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麗麗
庚子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了神州大地,待在家,不出門,成為了為國家做貢獻的新方式。為了更好地解決疫情期間的教學工作,真正實現(xiàn)“離校不停課”的目標,各學校按照要求全部采用釘釘系統(tǒng)實行遠程教學,逐步完成教學任務和目標。隨著全國疫情管控工作形勢向好,各類學校也在逐步分批復學,就我縣而言高三已經(jīng)實行全封閉式復學,初三和其他各階段的學生們復學也指日可待。如何才能做好“線上教學”與學生復學后的銜接工作,我覺得重點要從以下四方面做好銜接工作。
一、修正不良習慣,保證課堂教學質(zhì)量。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假期被超時延長,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工作被線上教學所取代。兩個多月的線上教學工作,雖然能夠確保教學進度的完成,師生之間可以通過連麥、視頻會議等形式進行教學互動,但這種遠距離的互動使得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缺少了校園教學中的敬畏之心,逐漸地無視教師的存在,個別學生逐漸地滋生了上課分心分神的不良習慣,如:上課時間不夠、上課不專心、邊上課邊吃零食、躺在床上聽課、甚至出現(xiàn)老師上課學生玩游戲等。面對目前的這種狀況,我們必須及時修正學生們的行為習慣,讓學生們雖然在家中線上學習,但要保持良好的課堂紀律和學習效率,上課時不得有與學習無關(guān)的行為舉止,將那些不良習慣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同時,提醒家長們行使好監(jiān)管工作,督促孩子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們時刻能夠感受到背后有一雙“老師”的眼睛在盯著自己,始終對老師充滿敬畏感,是做好學生復學后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保障。
二、規(guī)劃作息時間,及時調(diào)整生物鐘。居家線上學習的新模式很大程度地省去了上下學路上的奔波和時間,部分學生慢慢地養(yǎng)成了提前十分鐘起床,缺少適量運動等不良的作息習慣。為了避免出現(xiàn)學生們復學后,作息時間上的不適應,我們一定要及時引導學生們合理規(guī)劃作息時間,調(diào)整好生物鐘,做到早睡早起,每日進行適量運動。目前,疫情已經(jīng)得到初步控制,學生們可以選擇空曠的場地進行戶外運動,增強體質(zhì),提高免疫力。學生們正處于身體發(fā)育的關(guān)鍵時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至關(guān)重要,同時也是做好學生復學后適應課堂教學時間的保障。
三、做好心理暗示,渴望回歸校園學習。在這個特殊的時期,線上教學對學生們教學刺激強度和時間都變得非常的弱,學生在這樣的特殊時期內(nèi),身體、心理、認知和行為等感受到了能夠自由控制時間的快樂和舒適感?!胺闯!钡纳盍晳T、學習時間、手機電腦等使用情況、網(wǎng)絡游戲刺激等,都會讓他們產(chǎn)生一種興奮、快樂的別樣體驗。學生們原有的正確認知逐漸地被摧毀,把校園學習視為不快樂的、辛苦的學習模式。老師和家長要及時增強心理暗示,從線上教學和日常生活的點滴之中為學生們灌輸校園課堂教學的優(yōu)越性,及時分析線上教學的利弊所在,逐步地引導學生們對回歸校園學習產(chǎn)生渴望感,復學后能夠及時地融入校園學習環(huán)境,這也是做好學生復學后及時回歸課堂學習的心理保障。
四、取長補短,做好教學工作銜接。常言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線上教學與校園教學也是如此。通過將近三個月的線上教學,我們每位教師都總結(jié)出了一套好的教學方法,我們要將二者有效地進行資源整合,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原有的教學方法進行取舍、升級,并以嶄新的教學狀態(tài)投入到課堂教學工作。同時,要對學生們知識掌握情況進行重新摸底,發(fā)現(xiàn)線上教學情況下學生成績的虛高所在,針對性地查缺補漏。通過兩種教學模式優(yōu)勢的整合,不斷提升教學水平,采取豐富生動的教學內(nèi)容,引導學生們學習更多的知識,這也是做好學生復學后教學工作順利銜接的教學保障。
現(xiàn)在是疫情防控的決勝期,我們要將做好線上教學與復學后無縫銜接擺在工作首位。我們要加強家校溝通,及時了解學生們的生活學習狀況,共同期待早日戰(zhàn)勝疫情,一起回歸我們溫馨的校園,讓教學工作在復學后的第一天便能有序地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