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蕓
摘 要:運用文獻綜述、邏輯分析等方法,結(jié)合有效教學等理論對小學體育學評式課堂的實際應用問題進行探究,分析其開展困境,并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提升小學體育教學的實際效益。
關(guān)鍵詞:有效教學理論;小學體育;學評式課堂
在現(xiàn)代教學理念中,由教師主導的教學評價其主要目的就是對學生課堂學習的成果進行有效的評價與檢查,從而不斷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作為整個學校教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課程的教學評價也是不容忽視的內(nèi)容之一。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體育教師及相關(guān)教學部門往往忽視了教學評價的重要意義,而整個評價過程大多浮于形式,很難發(fā)揮其全部功效?;诖?,本文將從小學體育教學的實際視角,結(jié)合有效教學理論,對小學體育學評式課堂的開展問題進行討論。
一、有效教學理論的概念辨析
有效教學理論生發(fā)于20世紀前半葉的西方教學科學化運動,后經(jīng)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影響最終形成了自身獨有的理論體系,廣受世界各國教育學者的關(guān)注。國內(nèi)學者于2000年左右開始將其引入國內(nèi)并用于教學實踐。有效教學的核心就是衡量教師教學的實際效益。教師的教學是否對學生有效?學生能否準確領(lǐng)悟教學內(nèi)涵,這些都在其考慮范圍??此坪唵蔚膯栴}實質(zhì)上需要考慮諸多因素。如要把學生的實際感受和進步放在首位;教師自身要具備反思的素質(zhì);要根據(jù)課堂的變化適時調(diào)整教學方法等。
二、小學體育學評式課堂的應用困境
學評式課堂的本質(zhì)就是將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方式融入教師的整個教學過程之中,既要可視可測量,又要符合教學要求,不打破課堂教學的節(jié)奏和流程。簡單的過程中深刻反映了教師的教學水平與能力。尤其是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小學生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很難對教師高深的教學要求和煩瑣的教學評價要求予以準確理解,這就加大了教師實際教學工作的難度。
此外,最為重要的是,體育教師沒有意識到構(gòu)建學評式課堂的重要性,或者說,沒有對新課標中所提出的教學評價有清晰深刻的認識,還處在一種教學慣性思維之中。所以,借鑒有效教學理論轉(zhuǎn)變體育教師教學理念就成為整個實施過程中最為關(guān)鍵的部分。
三、小學體育學評式課堂的構(gòu)建策略
所謂的有效教學,并不是指教師的教學問題,即教的好壞、教的多少,而是指學生實際所學的效果。如果學生產(chǎn)生厭學情緒或是沒有收獲,那教師教得再好同樣也是無效的。因此,學生有無進步或發(fā)展才是衡量有效教學的唯一指標,也是指導體育教師教學的重要理念。
1.轉(zhuǎn)變教學理念
體育教學不是唱“獨角戲”,不是體育教師一個人的舞臺。要始終將學生的進步、發(fā)展和興趣放在第一位。樹立一切為學生的思想,所有的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的實施都要以本校甚至本班的學生為基礎(chǔ),提倡體育教師運用差異化、個性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時刻關(guān)注自身的教學效益,對課堂進行及時把控與調(diào)整。體育教師要在課堂中不斷穿插各種形式的教學評價手段,將可量化、可視化的評價與口頭評價相結(jié)合,雙管齊下,以達到教學評價的真正目的。
2.提升體育教師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
作為教學過程中的領(lǐng)路人,體育教師的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對整個教學過程的最終效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鑒于此,體育教師必須注重自身素養(yǎng)的不斷提升。一是不斷樹立和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對于教學而言,教學理念就是靈魂。有效的教學理念會激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追求教學思想和行為的升華。毫無疑問,有效的教學理念是每個體育教師所必備的個人素養(yǎng)。當然,有效的理念也意味著與時俱進,并不是一成不變,教師要根據(jù)每個班級每個學生的特點結(jié)合新課標的教學思想不斷進行摸索和總結(jié),探索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二是體育教師要具備自我反思的能力。一個教師的成長離不開反思與總結(jié),故步自封式的發(fā)展會耽誤教師個人的成長,更有甚者會影響教師的個人生活。所以一個合格的教師要在實踐與總結(jié)反思這兩者之間不斷探索,以思促行。三是教師自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德高為師,雖然是在小學進行教學活動,但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學生的實際需求是不斷產(chǎn)生且變化的。如果教師不學習不進步,便很難跟上時代的步伐,會形成對教學的簡單思維,這是非??膳碌摹T噯栆粋€教師不能對自己所教授的內(nèi)容進行有效且深度的理解,又何談教學生。更何況,教師作為與學生接觸時間最長的主體之一,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個人行為。所以,不論從實際教學還是生活上來說,教師都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尤其是體育教師,要時刻擺正自身位置和心態(tài),不斷提升自我的教學能力。
3.追求有效的課堂教學
有效的課堂教學包涵了有效的教學準備、有效的課堂組織與有效的課后練習。教師只有備好課,才能上好課。體育教師只有對教學動作和學生能力有清晰的認識,才能上好一堂體育課。有效的課堂組織要求教師的組織語言、組織行為等簡練有效,能夠針對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及其天性有準備,有預案。有效的課后練習是指體育教師要針對學科特點,給學生留好課后作業(yè),促進學生體育技能的學習和運動習慣的養(yǎng)成,當然有作業(yè)就要有評價,這也是學評式課堂在課余時間的有效延伸。
總之,體育作為基礎(chǔ)教育的一部分,有其得天獨厚的學科優(yōu)勢。小學體育作為體育學習的關(guān)鍵階段,需要體育教師的有效指導。有效教學理論指導下體育課程學評式課堂的構(gòu)建,可謂是“對癥下藥”,不僅會使學生受益,更能讓體育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用。
參考文獻:
[1]李欽峰.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評價措施的改革應用[J].學周刊,2019(1):141-142.
[2]安輝.對我國中小學體育健康教育的反思[J].體育師友,2011,34(4):48-50.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