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靜
[摘 ? ?要] 隨著互聯(lián)網科技的快速發(fā)展以及智能通訊設備的普及,人們已然進入到了新媒體時代,在信息接收方面無論是數量、質量還是速度,都較傳統(tǒng)紙質媒體時代有了飛躍式的發(fā)展。在新媒體時代更增加了群體互動性特點,人們對于事件的關注度以及參與度得到了井噴式的發(fā)展,事件發(fā)酵速度更加迅速,影響更為廣泛,如何進行準確、有效的公共信息傳播管理已經成為當前的熱門話題。在新媒體時代下,政府的公共信息傳播產生一系列的創(chuàng)新思想,來應對紛繁復雜的新媒體環(huán)境,有效提高政府發(fā)聲的準確性和及時性,讓政府的聲音得到更為廣泛的傳播,讓更多的普通民眾可以準確的獲取相關信息。為此,本文首先從傳統(tǒng)時代政府公共信息傳播的管理問題入手,進一步研究新(媒體)時代下公共信息傳播管理的作用,并以此為依據提出基于新媒體時代芻議政府公共信息傳播管理創(chuàng)新的相關策略,希望為廣大政府公共信息傳播管理工作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 新媒體時代;政府公共信息傳播;管理創(chuàng)新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21. 068
[中圖分類號] D630;G206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20)21- 0156- 02
0 ? ? ?引 ? ?言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人們每天可以接收到海量的信息資源,極大地豐富了我們的視野和日常生活,讓我們對社會熱點事情有了更強的參與感。但在這些海量的信息之中,存在良莠不齊的現象,有些媒體或自媒體工作者為了獲取更大的流量,有時會對事件進行自我的主觀臆斷,甚至進行一定的編造和杜撰,嚴重地影響了事件的真實性,對社會發(fā)展產生了極為不良的影響[1]。政府作為國家職能部門,有權利也有義務讓普通百姓準確、及時的了解事件真相,還原最真實的事件過程,從而讓百姓有更加正確的判斷,為此,政府公共信息傳播管理方面必須結合新媒體時代的發(fā)展特點,進行一系列的改革創(chuàng)新,以便更好地為人民提供服務。下面,我們將對基于新媒體時代政府公共信息傳播管理創(chuàng)新的相關問題更為深入的探討。
1 ? ? ?傳統(tǒng)時代政府公共信息傳播的管理的問題
傳統(tǒng)時代,我們主要從電視、廣播、報紙等媒體進行信息接收,這一時期的政府公共信息傳播的管理工作,雖然也可以執(zhí)行一定的宣傳作用,但在實際運行過程中確實還存在一些問題。
1.1 ? 傳統(tǒng)時代政府公共信息傳播管理范圍有限
在傳統(tǒng)時代下,由于受傳播設備和網絡的限制,人們雖然通過電視、報紙以及廣播等傳統(tǒng)媒體可以接收到政府公共信息傳播內容,但是這些傳播方式在使用過程中受到一定的范圍影響,導致政府在進行公共信息傳播管理的過程中,傳播范圍有限,政府公共信息傳播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阻礙了政府公共信息傳播管理的發(fā)展[2]。
1.2 ? 傳統(tǒng)時代政府公共信息傳播速度較慢
與新媒體時代相比,傳統(tǒng)時代所使用的信息傳播方式,從制作到傳播需要一定的周期時間,有時因為多件事情在傳播中出現“排隊”的情況,直接導致了政府公共信息傳播速度較慢,延誤了公共信息的及時性,導致當某些信息進入到大眾視線范圍內時,失真信息已經在百姓范圍內形成了一定的發(fā)酵,對民眾產生了錯誤的輿論引導,十分不利于政府公共信息傳播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3]。
1.3 ? 傳統(tǒng)時代政府公共信息傳播管理無法及時接收到群眾反饋
一般情況下,傳統(tǒng)時代政府公共信息傳播管理過程中屬于單向傳輸,政府將相關信息進行釋放,百姓通過傳統(tǒng)的電視、廣播以及報紙等形式進行信息被動接收。在這種情況下,政府無法了解到公共信息傳播內容的接收情況和無法及時地接收到群眾對信息的反饋,政府與群眾之間沒有形成良性互動,政府的聲音沒有得到全面的釋放,群眾的聲音也沒有真正地進入到政府管理之中,長此以往,群眾自然會對政府公共信息傳播管理工作產生一定的質疑,甚至出現抵觸情緒,不利于政府開展正常的公共信息傳播管理活動。
2 ? ? ?新媒體時代公共信息傳播的特點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為政府公共信息傳播管理帶來了新的契機,也讓其形式更加多元化,充分地煥發(fā)了政府公共信息傳播管理的活力,創(chuàng)新型政府公共信息傳播管理方式正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而得到了更好的發(fā)展。
2.1 ? 新媒體時代公共信息傳播方式多樣化
在新媒體時代,公共信息傳播管理不僅可以延用傳統(tǒng)時代進行公共信息傳播管理的電視、廣播以及報紙等宣傳手段,同時還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智能技術,通過微博、微信和相關新聞媒體官方公眾號等,讓相關公共信息傳播信息得到快速的傳播,并在更大范圍內引起大家的討論欲望,政府官方的權威發(fā)布,讓人們在海量數據之中,可以快速的找尋出政府的公共信息傳播內容,通過各種渠道提升公共信息傳播管理的傳播范圍,進而幫助整個政府公共信息傳播的管理工作得到極大的創(chuàng)新。傳播方式的多樣性,為政府公共信息傳播管理帶來了更大的發(fā)展空間[4]。
2.2 ? 新媒體時代公共信息傳播時間敏感
在新媒體時代,信息更新速度大幅度加強,人們對于熱點事件的關注度也有了極大的提升,在這種情況影響下,在政府公共信息傳播管理過程中,對于時間的敏感程度進一步加強,在事件發(fā)生的短時間內就可以傳播具有客觀真實性的公共內容,政府公共信息的及時傳播一方面減少了群眾由于接收不實信息而信謠、傳謠對社會造成的不良影響,同時,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在新媒體時代,政府公共信息傳播管理對時間敏感度的進一步加強,將對政府進行有效宣傳工作增添助力。
2.3 ? 新媒體時代公共信息傳播需要有效輿情分析
政府公共信息傳播管理工作,不僅需要將信息進行有效、及時的釋放,最大范圍內讓人們對相關內容有正確的了解,還需要對群眾對于信息釋放后的輿論情況進行一定的了解與分析,確保政府可以真正地為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而服務,讓政府作為職能機關的先進性得以凸顯。在新媒體時代,通過互聯(lián)網技術,人們的話語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人們可以在社交平臺上釋放合理合法的內容,表達個人訴求,政府對這些輿論內容進行及時有效的分析,在制定政策時予以考慮相關因素,這樣一來就提高政府政策的有效性和針對性,相應的,政府的工作能力得到提升,政府公共信息傳播管理工作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
3 ? ? ?基于新媒體時代芻議政府公共信息傳播的管理創(chuàng)新
新媒體時代下,政府公共信息傳播工作有了很大的發(fā)展,通過各種新媒體渠道,廣開言路,很大程度上拉近了政府與群眾之間的距離,對政府公共宣傳工作的開展以及群眾問題的解決都有著極大的幫助。但由于新媒體時代下我國政府公共信息傳播管理工作開展時間相對較短,在實際工作之中,確實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進行改進和創(chuàng)新,以保證政府公共信息傳播管理工作的先進性。而如何在新媒體時代下,進行有效的政府公共信息傳播的管理創(chuàng)新工作是我們必須思考的難點問題。
3.1 ? 建立健全相關的管理制度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想要政府公共信息傳播管理工作可以在新媒體時代下得以創(chuàng)新、發(fā)展,就必須建立健全相關的管理制度,對其進行有效的管理。一方面,規(guī)范相關公共信息傳播人員,讓相關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的過程中明確自身工作范圍以及工作需要達到的水平,真正地做到有章可循。另一方面,進一步規(guī)范互聯(lián)網信息傳播的法律法規(guī),在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范圍內傳播信息,新媒體時代下的新政府公共信息傳播管理離不開法律的規(guī)范。
3.2 ? 構建智能型公共管理體系
智能型公共管理體系的構建也是新媒體時代下政府公共信息傳播管理創(chuàng)新方面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構建智能型公共管理體系,讓管理工作更加的智能化、科學化,加強大數據分析,減少因人為行為而出現問題的可能性,為政府公共信息傳播管理工作的發(fā)展,提供更加專業(yè)化的服務。同時智能型公共管理體系,還可以對群眾輿論情況進行有效的了解,并對其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更加有助于政府工作的順利開展。
3.3 ? 加強監(jiān)督管理和信息傳播管理
新媒體時代,新型媒體在傳播過程中具有跨空間、信息量大、傳播速度快、自主性高以及互動性強等特點,為此,政府在進行公共信息傳播管理的過程中就更要對其加強監(jiān)督管理,并對信息傳播進行有效的管理,保障其內容的真實性,切實維護政府公信力,做讓群眾相信的權威性信息出口。
3.4 ? 充分發(fā)揮新媒體重要作用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為政府公共信息傳播管理提供了更多的方案,也讓政府在進行公共信息傳播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更加深刻地意識到了新媒體的重要性,想要對其進行有效的創(chuàng)新工作,必須充分發(fā)揮新媒體的重要作用,讓其通過各種形式進行信息宣傳工作。
4 ? ? ?結 ? ?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研究了在新媒體時代下政府公共信息傳播管理與傳統(tǒng)時代下的區(qū)別,并為政府在新媒體時代下對公共信息傳播管理工作的創(chuàng)新提供了相關的策略。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為我們的政府公共宣傳工作帶來了新的活力與新的想法。在新媒體時代下,公民的話語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政府必須緊跟時代潮流。在進行政府公共信息傳播的過程中,利用新媒體時代的優(yōu)勢條件,提高信息的傳播范圍以及傳播速度,讓更多的公眾可以接收到準確、及時的官方消息。同時,尊重新媒體時代“民間輿論場”的重要作用,對輿論情況進行分析,真正地解決老百姓的真實訴求,化被動為主動,實現政府公共信息傳播的管理創(chuàng)新,為百姓謀取更多的福祉。公共信息傳播管理工作是政府工作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內容,直接對政府形象產生重大影響,新媒體時代下,政府必須對公共信息傳播管理進行持續(xù)的創(chuàng)新,更好地促進政府開展日常工作。
主要參考文獻
[1]蔣明,孫長巖.新媒體時代政府應對輿情危機的問題和對策[J].青年記者,2019(20):31.
[2]劉奧.從"框架理論"看新媒體時代下主流媒體的危機傳播與形象建構 ——以人民日報微博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12):87-88.
[3]吳宗敏,吳宇.以政府治理創(chuàng)新引導"后真相時代"的新媒體政治發(fā)展[J].未來與發(fā)展,2018,42(11):42-47.
[4]潘雅婷,楊永恒.中國新媒體時代下的政策議程設置——以天津“8.12”爆炸事件為例[J].中國行政管理,2017(9):3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