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海蓉
閱讀教學屬于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中職學生而言,其語文基礎知識較為薄弱,加上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從而導致閱讀教學效率無法提升。傳統(tǒng)的中職語文閱讀教學目的性并不強,學生無法從閱讀中獲得良好的見解,教學效果無法保證。在多元視角下的教學模式中,老師可以通過親自示范閱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設置多元化主題,通過提問將生活與閱讀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等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中獲得獨特的見解,進而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閱讀能力,保證教學質量。
語文屬于一門基礎性較強的學科,而閱讀是語文教學中無法割舍的重要內容,通過閱讀可幫助學生培養(yǎng)一定的語感,拓展知識面,豐富自身的文化內涵和語文修養(yǎng),甚至能提升自身專業(yè)知識的理解,所以,中職老師一定要注重語文閱讀教學。多元視角下的中職語文閱讀教學能充分滿足每位中職學生的實際發(fā)展需求,同時,通過多元視角語文閱讀教學,能幫助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理解閱讀文章,深入了解語文知識,進而提高自身的語文基礎水平。
以往的中職語文閱讀教學通常都是老師給學生提供一篇文章,學生通過默讀來理解文章內容,然后在課堂上再根據老師的講解了解學習知識,整個教學過程學生都處于一個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之中,學習氛圍低下,課堂活力不足,教學效率也難以提升。老師作為教學的主導者,應該積極“以身作則”,通過范讀引導學生大聲朗讀,活躍課堂氛圍。同時,在范讀的作用下,學生能正確理解閱讀文章內容的思想情感,良好把握語言文字,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效果。例如,老師在教學《將進酒》這一篇課文時,可先自己進行文章朗讀。老師朗讀時,一定要注重語速、語調以及停頓的改變,全面掌控好朗讀進度,將學生帶入文章中。在讀到“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時語氣要從容淡定且親切,最后在“不復回”時適當的加重一下語氣即可;在讀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時要表現得灑脫、激昂;而后的“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可加快朗讀的節(jié)奏,在“不復醒”、“萬古愁”時再加重語氣等。這樣一來,閱讀文章在老師的示范朗讀下,顯得更有感染力,且學生對詩詞的含義理解更透徹。同時,老師具有豐富的閱讀、朗誦經驗,能準確把握好文章的思想感情,在優(yōu)美、生動的朗讀示范下,學生都能獲得有效的浸潤,并在老師朗讀的視角下,獲得不一樣的閱讀體驗。此外,學生也會模仿老師進行文章朗讀,學習熱情便被調動起來,整體教學質量也獲得一定的保證。
有相關數據指出,許多中職學生并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且閱讀積極性較低。針對這一現象,中職老師一定要注重閱讀平臺的構建,幫助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語文教材中很多文章都包含故事情節(jié),所以老師可以通過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調動學生的自主積極性,促使其多參與閱讀教學活動,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例如,老師在教學《那一年,面包飄香》時,可先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如果你是這位李老師,你的學生因家庭困難放棄讀書,你會以什么樣的形式教導他?又會給該學生作何人生規(guī)劃呢?或者,如果你是這位送面包的人,你會如何抉擇自己的人生道路?并讓學生給出不一樣的答案。經過閱讀后,有學生說:“如果我是這位送面包的同學,我可能不會放棄學習,技能什么時候學習都可以,但最佳學習階段錯過了就很難在彌補回來了,可能我會想辦法自己去打工賺學費吧?!边€有學生則認為:“如果我是這位李老師,可能我會資助他完成學業(yè),我也覺得學習對于學生來說比較重要?!碑斎唬灿袑W生持不同的意見:“如果我是這位送面包的同學,我也會去尋一個技能學習,有了一技之長不怕無法在社會立足,之后再找時間慢慢學習,反正‘活到老學到老?!边@樣一來,學生的閱讀熱情便被調動起來了,老師再“趁熱打鐵”說道:“同學們的想法都很好,以后在閱讀文章時,都可以將自己當做故事中的主人公,仔細想想‘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就能快速融入文章內容,了解作者的想法,閱讀速度、質量都可以提升。”經過長期地閱讀練習,學生便能漸漸地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有目的性地閱讀,閱讀效果不言而喻。
由于中職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較為薄弱,所以在閱讀文章時,不一定能準確掌握文章的思想情感或文章脈絡等,閱讀效率不高。老師想要改善這一現象,可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理解程度等設置多元化閱讀主題,讓學生通過不一樣的主題探究文章內容,獲得自己的閱讀見解,進而保證閱讀質量。例如,老師在教學《項鏈》這一篇文章時,可先設置三個主題:人物論、人物原型以及思想辨析;再讓學生通過這三個主題探究文章內容?!叭宋镎摗逼鋵嵕褪亲寣W生充分利用文章的寫作背景探究女主人公改變的原因、意義;“人物原型”則希望學生能找到類似的寫作文章,對比其與原文的不同點和相同點,進一步分析文章內容;而“思想辨析”便是希望學生能準確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感悟女主人公豐富的情感。經過學生們的思考、討論,快速找到了答案,而且在“人物原型”這一環(huán)節(jié)時,有學生認為《灰姑娘》的故事、人物與《項鏈》相似,但《項鏈》女主人公的結局是灰姑娘結局的反轉;有學生也認為這兩篇文章的細節(jié)之處非常相似,但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和主題卻各不相同。通過多元化主題進行文章閱讀,學生不僅能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理解文章,而且可以通過文章對比深入了解文章內容,這非常有利于學生從全新的視角徹底解剖文章作品與解讀人物的形象,進而加深文章內容印象。同時,多元化主題閱讀教學活動非常符合多元視角下的中職語文閱讀教學,學生在主題的引導下,積極、主動參與閱讀活動,并在文章內容的深層感悟之下,明白文章的精髓,不但可以獲得良好的精神享受,還能不斷拓展知識層面,最終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人的一生都無法離開閱讀,通過閱讀,才能不斷獲取更多的信息,收獲新知識。而且,閱讀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老師若想提高中職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可將生活適當融入學生的閱讀中,通過各式各樣的提問幫助學生將生活與閱讀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投入最佳的閱讀狀態(tài)之中,保證閱讀質量。例如,老師在教學《我的空中閣樓》這一文章時,先拋出一系列問題:文章中哪些景色是近景,哪些景色是遠景?找出不同景物的特點,并說一說這些景物特點蘊含了什么樣的情感?在現實中,空中閣樓有存在嗎?你影響中的空中閣樓是什么樣子的?文中運用了大量的比擬手法、對稱手法、暗喻手法等,假如你的房間就是一個空中閣樓,你能模仿文中的寫作手法寫一篇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文章嗎?通過這樣一系列的問題,學生可從多元視角閱讀文章,慢慢找出問題的答案,并深入了解文章的內容,感受優(yōu)美文字,進而聯(lián)想生活中的小屋、山、樹、圍墻、空地等,是否有作者描述的這樣優(yōu)美等。同時,經過寫作手法的認真探討,學生還能感受到作者就好像一個偉大的畫家,將靜態(tài)的景物變?yōu)椤吧鷦拥幕钗铩?,無處不體現著美,非常富有生活情趣。同時,將閱讀文章內容與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學生會下意識地觀察周圍的事物,聯(lián)想生活場景等,進而拉近自己與作者的距離,快速了解文脈和中心思想,這對學生的文章寫作也有一定的幫助。
總而言之,中職老師一定要與時俱進,不斷改變自己的教學思路,通過親身示范、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多元化主題教學、提問等方式進行多元視角語文閱讀教學,不僅能指導學生利用多角度看待文章內容,快速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而且對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提升有非常大的幫助。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陰商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