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順昌縣元坑中學 葛 英
語文課上教師喋喋不休地講授,下面學生睡倒一大片,這種“滿堂灌”的課堂,成效有多少?教師應當為之深思。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說過:“假如學生不愿意學習,不會學習,只好是教師的錯。”因此,高效課堂應革故鼎新,從“填鴨式”“滿堂灌”中走出來,把課堂還給學生,提高課堂效率。
筆者上語文課喜歡寓教于樂,讓學生在樂中學、樂中獲。如魏巍《我的老師》一文里有“他用兒童的狡猾的眼光看著我”這樣一句話,其中“狡猾”貶詞褒用,筆者會在上課批評做小動作的孩子時笑著說:“喂,你怎又在用狡猾的目光瞅著我呢?”不經(jīng)意間說句詼諧語言,逗得學生哈哈大笑,打破了課堂的沉悶,學生注意力也就隨之提高,大腦思維也就不同程度地被激活。古希臘生物學家普羅塔戈說:“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點燃的火把?!比绻膭詈⒆觽兣W習時可說:“我們頭上都沒有USB 接口,所有的成功都是努力出來的。”這樣,學生在快樂中接受了筆者的觀點,進而會更加努力學習。
《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是千古絕唱的名篇,理應背誦,但這首詞篇幅較長,“填鴨式”“滿堂灌”叫學生回去背下來,學生會十分頭疼,收效甚微。因此,筆者變花樣導入:“王菲,這位耳熟能詳?shù)母枋郑蠹抑绬??她唱了一首膾炙人口的歌是什么?。繉?,《明月幾時有》。大家想不想再聽???”筆者順勢打開多媒體視頻,柔和的曲子瞬間把學生帶入詞的意境中,課堂氣氛效果非同一般,學生學習的興致高漲,收效也頗豐。這樣上課為語文課增值不少。
過去的教學總是以本教本,教師照本宣完即可,沒有創(chuàng)造性,就像知識的搬運工。教師、學校的實力常用學生的分數(shù)高低來評價,在分數(shù)的驅(qū)使下,教師和學生按部就班地教、學,大多數(shù)學生只有考試做卷子的能力,毫無動手能力。學生能力大小應是以學生自主探究、動手腦掌握思考多少知識為準。課堂學生唱主角,教師唱配角。一是教師設(shè)疑,學生在疑中問、學、悟,教師配合引導學生在自導自演中獲取知識。提高學生的質(zhì)疑能力。學生質(zhì)疑的深淺,直接反映了鉆研知識的深淺。不管學生質(zhì)疑的問題是否答得上來,為了鼓勵學生提問,筆者立下“三不”規(guī)定,即不怒罵提怪問題的學生,不用冷言冷語對待特別學生,不和稀泥難纏學生。遇到難纏問題,師生共商共討、和諧互動。二是求異與求同合作并進,學會看到問題的兩面性。讓學生智慧思維的火花自然噴發(fā)。筆者在語文教學中本著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的理念,在分析文章結(jié)構(gòu)、思想情感、人物性格特征時,不強求只有一個答案,只要說得有理即可,以此激發(fā)學生的發(fā)言能力和思維能力。三是“想我學”和“我想學”兩字排列順序不同,思維過程不同,前者是外力作用強制做的,后者是內(nèi)心作用主動做的。如果我們把“課堂權(quán)”交還給學生,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充分利用外界條件,那么默契和諧的教學、高效互動的課堂教學也就成為現(xiàn)實了。
如在教學《岳陽樓記》時,筆者就先給學生設(shè)置幾個問題,把課堂權(quán)交給學生:(1)默讀課文兩遍,畫出、寫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2)同桌之間互相討論,清思路,解內(nèi)容,悟大意;(3)分組朗誦課文,響齊者為勝;(4)背默文中表達作者思想情感的句子,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等。按要求,同學們讀的讀、背的背、寫的寫,忙得不亦樂乎,興趣盎然。而筆者儼然就是巡判官,學生你一言我一語,筆者邊聽邊評,適時點撥,不經(jīng)意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筆者已然成為配角。學生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我愛學”,讓自己成為課堂的主宰者,學習成效就自然提高了。一堂課下來,85%的同學竟奇跡般地把這長篇文章背了下來,成績可圈可點??!
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讓筆者明白,對學生整體素質(zhì)的培養(yǎng)極為重要,要把課堂權(quán)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所以學生課堂內(nèi)積極主動參與,是教學成功的關(guān)鍵。為寓教于樂,讓學生輕松快樂獲取知識,筆者做了如下嘗試?!对狸枠怯洝返谋痴b采取游戲方法:師生互動,師背上句,生接下句;各組接力背一段,依次反復輪回。在緊張有序中同學們注意力集中,情緒高漲,不知不覺就把文章背熟了。最后齊聲背誦整篇文章,全班同學異口同聲、字正腔圓地背完全篇。成就感悄然于心,師生和諧甜美。
要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的天性,堅信每個學生都是可以造就的,營造活潑和諧的語文教學氛圍,讓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獲得知識、掌握知識。實踐表明,成功的學生背后一定有成功的教師,教師只有投入百倍的熱忱,捧出拳拳愛心,辛勤耕耘,革故鼎新,師生互動互探,把“課堂權(quán)”真正還給學生,才能讓課堂呈現(xiàn)高效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