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華
摘 要:立足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提出了“微群文閱讀”這一新穎的教學觀點,首先對微群文閱讀教學的概念及其優(yōu)點進行了理論性的闡述,其次又結合具體實例探討了踐行微群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微群文閱讀;概念;優(yōu)點;教學策略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閱讀素養(yǎng)及其能力的提升將對他們?nèi)蘸蟮拈L遠性發(fā)展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做好語文閱讀教學工作至關重要。在眾多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理念及其方式方法之中,“微群文閱讀”的嶄新教學模式由于具備諸多突出優(yōu)勢脫穎而出,以下我僅立足于自身的語文教學實踐,針對小學語文微群文閱讀教學模式實施這一主題發(fā)表個人認識與看法。
一、微群文閱讀教學模式的概念及其優(yōu)點
首先,我將對微群文閱讀教學模式的概念及其優(yōu)點進行初步分析,這是本文研究的重要理論基礎。
(一)微群文閱讀教學模式的概念
微群文閱讀教學是指將小篇幅的段落或者章節(jié)等組合在一起進行集中閱讀的一種教學模式。與以往的群文閱讀教學模式不同的是,微群文閱讀教學模式突出其“微”字,一是其內(nèi)容“微”,篇幅通常較短,內(nèi)容也較少;二是其環(huán)節(jié)“微”,通常不涉及整個語文閱讀教學過程,只在特定的語文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引入,較為靈活。
(二)微群文閱讀教學模式的優(yōu)點
微群文閱讀教學模式的恰當運用主要存在以下兩個方面的突出優(yōu)點。其一,其內(nèi)容簡短、環(huán)節(jié)靈活,師生無需消耗太長的時間與太大的精力便可以對其進行使用,靈活度較高。其二,微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應用過程中,學生所閱讀與接觸到的素材及其文本不再是單一的個體,相互之間具有了密切的聯(lián)系,透過這些聯(lián)系他們能多角度、多維度梳理與思考所閱讀到的文本內(nèi)容,有助于在開闊他們視野范圍的同時提升其閱讀的效率與質量。
二、踐行微群文閱讀教學理念的有效教學策略
在明確了微群文閱讀教學模式的概念及其優(yōu)點之后,接下來我將結合具體實例探討踐行微群文閱讀教學模式的有效切入點及其實施策略,其主要體現(xiàn)為如下兩個方面。
(一)從寫作方法入手踐行微群文閱讀教學模式
從寫作方法入手引導學生進行微群文閱讀往往能讓學生把握作者的寫作思路,從而對所閱讀的文本形成更深刻的認知與理解。因此,我在自身的語文閱讀教學實踐活動之中,便會在分析閱讀文本寫作方法的環(huán)節(jié)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微群文閱讀。
例如,在探究部編版三年級下冊《趙州橋》第三自然段怎樣把趙州橋的“美觀”寫清楚時,為了讓學生更進一步理解“總-分”這種寫作方法的特點,我特意引入了《盧溝橋的獅子》一選段。“這些獅子真有意思……他們的形態(tài)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著遠方長吼;有的低著頭,好像專心聽橋下的流水聲;有的小獅子偎依在母獅子的懷里,好像正在熟睡;還有的小獅子大概太淘氣了,被大獅子用爪子按在地上……”這一選段和課文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我不帶領學生分析其他,僅就其寫作手法進行探索?!囤w州橋》第三自然段是一段典型的運用“總-分”寫作方法的段落,該段運用“總-分”的寫法,先交代趙州橋美觀的特點,然后舉例介紹欄板上精美的圖案,這樣條理清晰,層次分明,描寫生動,讓人讀了如見其形。與此相對應,我所選的《盧溝橋的獅子》段落也是這么一個寫法。相信學生借助微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會對“總-分”的寫作方法有自己的深刻理解,這樣就能扎實有效地落實“了解課文是怎么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的單元導讀目標。
(二)從主題內(nèi)涵入手踐行微群文閱讀教學模式
從主題內(nèi)涵入手踐行微群文閱讀教學模式往往能讓學生對所閱讀的文本主旨及其思想情感底蘊有著更深刻的把握,進而大大提升其閱讀的效率與質量。為此,我在自身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就會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從主題內(nèi)涵入手進行微群文閱讀。
例如,同樣是抒發(fā)對秋天這一季節(jié)的熱愛,不同的作者便會從不同的方向切入,用不同的方式加以描述,呈現(xiàn)出來的效果也不盡相同。我便在自身的閱讀教學中將《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以及《秋天的雨》這兩則文本放到一起引導學生認真分析其中所蘊含的主題內(nèi)涵。像《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這一文本,這篇課文除了表述一夜秋雨之后“我”對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喜愛之情外,還蘊含著“我”留心周圍事物從而發(fā)現(xiàn)了普通生活中的美的內(nèi)涵,有利于激發(fā)與調動學生在日后的學習及其生活中以一雙“美”的眼睛認真感受美、感悟美、欣賞美的意識與積極性;而《秋天的雨》則以秋雨作為一條線索,將眾多景物整合到了一起,讓閱讀者看到了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如此,同樣是描寫秋雨、秋天,《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以及《秋天的雨》這兩則文本卻在情感內(nèi)涵上有著極大的區(qū)別。
微群文閱讀教學雖然強調“微”,但是其恰當運用所產(chǎn)生的價值卻是無窮的。為此,我們小學語文基層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立足自身的語文教學實踐情況,合理引進“微群文閱讀”教學的理念并將其合理運用到日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之中,以在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形式的同時,也讓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及其能力由此獲得顯著的提升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成.讓閱讀因“群文”而精彩: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有效性探討[J].學周刊,2018(1):134-135.
[2]金芳芳.語用視角下微群文閱讀的教學策略[J].語文知識,2016(14):70-74.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