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志華,周長宇,張剛,唐敏,王高頻,于曉玲
心臟是機體耗氧量最大的器官,因此氧化還原穩(wěn)態(tài)是維持心肌正常結(jié)構(gòu)和功能的關鍵[1]。心肌細胞內(nèi)若蓄積大量的活性氧(ROS),則可導致心肌細胞氧化損傷、蛋白降解增加、肌纖維組織受損、誘導炎癥反應等,與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管內(nèi)皮障礙、結(jié)構(gòu)性血管異常等病變基礎有關[2]。黃嘌呤氧化酶(XO)是心肌細胞中ROS的主要來源之一,是催化嘌呤代謝為尿酸過程中的關鍵酶,可被還原為過氧化氫(H2O2)和超氧自由基
[3]。Huang等[4]曾對427917例研究對象進行系統(tǒng)分析,證實高尿酸血癥大大增加CHF的發(fā)生風險(HR=1.65,95%CI:1.41~1.94),而41935例CHF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癥的發(fā)生率超過25%,同時死亡率增加了2.25倍。因此XO活性與尿酸代謝程度密切相關,進而反映了心肌細胞的氧化應激狀態(tài)。此外,CHF屬于全身系統(tǒng)性慢性炎癥反應性疾病,而氧化應激也是導致炎癥反應激活的主要原因之一。邱杰山等[5]發(fā)現(xiàn),尿酸水平升高,血清ROS含量明顯增加,可通過激活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MCP-1)參與血管內(nèi)皮細胞功能損傷過程。Chen等[6]證實MCP-1可直接作用于心肌細胞,促使心肌細胞高表達多種炎性細胞因子,進一步加重心肌損傷。基于上述分子機制分析,XO和MCP-1都參與了CHF的病理生理過程,但是否對疾病進展有一定診斷價值尚缺乏循證依據(jù)。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指南開始重視血清生物學標志物在CHF診治、預后評估及危險分層中的重要價值。本研究通過分析血清XO和MCP-1水平與超聲心動圖主要指標的相關性,以證實其對CHF患者心功能分級的評估價值及對短期預后的預測潛力,現(xiàn)報告如下:
1.1 研究對象與分組前瞻性選擇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于遼陽市中心醫(yī)院心內(nèi)科確診并接受治療的CHF患者104例作為CHF組,其中男性74例,女性30例,年齡39~87(68.72±9.82)歲。納入標準:符合2016年歐洲心臟病學會修訂的關于CHF的診斷標準[7];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50%;紐約心臟協(xié)會(NYHA)心功能分級[8]Ⅱ~Ⅳ級者;有基礎心臟病史的病例資料。排除3個月內(nèi)出現(xiàn)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等心臟疾病者;近6個月內(nèi)接受過手術治療者;急慢性感染、嚴重肝腎功能障礙、惡性腫瘤、免疫系統(tǒng)疾病者。同時收集在我院健康體檢中心的健康志愿者104例作為健康對照組,其中男性62例,女性42例,年齡28~86(66.68±13.04)歲。排除長期大量吸煙、飲酒和濫用藥物者。入組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本項研究通過市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
1.2 方法
1.2.1 血生化檢查收集入組對象空腹肘靜脈血3 ml,檢測項目包括:乳酸脫氫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總膽紅素、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糖化血紅蛋白(HbA1C)、血清肌酐(Scr)等。DXC800全自動血液生化分析儀購自美國Beckman公司。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測定末梢空腹血糖(FPG)。卓越型血糖儀及配套采血針、血糖試紙購自上海羅氏診斷產(chǎn)品有限公司。采用電化學發(fā)光法測定血漿N末端腦鈉肽前體(NT-proBNP)水平。Cobas e411全自動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以及配套的試劑盒購自上海羅氏診斷產(chǎn)品有限公司。
1.2.2 血清XO、MCP-1含量測定采用雙抗體夾心法檢測血清XO和MCP-1水平,ELX-800型酶標儀購自上海實驗儀器公司;酶聯(lián)免疫吸附測定試劑盒購自武漢Elabscience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3 超聲心動圖檢查CHF患者檢查時取左側(cè)臥位,測量患者左心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LVEDd)、左心室收縮末期內(nèi)徑(LVESd),利用心尖雙平面Simpson法計算LVEF。探頭頻率設置為2.0~2.5 MHz,掃描速度50 mm/s,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儀購自日本東芝。
1.2.4 隨訪CHF患者視自身病情給予抗心力衰竭常規(guī)治療,包括(單用或合用)β受體阻斷劑、鈣離子通道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zhuǎn)化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洋地黃類藥物、利尿劑等治療。隨訪12個月,觀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發(fā)生情況,包括全因死亡、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
1.3 統(tǒng)計學處理將資料由Epidata數(shù)據(jù)庫導出,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均數(shù)的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或者t檢驗;非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中位值(P25,P75)表示,均數(shù)的比較采用秩和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例數(shù)(構(gòu)成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連續(xù)變量采用Pearson法進行相關性分析。采用多因素條件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血清XO和MCP-1水平與CHF病理過程的關系。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分析血清XO、MCP-1水平預測MACE的效能。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CHF組和健康對照組基線資料比較CHF組FPG、LDH、CK-MB、總膽紅素、TG、LDL-C、NT-proBNP、XO、MCP-1水平明顯高于健康對照組人群,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受試對象其他基線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表1)。
表1 CHF組和健康對照組受試者基線臨床資料比較
2.2 血清XO、MCP-1水平與CHF發(fā)生的關系建立多元Logistic回歸模型,將CHF作為因變量,賦值為1,分別將XO值、MCP-1值以連續(xù)變量納入方程,校正各項混雜因素后,血清XO、MCP-1是CHF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表2)
表2 血清XO、MCP-1水平與CHF發(fā)生關系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2.3 血清XO、MCP-1水平與CHF患者NYHA心功能分級的關系隨著NYHA心功能分級的升高,患者血清XO、MCP-1水平和NT-proBNP水平逐漸升高,心臟彩超顯示,Ⅲ~Ⅳ級組患者LVEF值低于Ⅱ級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LVESd和LVEDd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表3)
表3 不同CHF心功能分級患者血清XO、MCP-1水平比較
2.4 血清XO、MCP-1水平與NT-proBNP、心功能的相關性經(jīng)Pearson相關性分析,CHF患者血清XO、MCP-1水平與NT-proBNP呈正相關性(P<0.05),與LVEF則呈負相關性(P<0.05,表4)。
2.5 血清XO、MCP-1水平與CHF患者短期預后的關系隨訪12個月,共21例患者發(fā)生MACE,MACE發(fā)生率為20.19%。包括2例全因死亡,10例發(fā)生急性心力衰竭,6例發(fā)生急性心肌梗死,3例發(fā)生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MACE組患者血清XO、MCP-1水平明顯高于非MACE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5)。
2.6 血清XO、MCP-1水平對CHF患者發(fā)生MACE的預測價值經(jīng)ROC曲線分析,血清XO、MCP-1以及聯(lián)合指標預測CHF患者短期預后不良的ROC曲線下面積分別為0.650(95%CI:0.516~0.784)、0.633(95%CI:0.507~0.759)、0.839(95%CI:0.745~0.933),(圖1)。
近幾十年,CHF已成為全球重大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之一,每年約有50~60萬新發(fā)心力衰竭病例,且該數(shù)字一直呈上升趨勢。上世紀中期,就有學者提出氧化應激是心力衰竭重要的病變機制。心肌組織氧化應激抵御系統(tǒng)包括由抗氧化劑組成的非酶系統(tǒng),及依賴于超氧化物歧化酶、過氧化物酶、硫氧還蛋白等催化作用的酶系統(tǒng)[9]。正常生理狀態(tài)下,ROS屬于局部信號分子,在穩(wěn)定細胞內(nèi)環(huán)境、維持細胞正常功能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而氧化應激抵御系統(tǒng)則是維持ROS在生理閾值范圍內(nèi),防止超過閾值導致氧化應激反應的發(fā)生。ROS產(chǎn)生過多或降解受損都到導致氧化應激狀態(tài)。XO是心肌細胞中ROS的主要來源之一,在催化嘌呤降解的過程中,XO被還原為H2O2和O2-。在本研究中,我們證實CHF患者血清XO水平明顯高于健康對照人群,且隨NYHA心功能分級的增加,血清XO水平逐漸增加,說明CHF患者心肌組織處于氧化應激狀態(tài),與XO的大量分泌有關,XO被還原為ROS,導致心肌細胞線粒體功能障礙,并且誘導大量炎癥細胞因子的分泌,進一步加重心肌的炎癥損傷[10]。Van der Pol A等[11]也證實H2O2和O2-等ROS分子通過影響心肌興奮收縮偶聯(lián)蛋白質(zhì)的活性,導致心肌細胞電生理損傷和舒張/收縮功能障礙。此外,有學者證實血尿酸可激活XO活性,這也解釋了高尿酸血癥是CHF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而同時CHF也可導致高尿酸血癥的發(fā)生風險大大增加[12]。因此在本研究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CHF患者血清XO水平升高是CHF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血尿酸是機體嘌呤代謝的終產(chǎn)物,很多學者均證實慢性心衰患者血尿酸水平明顯高于健康對照人群,且是CHF預后的一項主要預測因子。韓震等[13]發(fā)現(xiàn)血尿酸水平與CHF患者疾病嚴重程度密切相關,并推測其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血尿酸水平過高,可導致氧自由基生成過度,進而激活內(nèi)皮細胞和白細胞,最終加快慢性心力衰竭的進展。血尿酸水平增加可激活XO活性,增加ROS的生成,則進一步加重心肌損傷。
表4 血清XO、MCP-1水平與NT-proBNP、心功能的相關性
表5 MACE組和非MACE組受試者血清XO、MCP-1水平比較
圖1 血清XO、MCP-1水平預測CHF患者短期預后不良的ROC曲線圖
此外,氧化應激是導致心肌組織炎癥反應加重的重要原因。張秀娟等[14]發(fā)現(xiàn)氧化應激能夠促進MCP-1的表達,進而介導脂肪細胞功能障礙。賀海波等[15]通過體外培養(yǎng)Wistar乳大鼠的心肌細胞,證實H2O2可誘導心肌細胞氧化損傷,而珠子參總皂苷通過抑制心肌細胞內(nèi)ROS的產(chǎn)生與聚集,進而抑制MCP-1的表達,從而發(fā)揮心肌細胞抗氧化損傷的保護作用。因而推斷血清XO水平與MCP-1分子的分泌存在一定關聯(lián)。在本研究中,我們同樣發(fā)現(xiàn)CHF患者血清MCP-1水平明顯高于健康對照人群,且隨NYHA心功能分級的增加,血清MCP-1水平也逐漸增加,這也和血清XO的變化趨勢基本一致。
目前NYHA心功能分級標準是各項指南和臨床實踐中最常使用的診斷依據(jù),但存在一定局限性,一方面受主觀因素影響較多,另一方面心臟超聲檢查成本較高,且很多醫(yī)院需提前預約。在本研究中,我們發(fā)現(xiàn)Ⅲ~Ⅳ級組患者LVESd和LVEDd值與Ⅱ級組患者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雖然Ⅲ~Ⅳ級組患者LVEF值低于Ⅱ級組患者,但存在個體差異性,對于判斷心功能損傷程度的靈敏度較差。說明單純依靠超聲心動圖,并不能夠完全反映CHF心功能下降程度。而隨著心功能分級的增加,血清XO、MCP-1水平逐漸升高,并且與LVEF和NT-proBNP水平具有密切相關性,說明血清XO、MCP-1有望成為重度心力衰竭篩查的參考指標,對于臨床CHF的診斷和危險分層有一定的指導價值。此外,我們還進一步考察了兩者與CHF患者1年短期隨訪結(jié)局的關系。結(jié)果顯示,發(fā)生MACE的患者血清XO和MCP-1水平高于未發(fā)生MACE的患者,經(jīng)ROC曲線分析,血清XO、MCP-1對1年內(nèi)MACE地發(fā)生有一定預測效能。
CHF本身病因復雜、病程較長,不同病理階段可能涉及不同的分子機制,但是氧化應激和炎癥反應一直伴隨CHF病理進程的始終,因而尋找高靈敏度的作用分子對于CHF的診治、預后評估具有重要臨床意義。本研究結(jié)論雖然為XO、MCP-1與CHF心功能損傷程度的關系提供了一定的循證依據(jù),但由于兩者都屬于心力衰竭復雜調(diào)控網(wǎng)絡中的重要一環(huán),在不同階段、不同途徑上可能發(fā)揮著不同作用,因此需要進行更深入的機制研究及多中心、大樣本、長時間分層分析,以證實本結(jié)論的可靠性。
綜上所述,CHF患者血清XO和MCP-1水平均高于健康對照人群,且與NYHA心功能分級呈顯著的正相關性。通過為期1年的隨訪,我們發(fā)現(xiàn)血清XO和MCP-1對于CHF的近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有一定預測效能,可為臨床分層治療提供一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