設的優(yōu)化,也存在教育手段單一等問題,削弱了思想政治內容對于專業(yè)課程的輔助作用。公益廣告本身的創(chuàng)造性和藝術性,可以將抽象的思想政治內容具體可視化,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解讀。這樣不僅可以豐富思政教育的內涵,還可依托學生對專業(yè)知識獲取的積極性實現思政教育的穿透力。
(三)“課程思政”助力公益廣告設計課程的培養(yǎng)機制?!罢n程思政”的建設是對傳統思政課堂的補充,兩者皆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理論方面的提升。所以,“課程思政”教育模式可以為高校的專業(yè)教育提供精神素質保證。同樣,在公益廣告設計課程中,更加需要這種精神文化資源來滋養(yǎng)。當今,公益廣告設計課程的教學中也出現了技術至上的問題,產生與商業(yè)設計同質化的傾向。正是公益廣告設計課程教學大多忽視了對學生意識形態(tài)影響深遠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達不到公益廣告教育人、影響人、塑造人的目的,削弱了公益廣告的社會導向作用[3]。因此“課程思政”的滲入,有助于公益廣告設計課程樹立正確的導向,完善課程對人培養(yǎng)的內在機制。
二、“課程思政”融入公益廣告設計課程存在的困境
(一)認識程度不足,價值定位模糊。
目前涉及到公益廣告的課程主要是本科教育的廣告學專業(yè)與高職教育的廣告設計與制作專業(yè)。但在兩種教育體制下,都不同程度忽視了公益廣告設計課程的德育作用,尤其以高職教育中更為突出。根據調研天津12所高職院校的廣告設計專業(yè),僅有2所院校開設公益廣告設計的相關課程。高職教育的周期較短,以就業(yè)為導向的教育模式雖然具有一定合理性,但是并不能為學生長久的職業(yè)發(fā)展提供支撐,短暫的技術持有不會成為職業(yè)的永久通行證,而正確的價值觀念和健康人格才是其終身受益的財富。另外從高校“抗擊疫情”海報的熱潮中,也反映出高校學生在公益廣告設計方面缺乏設計思路及基本邏輯,對于核心價值觀把握不準確。
(二)教師思政意識薄弱,教學評價體系單一。
大部分藝術類教師并沒有接觸過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培訓,因此其自身對于德育作用的認識不深刻,進而在教授課程設計的環(huán)節(jié)忽視其對學生理想信念、價值觀念的引導作用。甚至在“課程思政”建設面前束手無策。施教者的意識尚且如此淡薄,可以想見受教者在實踐中的成果將會是自身價值觀念混亂的表征。此外,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在藝術設計專業(yè)課程的教學評價上也不重視對教師德育工作的考核,相反卻更傾向于只關注專業(yè)知識教學目標和教學效果的呈現[4],導致了教師在教學中不注重學生的精神培養(yǎng),而是在講授和實踐中強調學生“技能至上”的狹隘觀念,這樣不僅沒有發(fā)揮公益廣告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引導作用,而且對學生在實踐中所表現的態(tài)度也不能科學的掌握,失去了公益廣告設計課程本身的意義。正如維克多·帕帕奈克所說:“許多設計學校和大學在哲學和道德上之所以破產,正是由于他們一直就傾向于把學生訓練成狹隘的、縱向的專家,而社會真正需要的卻是寬泛的、橫向的通才和多面手?!盵5]
(三)價值觀念復雜多樣,缺乏價值教育引導。
從受教者的角度來看,當今的大學生接收新事物能力強,網絡生活占到日常生活的很大部分,但是針對網絡中各種混雜多樣的信息,自身判斷能力不足,導致了缺乏正確的價值觀念。特別是在全球各類思想觀念的沖擊下,大學生會出現理想信念淡薄、價值觀念扭曲、社會責任意識缺失、團隊合作意識淡化等各種問題,從而逐漸沉迷于功利主義、拜金主義的利益怪圈,導致公益廣告設計的內容缺乏明確價值觀念、創(chuàng)新意識不足、公益指向性模糊等問題。然而在設計中,只有首先樹立起當代社會的核心價值觀,才能在設計中將藝術價值的核心觀念與社會整體的核心觀念保持一致[6]。因此,培養(yǎng)年輕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是高校迫在眉睫的工作。
綜上所述,從課程體系、施教人、受教人三個角度分析了目前“課程思政”背景下公益廣告設計教育的問題所在。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排除傳統視域下的偏見,綜合多方面制訂系統化、科學化規(guī)劃改革方案,提高“思政課程”建設的深度與廣度,讓思想政治教育成為專業(y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課程思政”融入公益廣告設計課程的路徑分析
(一)將思想政治教育常態(tài)化。
廣告設計作為實踐性極強的專業(yè),長期受到以市場、就業(yè)為導向的教學理念的影響,使得對于課程本身而言,公益很難在商業(yè)性質的設計教學中進行突出。因此,首先應當將思想政治教育納入到日常專業(yè)教學體系中,保證有足夠的空間、時間進行滲透,不斷地循循善誘加強學生的思政意識。其次,“課程思政”作為一種課程建設改革的觀念,要求在傳授知識與技能的同時,還要注重知識中反映的人與社會的多種關聯性。所以,要深入挖掘公益廣告的思想政治資源,將自身的優(yōu)勢與社會核心價值觀念相統一,以文化自信擴展教育的思政內涵。
從課程體系搭建方面來講,應當充分借助公益廣告的原理將思政內容有機融入,并試圖引起學生對于“知識-人-社會”的反思。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明確指出,社會科學要“立足中國、借鑒國外、挖掘歷史、把握當代,關懷人類,面向未來”[7]。在此理論方針的指導下,需要系統地建立知識網絡,讓學生從公益廣告的“歷史—原理—方法—創(chuàng)作—反饋”開放性邏輯路徑中進行學習與思考(如圖1),充分掌握公益廣告驅動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性,以及在構建和諧社會、樹立正確價值觀的重大作用。努力使學生通過扎實的專業(yè)知識,活躍的創(chuàng)造思維,崇高的理想信念轉化為實踐的優(yōu)秀成果,運用“中國語言”講好“中國故事”。
(二)提升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
目前,廣告設計專業(yè)的教師多數對于思想政治理論的學習不扎實,對時政的關注也不密切,導致了忽視德育教育在專業(yè)課中的地位,直接影響了教學中對公益性質的判斷和定位的模糊。作為“課程思政”的直接實施者,在與學生的教學互動中,對學生的思想觀念必然會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作為推進“課程思政”的重要力量,教師應當主動以思想政治來武裝自己,將德育教育貫穿到專業(yè)教學始終。
在完善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素養(yǎng)之外,教師也應當精細化設計教學實施方案。一方面要從受教者的視角考慮,充分探析大學生的學習習慣與知識接受能力,了解學生的人格多樣性。在教學過程中將教育主體的俯視性灌輸,轉變?yōu)槠降纫暯堑拿裰餍苑諊?,從而?chuàng)造出廣告設計專業(yè)獨特的青年亞文化的教學語言,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要注意協調專業(yè)內容與思想政治內容的比例,“課程思政”主要目的在于全方位的育人理念,是對專業(yè)育人的輔助,與思政課程同向而行,因而在專業(yè)教學中應當樹立以專業(yè)為主體的教育體系,否則會造成學生的消極負面的情緒。再一方面,在課堂教學上,針對受教者的特性,進行合理的教學手段的選取,注重實效性,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作、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精神以及對公益廣告的情感。
(三)延伸“課程思政”教育空間。
目前,有些學生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及認識度普遍不高,一方面是因為教育深度不足,另一方面是其內容抽象難以理解造成的。所以應當借助廣告設計這一意向表現性手段,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具體化、可視化。校園活動作為逐漸受到重視的“第二課堂”,是高校進行德育教育的又一重要陣地,也是教師與學生減少“身份辨識”的交流機會。通過團隊合作,知識交流,教師以“游戲”的教育觀念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關注時事政治與社會問題,無形中可成為學生日常行為習慣的一部分,對于學生的主流價值觀樹立具有促進意義。這種“無痕跡”的實踐教育模式,能夠避免課堂中被動灌輸的低效接受問題。
(四)“思政化”專業(yè)教學方法。
新時代視角下的廣告?zhèn)鞑ダ砟罡鼉A向從目標群體需求出發(fā),以全感官體驗呈現作品。思想政治教育應當順從專業(yè)的特性,借助新媒體及互聯網的優(yōu)勢,利用MOOC、SPOC、雨課堂等新型網絡平臺,實現課程的混合式學習。在新媒體網絡的學習中,運用符合當代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方式,例如直播互動、彈幕發(fā)言等,從而提升教學的質量,改變教師單向度理論“轟炸”的窘境。由于廣告創(chuàng)作本身具有實踐性、靈活性、時效性,因此在思想政治融入公益廣告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應當找準適當的切入點,并結合藝術設計類學生的特性,創(chuàng)新符合教學規(guī)律的新型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應當充分考慮綜合性和適用性,邏輯清晰,易于實施。基于多年的教學實踐,以及對實施成果的分析,筆者總結出一套具有普遍性的具體教學方法,其中包括如下過程。
第一步,運用專題教學的方法理解思想政治內容。根據公益廣告設計的主題,將符合它的多個教學案例資源進行優(yōu)化整合。不僅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體會時不拘泥于某個案例的分析,又能夠通過一個主題的多個案例分析,加深學生對于公益廣告的價值表達、創(chuàng)作思路、語言符號的理解。例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能夠運用《傳播篇》、《傳統藝術篇》、《無聲的世界》、《時光的腳步》以及“央視明星宣傳片”等,以故事性的滲透原則,既沒有說教性的強制標語,也有“90后”、“00后”的喜愛明星,促使學生全面理解其內涵。第二步,基于項目制教學法,進行校企合作或者賽事主題選取??梢宰寣W生在實踐的過程中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理解營銷層面的公益意義,增強學生對職業(yè)的正確認識。第三步,基于“第二課堂”實踐,進行調研分析。以校園、社區(qū)、公共場所為目標,設定目標人群,進行功能、定位、訴求、方式的全方位考察。第四步,分析調研結果。利用現有的文獻資料,結合TOWS的分析模型和設計管理進行科學的分析,擬定出公益項目的“爆點”并制作方案策劃。第五步,基于討論教學法,確定創(chuàng)意點。討論式的情境化教學,一直是西方設計的主流教育方式,可以使學生掌握發(fā)散思維方法,提高批判事物的能力。在當下公益廣告的定位性模糊,新媒體傳播方式的“泛娛樂化”現象較為嚴重,因此應當以學生集體的討論進行批判性的思考,分析相關主題成功案例的社會層面的原因,把握公益廣告設計的創(chuàng)意點,讓公益廣告的創(chuàng)意真正的對社會主流價值起到應有的構建意義。第六步,將創(chuàng)意策劃轉化為圖形語言,撰寫主題文案。第七步,利用軟件制作呈現多樣宣傳效果,例如:平面、動畫、H5、短視頻、游戲、VR等。第八步,跟蹤反饋。根據對投放區(qū)域的后期抽樣測試,形成總結。
(五)改革教學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分為施教者和受教者兩個層面。在傳統體制中對教師評價一直是較為模糊和非客觀的。在公益廣告設計課程的評價中,應當從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和專業(yè)能力制作兩方面考量,充分激勵教師在課程中的主體能動作用。其次,對于學生的成績也應當適度調整以一件作品定乾坤的思維,應當結合思想政治理念和廣告專業(yè)相關的職業(yè)品質充分進行考量??茖W地制定評價體系,是教育成果得以完整呈現的重要保障措施。
以上針對于出現的問題,從思政內容的融入、教師隊伍的培養(yǎng)、拓展教學空間、深化教學方法、改革教學評價體系五個方面探索公益廣告課實施“課程思政”的途徑。不僅有利于廣告專業(yè)學生的專業(yè)學習,培養(yǎng)其邏輯思維能力,以問題導向理性進行創(chuàng)意探索、增加團隊合作意識。而且因為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融入,讓公益廣告設計的教學從思想內容上得到了切實提高。
四、總結
高?!罢n程思政”建設的迫切性已經體現,尤其是在公益廣告設計課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公益廣告設計課程即是時代要求,也是必然選擇。不僅能促進青年大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正確樹立,還能提升公益廣告的設計水平,奠定學生優(yōu)秀的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然而需要警惕的是,教育終歸是循序漸進的長期工程。無論是學校還是教師,要始終秉持適度原則,逐步進行教學體系的完善,不斷深化高?!罢n程思政”的精準內涵。
參考文獻:
[1]朱飛.高校課程思政的價值澄明與進路選擇[J].思想理論教育,2019(8):67.
[2]張耀燦,鄭永廷,等.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0.
[3]黎麗萍.試論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5):69.
[4]高德毅,宗愛東.課程思政:有效發(fā)揮課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選擇[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1):32.
[5]帕帕納克:為真實的世界設計[M].周博,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309.
[6]李立新.設計價值論[M].北京:北京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1:25.
[7]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5-19(2).
作者簡介:韓仁杰,碩士,天津商務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