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路丹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〇三醫(yī)院,浙江 杭州 310013)
妊娠以及分娩時大部分女性一生必經的生理過程,由于分娩期間需要承受劇烈的疼痛,大部分產婦往往會選擇剖宮產分娩。據不完全統(tǒng)計[1]:目前,我國大部分醫(yī)院的剖宮產率高達60%以上。相對于自然分娩,剖宮產的死亡風險性相對較高,且會耗費大量的衛(wèi)生資源,現已引起臨床高度重視。為進一步提高產婦自然分娩率,本研究選定本院產科收治的130例產婦,給予不同的分娩體位指導,具體報道如下。
選定本院產科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130例產婦,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已批準本項研究,隨機分組(各65例)。實驗組:年齡24~41歲,平均(32.52±2.14)歲;孕周在38~42周,平均(40.06±0.26)周;19例經產婦、46例初產婦。參照組:年齡25~40歲,平均(32.56±2.11)歲;孕周在39~42周,平均(40.08±0.21)周;20例經產婦、45例初產婦。兩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參照組給予常規(guī)體位分娩,第一產程以平臥位、側臥位交替,而后變?yōu)榻厥?;實驗組如下:
1.2.1 拉瑪澤呼吸法分娩
①習慣胸式呼吸訓練:協(xié)助產婦采取平臥位,告知其全身心放松,而后進行深吸氣、深呼氣訓練,1 min7次,每次5 min。②快速呼吸法訓練:適合宮口開2~8 cm以及間隔宮鎖2~4 min時,告知產婦全身心放松,以鼻子吸氣,經口呼出,根據宮縮情況指導產婦調節(jié)呼吸頻率。③呼吸訓練:應用于宮口開8~10 cm,每隔90 s宮縮1次,可通過淺呼吸法經口進行高位呼吸,根據宮縮強度調整節(jié)奏,直至停止宮縮。④屏氣呼吸訓練:宮口開全時指導產婦前縮下巴,而后深吸氣,直至順利娩出胎兒。⑤哈氣訓練:分娩期間護士可指導產婦進行哈氣訓練,保證全身心放松。
1.2.2 無創(chuàng)自由體位分娩
產婦在分娩期間可根據機體感覺調節(jié)體位,提高分娩舒適度。第一產程:產婦可自主變換體位。第二產程:適當將床頭抬高,而后改為膀胱截石位。
對比兩組產程以及分娩結局,(1)產程:包括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總產程;(2)分娩結局:統(tǒng)計自然分娩、剖宮產率。
以SPSS 26.0進行統(tǒng)計學進行數據分析,配對或獨立樣本t檢驗計量資料(產程),以(±s)表示。x2檢驗計數資料(分娩結局),以“[n(%)]”表示,P<0.05,表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總產程分別是(395.25±12.16)min、(34.26±0.64)min、(8.26±0.11)min、(438.26±12.44)min。參照組分別是(528.44±15.77)min、(50.24±1.57)min、(9.96±0.27)min、(586.24±19.77)min。實驗組均明顯短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t分別是53.9231、75.9893、47.0106、51.0764,P<0.01)。
實驗組自然分娩59例90.77%(59/65);6例剖宮產分娩9.23%(6/65)。參照組自然分娩42例64.62%(42/65);23例剖宮產分娩35.38%(23/65)。實驗組自然分娩率明顯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x2=12.8269P=0.0003)。
WHO(世界衛(wèi)生組織)剖宮產警戒線為15%,目前,我國剖宮產率已遠超過警戒線[2]。既往有研究表明[3]:舒適的分娩體位,可緩解產婦腰部不適感,促進向下屏氣用力,增加四肢肌、盆底肌以及腹肌收縮力,降低腹肌對子宮的壓力,加快產程,提高陰道分娩率。拉瑪澤呼吸法在早期指導產婦進行有效的呼吸訓練,掌握不同時期的呼吸機巧,形成良好的條件反射,弱化宮縮疼痛感,提高陰道分娩依從性。自由體位分娩指導產婦在分娩期間合理利用扶手、床、椅子、分娩球等輔助設施,根據自己的意愿采取蹲、坐、立、臥等姿勢分娩,多種體位交替進行,提高產婦分娩自我控制感和依從性。本研究示:實驗組產程均明顯短于參照組,實驗組自然分娩率(90.77%)明顯高于參照組(64.6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無創(chuàng)自由體位分娩+拉瑪澤呼吸法應用效果顯著,協(xié)同作用,可促使宮口擴張、胎兒順利娩出。本研究結果接近于童亞偉[4]研究結果。
綜上所述:產婦給予無創(chuàng)自由體位分娩+拉瑪澤呼吸法,可有效加快產程進展,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宮產率,值得進一步將該分娩指導方法進一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