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昕
摘?要: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因此,趣味化教學在小學語文的識字和閱讀教學中的實施是非常重要的,教師需要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并有針對性的設置趣味性教學策略。本文就趣味化教學的相關內容展開分析,希望對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提高有所幫助。
關鍵詞:趣味化教學;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25-0149-02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新課改提出加強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小學語文教學是學生學習基礎知識的關鍵點,并且目前在教學模式上不斷革新,以符合當前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為教學基礎,不僅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同時加強教學觀念的更新,尤其是在小學語文的識字和閱讀課程中。識字和閱讀是學生語文學習的基礎,所以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讓學生對基礎的語文學習感興趣,這樣才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主動的投入到識字和閱讀的學習中去。
1.趣味教學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實施
(1)解釋有趣的漢字來源
我國文化底蘊源遠流長,漢字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逐漸成熟,演變至今,很多漢字很有韻味,從形體上可以感受到其中包含了哪些含義,代表了什么。漢字一般是由多個部分組成,組合形式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可以發(fā)現(xiàn)一些文字的演變是非常有趣的,古時候,人們對文字理念觀念還不強,所以會簡單的描繪出物體的形狀,作為表達該物體的文字,比如,我們學習的甲骨文。因此,語文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可以講解文字的來源,提高學生對語文識字教學的興趣。例如,在"烏鴉飲水"課上,老師可以讓學生比較"烏"和"鳥"的區(qū)別。學生們會發(fā)現(xiàn)"烏"比"鳥"少一點。這時,老師問:"為什么烏鴉是鳥,但它沒有"鳥"的眼睛?"看到學生已經陷入思考,老師可以用多媒體給學生看一張烏鴉的圖片,讓學生了解烏鴉的長相,并結合烏鴉全身黑漆漆的形狀,像學生傳遞烏鴉的"烏"與"鳥"的區(qū)別就在于,烏鴉太黑了,看不清眼睛,所以當我們做"鳥"字的時候,我們去掉了它的"眼睛"。同時,由于烏鴉的全身都是黑的,所以"烏"也有黑的意思。這樣,既增加了識字教學的趣味性,又提高了學生的辨詞能力。讓學生趣味性的識字,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并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漢字的含義,這對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義。
(2)分享有趣的單詞和故事
大多數(shù)學生都愛聽各種文字故事。如果老師以講故事的形式來為學生開展識字和閱讀的學習,這樣一來學生就很容易被故事情節(jié)吸引住,然后投入到學習中去。比如,我們在學習“吃飯”這一個詞語時,老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讓同學看一下“吃飯”這一個詞語的動畫意思,并且讓學生進行造句,“吃飯”是什么時候用的詞語,“吃飯”這個詞語要怎么用,如果學生可以真正的明白“吃飯”這個詞語的含義,那么他自己在后面的閱讀中也能快速的認識這個詞語。這樣的識字教學方式更易于學生接受,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不會感到枯燥乏味,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并且能夠促使學生自主根據(jù)漢字來編故事,這對豐富學生的課余活動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把漢字編成故事讓學生進行學習,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更好的掌握漢字。
(3)組織有趣的識字游戲
游戲是許多小學生喜歡的教學方式之一,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語文教師將識字教學和游戲結合起來,讓學生在玩中學和學習中發(fā)揮作用,提高學生的識字積極性和學習效率。比如,在猜謎游戲中,老師在學習"恩"字的時候,可以設置"心口上有大字"的謎語,在學習"會"字的時候,可以設置"人走在云上"的謎語,在學習"蒜"字的時候,可以設置"頭上兩小兩小長草"的謎語讓學生思考并比較,看誰能快速正確地解決這個難題。猜謎可以幫助學生以新的方式記憶生詞的基本結構,增強識字的樂趣。從小學生的心理特征來看,在游戲中能夠讓他們樂此不疲,使他們保持愉快的心情。把識字教學與游戲結合起來,可以讓學生對漢字的印象更加深刻,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知識,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豐富多樣的識字游戲活動,以此把學生調動起來,使學生更高效地學習漢字。
2.趣味教學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施
小學生沒有辦法很長時間的集中閱讀,所以創(chuàng)造新型的趣味教學方法,可以更好的集中學習注意力,讓更多的學生愛上語文閱讀課程。多媒體設備在課堂教學中的使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學會使用多媒體設備,并自制與教材內容相關的課件,從而使教材內容可以生動形象展示給學生們,讓學生更好的學習語文閱讀知識。例如,在學習《猴王出世》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課文插圖或小動畫,創(chuàng)造生動的學習情境。并且許多小學生對動漫有很大的興趣,所以學習猴王出世的課程中會有很大的積極性。在此基礎上,老師提出了一個問題:"猴王是石頭變得嗎?"讓學生根據(jù)課文分組討論。這樣,學生被形象所吸引,探索的興趣就會明顯提高。此外,教師應積極組織各種閱讀活動,讓學生體驗閱讀的樂趣。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文中角色扮演故事和人物對話,并對人物情感和思想進行詮釋。與此同時,教師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心理年齡特征,他們很難在課堂上集中精力上課。因此,教師需要更加關注教學過程,以多種方式組織有趣的課堂活動,從而激發(fā)學生最大的學習潛力。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老師不應該局限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思維,應該要開闊學生的寫作思維,讓學生可以有更加跳躍性的寫作思維。同時,老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的方式,活躍課堂學習氛圍,讓學生可以更好的在課堂中發(fā)揮主體的學習地位。比如,在蒲公英這一章節(jié)內容的學習中,老師可以用多媒體來播放一些蒲公英的圖片或者是視頻動畫,然后開展"我愛蒲公英"閱讀比賽,并分成學習小組,讓每組派一名代表來朗讀課文。通過這一類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更多的表現(xiàn)機會,這樣一來,學生也會對閱讀越來越感興趣。
3.結語
由此可見,由于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都比較短,但是一節(jié)語文課時大概有40分鐘,對此,老師必須要借助一些有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跟著老師的節(jié)奏上課,這樣語文學習才能有效率。同時,必須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來因材施教,找到適合學生的趣味教學方式,這樣才能達到真正的識字閱讀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劉媛.趣味識字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情感讀本,20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