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qū)虎貝中心小學 黃妹妹
小學生的語文基礎相對薄弱,語言組織能力不強,在習作中很容易出現詞不達意、無話可說、想說說不出等情況。課外閱讀活動的開展,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知識拓展,增加學生的語言積累,為習作提供源源不斷的活水。同時,閱讀也是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理解和記憶的過程,對于強化學生的習作能力有著顯著效果。課外閱讀作為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閱讀是拓寬人們視野、促進思維活躍的一種重要形式,只有讓學生明確閱讀的重要性,其才能更好地開展課外閱讀活動,為習作積累足夠的素材。筆者在教學《哪吒鬧?!窌r,引導學生邊讀邊做標記,指導學生想象當時的畫面。教師以自己的讀書經驗指導學生如何讀書,讀后師生互動,組織學生利用讀書卡片交流閱讀體會,感受人物形象。教者,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激發(fā)學生進一步了解所讀內容、加深理解與記憶的同時,還教給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將自己喜歡的語句記錄下來,養(yǎng)成課外閱讀積累知識的好方法,為習作積累素材,不斷提高自身的習作能力。
有人說,書籍是全世界最好的營養(yǎng)品。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受到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更有效地提升了聯(lián)想與動筆能力。在現今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先明確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并嘗試在課堂上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幫助學生獲取更多書本外的知識內容,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筆者認為,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課文時,永遠不要忘了課內外的閱讀拓展。以教學《三打白骨精》為例,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閱讀《西游記》。同時,教師要適時給學生布置閱讀作業(yè),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聯(lián)合多方面力量,幫助學生更好地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提升其語言能力,進而為習作提供幫助。
課外閱讀的開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判斷能力,并在后續(xù)的練習中不斷形成自己的習作風格和特色。不僅如此,課外閱讀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其掌握更多的習作技巧。郭沫若的《石榴》最后一個自然段是指導習作的好素材,可以讓學生嘗試背誦與延伸,并仿寫自己喜歡的水果。有一個學生是這樣寫的:“這時,你摘下一個橘子,剝開外皮,只見月牙般的果肉一片片緊偎在一起,晶瑩透亮。取一片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頓時感到清爽無比?!币蚤喿x促習作,能夠真正做到讀寫結合,實現習作素材的深度積累。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應結合教學目標制定合理的課外閱讀任務,充分發(fā)揮閱讀在習作中的作用。在制訂課外閱讀方案時,教師可結合學生的能力水平布置合理的閱讀任務,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提升閱讀效果。根據課標的要求,一、二年級學生每周閱讀量在500 字左右,三、四年級學生每周閱讀量在4000 字左右,五、六年級學生每周閱讀量可在10000 字左右,教師應借助科學合理的課外閱讀任務,促進小學生積累豐富的習作素材,讓閱讀真正促進習作。
采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可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知識的拓展,不斷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要引導小學生通過課外閱讀,一步一步拓展,在夯實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如教學《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這篇文章時,筆者引導學生延伸觀看《火星救援》《星際穿越》等科幻影片,通過強烈的人物體驗、視覺沖擊以及科技知識理解文本內容,并引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剖析文本深意,構建科幻雛形,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和語言能力,也能為后續(xù)的類型習作創(chuàng)造條件。
豐富課外閱讀資源是充分發(fā)揮課外閱讀作用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也是提高習作教學質量的必要環(huán)節(jié)。合理資源的利用能讓學生接觸到更多的課外知識,實現習作素材的積累。在時代進步的過程中,課外讀物已經成為小學生語文學習的必要工具,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語文學習現實需求,幫助小學生選擇適合他們的課外閱讀資源,通過教學資源的優(yōu)化,促進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結構的優(yōu)化。
總之,隨著2017 年高考改革,不少人提出了“得語文者得高考,得閱讀者得語文”的觀點。閱讀在語文教學中的比重不斷增加,課外閱讀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教師要不斷加強對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從豐富的閱讀資源中積累更多的習作素材,增強習作的興趣和積極性,以此提高其習作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實現語文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