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科文
【摘? 要】 如若說閱讀是學生構(gòu)建知識的過程,那么書面表達就是知識轉(zhuǎn)化的過程。只有具備良好的書面表達能力,學生才能完成知識的轉(zhuǎn)化。受此次新冠疫情的影響,學生只能居家學習,但教師可以抓住這一契機,培養(yǎng)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本文以小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為研究對象,首先分析了小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發(fā)展的特點,并在此基礎(chǔ)上探究了疫情居家學習期間提高小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策略,以希望豐富學生的居家學習內(nèi)容,促進小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與發(fā)展。
【關(guān)鍵詞】 疫情防控期間;小學語文;書面表達能力;提升策略
書面表達作為表達的一個重要部分,體現(xiàn)著學生的語文基礎(chǔ),反映著學生的思維水平,并且越來越多地被融入學生的綜合考評中來。而如何發(fā)展小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是廣大教師致力研究的問題。下面本文就從語文書面表達能力出發(fā),對文章主題進行了深入說明。
一、小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發(fā)展的特點
我國兒童進入小學的年級是6歲,在此之前他們已經(jīng)有了5年的口頭表達經(jīng)歷,對于書面表達則是第一次接觸。小學生學習書面表達就表明他們用書面語言來閱讀和交流,來體現(xiàn)自己的思想。與口頭表達相比,書面表達的空間更廣,它是口語表達專業(yè)化、精細化的體現(xiàn),只有經(jīng)過一定的訓練才能掌握。與口頭表達不同,書面表達相對枯燥,只能用語言文字來表述,但是書面表達可以在作者有效思考的基礎(chǔ)上,進行修改,直到滿意為止。
作為構(gòu)成表達的兩個主要方面,口頭和書面這兩種表達式形式互相影響、互為制約。對于剛進入小學的學生來講,其書面語言還比較薄弱,到了三、四年級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便會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常規(guī)教學中,教師多以看圖寫話、寫話訓練的方式訓練學生的書面表達,但在疫情期間的居家學習中,教師則要結(jié)合居家學習的特點,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如此才能提升小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
二、疫情防控期間居家提高小學生語文書面表達能力的建議
受疫情的影響,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為了貫徹教育部門“停課不停學”的方針,各地紛紛開設(shè)了網(wǎng)絡(luò)直播教學,網(wǎng)課雖然便捷,但失去了濃厚的學習氛圍,學生很難靜心學習,如此極大影響了學習效率。所以教師要抓住居家學習的特點,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有效地組織教學。以下是本文針對此次疫情期間居家學習提高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幾點建議:
(一)以讀促寫
閱讀是學生了解世界的一個主要途徑,也是提升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基礎(chǔ)。一個具有廣泛閱讀的學生其積累一定豐厚,情感一定豐富,而且書面表達能力要高于其他學生。所以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就要從閱讀入手,促使他們在閱讀中感悟文字,體會語言表達形式,促使他們的文章也更加真實。所以在疫情防控期間,教師要幫助學生明確閱讀時間(利用早晨20分鐘的時間來閱讀),而且要根據(jù)部編教材的閱讀要求和班級學生的實際特點,為他們推薦課外書目,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閱讀訓練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網(wǎng)絡(luò)學習空間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并對閱讀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探討。要想通過閱讀達到寫的目的,教師就要做到如下幾點要求:
1. 尊重小學生的想象力
小學時期的學生經(jīng)驗尚淺,而且具有豐富的想象力。為此,教師就要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以拉近他們和文學的距離。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引領(lǐng)他們的想象力朝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如此學生的表達才豐滿、真實。在學生的居家學習這段時間,教師根據(jù)為學生設(shè)置的閱讀書目,引導他們對書中情節(jié)進行合理的想象,以《要是你給老鼠吃餅干》這一書目中的情節(jié)為例:小老鼠趁爸爸媽媽不在家,自己溜出去玩,它走進了一個院子看到小男孩正在吃著餅干,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進行書面描述,并將其上傳到網(wǎng)絡(luò)空間中去,待同學們完成之后教師則要進行有效的分析和整理,并將有趣的想象和大家一起進行分享。
2. 幫助小學生在閱讀中積累素材
由于小學生識字量有限,會被閱讀中的新詞所影響,進而阻礙閱讀的順利進行。為此,教師要引導孩子們?nèi)ゲ殚喿值洌⑸衷~記錄在自己的“日積月累”本子上,以掃清閱讀障礙,積累更多的文字知識,進而為書面表達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只有夯實了基礎(chǔ),豐富了情感,學生下筆才有話可寫,才能在不斷的訓練中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
(二)強化學生情感,喚醒學生寫作欲望
情感是觸發(fā)學生表達的基點。只有在情感的推動下學生的文字表達欲望才會被激發(fā)出來,進而將自己的情感、感受融入表達中去。除了通過閱讀來激發(fā)學生情感,還有什么方法能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和積累呢?本文從如下兩方面進行了分析:
1. 構(gòu)建形式多樣的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造情感體驗的機會
疫情期間的居家學習雖然封住了學生的腳步,但卻抑制不住他們好動、好玩的心。為了豐富孩子們的居家學習,教師可以采取多樣的活動,以鼓舞學生積極地參與起來,讓他們在實際的活動中去強化情感。比如在在線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帶領(lǐng)孩子們進行詞語配對的游戲,如此不僅豐富了他們的詞匯量,而且提升了在線教學的效率。在游戲中孩子激烈、緊張的心理都是他們寫作的情感基礎(chǔ)。在游戲結(jié)束之后,教師要鼓舞學生將自己的體會以文字的形式表述出來,并以拍照上傳的方式和同學們一起分享。在實際寫作的過程中,教師不要限制主題和字數(shù),只要是學生自身的情感體驗即可。
2. 通過生活實踐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
生活是情感體驗的基礎(chǔ)。為此,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居家學習中,教師可以挖掘疫情期間居家學習中的事情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以幫助他們完成情感的積累。比如疫情期間如何做好自我保護,居家學習中如何科學安排時間等等。待學生完成之后,教師要鼓舞學生將此次的疫情和自身的體驗結(jié)合起來,以深刻體會身為社會一員需要承擔的責任。這些訴諸文字的情感表達不僅可以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還將會是他們寫作的靈感源泉,并最終提升小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三)以鼓勵增強學生們寫作的信心
小學階段的學生自尊心強,希望得到老師和他人的肯定。為此在培養(yǎng)小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過程中,教師要積極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增強他們學習的信心,讓他們帶著希望去前進。教師在閱讀小學生作品的時候,不僅要規(guī)范他們的文字應(yīng)用,還要對他們的情感表達進行有效的引導,以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如若一篇文章,想象力豐富、文字活躍,但是錯字滿天飛,教師便可以肯定他們積極的一面(想象力豐富),但也要引導他們注意語言實用的規(guī)范性,如此才能促進學生走得更遠。
總而言之,小學時期的孩子正處于初始發(fā)展階段,如若教師注重對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將會促使他們獲得更高的發(fā)展。身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要抓住此次疫情的教學契機,結(jié)合線上教學和小學生的特點,采取有效的方式培養(yǎng)小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 周倩. 小學生語文書面表達能力表現(xiàn)標準研究[J]. 華中師范大學,2013.
[2] 曹友雙. 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有效提高小學生書面表達能力[J]. 中小學電教:下,2013(2):54-55.
[3] 袁金芬. 提高農(nóng)村小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三個做法[J]. 作文教學研究,2004(5):45-46.
[4] 黃山市教育局. 程蘭工作室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小學語文[J].
(責任編輯:莫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