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秋影
一、明確學習目標,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動力
當今是信息時代,英語是信息的主要載體。中國人學習英語就意味著打開了通往世界的窗戶,使自己更加緊密地與世界聯系在一起。只有把學習英語的動力和人生所追求的目標聯系起來,才能使學習英語成為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從而增強學生的主觀意識。只有當學生明確了學習英語的目的,學生才會有學習英語的動力,并會加倍努力。
二、改善教師的教學理念,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一)教學理念的更新
首先,在一個高競爭、高科技時代的今天,要求年輕一代胸懷寬廣、知識豐富、智慧過人、開拓進取、品德高尚。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就是學習英語基礎知識,但在此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適應時代的要求是十分必要的。其次,對教師的作用應該有一個新的認識。在過去,家長式的教學模式頻繁的出現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因此,教師應該更新改善以往的教學方法,走出一味的演講模式,力爭做到所有的教師都是學生的促進者、激勵者、協(xié)調者和輔助者。
(二)樹立以教促學的指導思想
教師應逐步從“教”向“學”轉變,做到教與學相融合。以“學”為中心,最主要的是使學生熱愛學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學會學習。“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21世紀以來,“授人之漁”已成為教師的最高水平。
(三)激發(fā)學習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動機
對學習英語越感興趣,學生就有了學習動機,學習效果就越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參與度至關重要。老師應該盡力使學生的課生動有趣。在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后,學生的學習方法就會有所改善,同時也端正了學習態(tài)度,對英語的學習欲望就會越強烈。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變,同時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質量也得到了提高,從而進入了學與教的良性循環(huán)。
三、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課堂是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知識、發(fā)現知識、掌握知識、應用知識的過程。課堂教學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使他們經常有機會展示和測試他們的知識和能力。這有利于學生產生內在的學習動機。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創(chuàng)造性地創(chuàng)設各種有利于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景,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從而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欲望,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積極運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我通過用實物示范場景,圖片再現情景,音樂渲染場景以及現場親自體驗的方法,將學生帶入現場情景之中,從而使學生感受的學習的快樂和更深刻的記憶語言材料。
四、拓展英語學科的發(fā)展空間,增加課外活動
雖然英語學習主要是在課堂上完成,但是學生主體的發(fā)展受到課堂時間45分鐘的限制。英語的學習與練習不僅僅實在課堂上來實現,如聽、說、讀、寫,還應增設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因為這樣能夠增加學生的主動性,為學生拓寬知識面,開拓視野,讓他們在寬松快樂的環(huán)境中去學習。根據學生有著不同的興趣特點,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內容豐富、多樣化的學習英語活動, 如英語演講、英語歌唱比賽、講故事、英語手抄報等等,從而達到展示學生才能、增加學習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五、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策略
(一)英語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和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在教育教學中學生的主體認知和認知活動狀態(tài)需要受到情緒的支配。根據這一原則的指導,師生之間的關系有待加強和鞏固,多學和接觸實用的英語,學生要不斷的做聽,說,讀,寫的練習,從中發(fā)揮主動作用。開課前,教師要提出問題,設置懸念,讓學生能夠獨立預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暢談自己的觀點,在這過程中充分的展示自己。
(二)樹立學生自信心,加強自我評價
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自律性和探究性決定了學生的自主性,鼓勵學生進行全面的自我評價,勇敢面對困難,適時反思,改善策略,從而迎接挑戰(zhàn),提高學習效率。英語教學中,通過模仿標準發(fā)音,讀單詞,做閱讀,練寫作等來建立一系列的學習過程,利用所學的知識結構對自己進行反思,從而有序的進行學習活動,這樣學生可更高效準確的掌握知識,根據自身特點來自我評價,逐步提高學習主動性。
(三)開闊學生的視野,使他們從實踐中受益
學生在英語學習的生涯中,知識和經驗都在逐漸增長,自主學習能力也在增強。對英語學習的好奇心和興趣轉化為了對這一學科學習的渴望,以英語這一門語言為信息載體,激發(fā)了學生對人類社會的探索。
六、樹立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
(一)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我們知道只有成功才能提高學習的信心和熱情。實踐證明,學生進步的動力和信心來自于他們不斷的成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能以及對自身價值的認識。因此,我們應該有意識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平等對待所有學生,讓學生能夠快樂、自由地學習。讓每個學生都參與課堂,給他們行動的空間。讓他們盡情的享受英語,走進每個角色的空間,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
(二)引導學生正確面對每一次考試
在每個考試的結束,我將回顧每組試卷,一步一步找出共性的問題,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詳細寫試卷分析,做好下一步的指導工作。課后,我會抽出一些時間和學生們交談,幫助他們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試卷發(fā)完后,我要求學生認真復習試卷,給出每一個錯誤的原因,并有針對性地總結試卷。
(三)胸懷大志,因材施教
教學中,根據學生不同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措施。一般來說,對于那些沒有學習自覺性、不求甚解的學生,需要增加他們的學習毅力和精益求精精神,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心理素質;對于課堂上較活躍的學生,他們往往缺乏意志力,應提高自我約束能力;對于性格內向、不愛表達的學生,要多鼓勵,增加他們的自信。只有這樣,不同類型的學生的潛力才能得到開發(fā),他們可以在自主學習的道路上獲得進步。
七、結束語
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并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其擁有一個很堅實的英語語言基礎,而且應該進一步完善學生的學習策略,老師應該經常鼓勵學生勇于創(chuàng)新,積極探索和培養(yǎng)自己的意志力,在英語學習中增強探索意識,在實踐中提高他們的各種學習能力,同時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