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獻榮
【摘要】數學學科是小學課程中一門主要的教學科目,而應用題在數學課程中占有著重要的地位,可見,應用題的教學質量對于小學生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目前的應用題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效率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因此,數學教師很有必要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調整,積極采取措施,改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提高應用題的教學質量,促進小學生的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中高年級 數學應用題 教學質量 策略
在小學中高年級階段,應用題考查的不僅是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還有數學運用能力的考查,對于小學生來說是具有一定的難度的,這就導致學生對應用題產生了畏難的心理,缺乏學習的興趣,降低了應用題的教學質量。針對這種情況,數學教師需要改進教學的策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
一、對應用題教學質量產生影響的因素
1.教學方式比較落后,學生缺乏學習的興趣
在目前的應用題教學中,一些數學教師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處在課堂的主體地位上,通過灌輸的方式向學生講解課程的知識,學生只能被動接收知識,教學的方式比較單一,教學的內容枯燥乏味,課堂的氛圍比較沉悶,很容易使學生對應用題教學產生厭倦的心理,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導致學生不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應用題的教學當中,從而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
2.在考試制度的影響下,教學過于模式化
多年來,在我國的教育領域中,一直采用的是應試教育模式,考試成績對于學生以后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在實際的教學當中,應用題的分值在數學課程中占有著比較重的比例,因此,數學教師為了使學生能夠在考試中取得一個良好的成績,就會將大部分的課堂時間和精力放在了應用題解題技巧的教學上,甚至讓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記住應用題解題的模式和技巧,忽視了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數學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在這種模式化的教學方式下,學生的思維被固化,對一些比較常見類型的應用題進行解答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當學生遇到一些立意比較新穎的應用題就會無從下手,不知道如何去解答,從而不能從根本上提升學生解答應用題的水平,不利于應用題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提高應用題教學質量的措施
1.加強數學知識的學習,為應用題教學提供基礎
在小學數學課程當中,應用題的解答是建立在基礎知識上的,如果學生連基礎知識都沒有掌握好的話,不管怎樣加強應用題的訓練都是沒有用的。因此,要想提高應用題的教學質量,首先得幫助學生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但是,在目前的應用題教學中,數學教師常常認為學生已經將基礎知識掌握牢固,不需要再針對基礎知識進行講解和訓練了,只是帶領學生對應用題進行審題,并且將解題方法講解給學生,這就導致那些基礎知識沒有掌握牢固的學生還是不能正確的解答應用題,久而久之,這些學生就會跟不上教師的教學進度,成績越拉越遠,甚至還會對應用題產生厭學的心理,嚴重的影響到應用題的教學質量。針對這種情況,在應用題教學中,數學教師要注重應用題當中基礎知識的講解,在保證每個學生都已掌握了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在開展應用題的教學,從而使學生都能夠掌握應用題的解題方法。比如,在教學“到商場都買衣服,外套的價格比襯衣的價格高出了160塊,而且襯衣的價格是外套的3/5,問外套和襯衣的價格分別是多少?”在這道應用題當中,涉及到的基礎知識是分數的運算。在講解之前,教師先帶領學生對分數運算的基礎知識進行復習,然后再對應用題進行講解。
2.將生活融入到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應用題與我們的生活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而且,數學課程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使學生能夠使用數學的手段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所以,在開展應用題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將生活當中的元素融入到教學中,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意識到數學課程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是有用的,知道數學的實用性,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還能夠讓學生在課堂的教學中感受到自己熟悉的事物,拉近課堂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出來,從而使學生能夠積極的參與到應用題的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因此,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數學教師要對教材的內容進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找出教材內容和生活之間存在的關聯(lián),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安排。比如,教師在講解分數運算應用題的時候,結合了前段時間學校組織的植物活動,問“在植物活動中,咱們班的男同學一共種了160棵樹,女同學種的棵數比男同學的2/3還多7棵,問女同學種樹的棵數是多少?”學生們看到應用題是前段時間自己經歷過的事情,參與的積極性都非常的高。
3.采用分層教學模式,提高教學的針對性
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其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有著一定的差距。在數學應用題的教學中,如果教師沒有注意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按照統(tǒng)一的標準要求所有的學生,這就會讓一些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學生跟不上教師的教學進度,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降低了應用題教學的質量。將分層教學模式應用到應用題的教學中,能夠有效的解決這個問題。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數學教師需要和學生多交流、多溝通,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情況進行充分的了解,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并且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學,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課堂上,學習到相應的知識,從而在整體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比如,在教學求解平面圖形面積的應用題時,數學教師要求那些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學生能夠熟練的使用公式計算單個平面的面積就可以了,要求那些學習能力比較好的學生需要會解答兩個或者是多個平面圖形重疊到一起的陰影部分的面積。
4.提高學生的學習地位,讓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主動的探索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基本上都是教師位于課堂的主體地位上,學生都是被動的從教師那里接收課程的內容,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教師產生依賴的心理,失去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對于那些解答不出來的應用題,不會主動的進行研究和分析,總是等著教師的講解。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數學教師需要轉變教學觀念,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調整,將學生放在課堂的主體地位上,使學生能夠對課程的內容進行主動的探索,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例如,在應用題的教學中,教師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課程的內容進行討論和分析,給學生提供一個主動學習的機會和平臺,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從而實現(xiàn)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結論
應用題的教學質量對于中高年級學生的發(fā)展有著很重要的作用,能夠直接的影響到學生的數學水平。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數學教師需要轉變教學觀念,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調整,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合適的教學方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主動的參與到課堂的教學中,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王利勇,潘金花.試論做好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的有效策略[J].學周刊,2017,(7):91.
[2]李素萍.芻議如何做好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以及有效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4,(34):108.
[3]陳龍.準確審題,正確列式,精確驗證——芻議小學數學應用題解題策略[J].教師,2017.
[4]周會芹.見題識方,借圖尋法——淺談小學數學應用題學生審題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J].數學大世界,2016,(5).
[5]錢芬.淺析高效課堂背景下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J].時代教育,2018,(8):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