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陳方方
目前在許多保育教師的認知中,還會將幼兒保育工作等同于“保姆”工作。隨著幼教工作水平的整體提升,幼兒保育教師已經(jīng)從以往的保姆角色轉變成幼兒成長的引導者?;谶@種轉變,幼兒保育工作必須要在現(xiàn)有工作水平的基礎上,不斷研究、總結與創(chuàng)新,保證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運用更加新穎的方式,樹立更加全面、科學的工作標準,切實發(fā)揮好保教作用,促進幼兒教育工作全面發(fā)展。
當下,幼兒園應注重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和基本自理能力的鍛煉,這恰巧是保育工作的重要職能。有效開展與落實保育工作是幼兒教育其他工作的基礎與前提,“保教結合”既是工作手段,也是工作標準。
保育工作的核心角色——保育教師的個人能力素質(zhì)和其對待工作的基本態(tài)度,直接決定了幼兒園保育工作的質(zhì)量。針對當前的工作實際,要提高保育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zhì),需要加強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建立科學、完善、系統(tǒng)的招聘、管理、退出制度
不斷加強保育教師隊伍規(guī)范化管理,從招聘源頭把關,將合適的人安排到合適的崗位上;加強全程、全時、全員管理,注重建立和推廣保育工作的程序、標準和制度,讓主觀的工作對應客觀的評價要求,將責任和職能落實到具體人、具體事;探索建立基于勞動合同基礎上的全程退出機制,及時調(diào)整保育教師隊伍,提升教師的整體水平和工作主動性。
2.建立符合崗位發(fā)展需要的培訓機制
堅持“先培訓再上崗,先有能力再有崗位”,切實抓好保育教師崗前培訓工作,積極推行保育教研、參觀見習、研討交流等制度,加強培訓,支持教師持續(xù)學習。
3.注重提升教師的崗位榮譽感
由于崗位特殊,保育教師大多為臨時聘用人員,學歷、能力大多處于弱勢地位。部分保育教師往往低估了自身的崗位價值,在實際工作中始終處于從屬、被動地位,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自身崗位作用的發(fā)揮。為此,幼兒園要注重加強對保育教師的教育引導,讓他們了解自身崗位的重要性,讓他們感受到保育教師的崗位榮譽感,讓保育教師有地位、有信心、有激情,切實提升工作效能。
4.抓好先進典型
要注重做好優(yōu)秀保育教師的發(fā)掘和宣傳工作,大力開展平凡崗位的創(chuàng)優(yōu)、創(chuàng)先工作,以個體帶動群體的發(fā)展。
將“保教結合”原則貫穿于幼兒園的整個管理過程中,既要重視教育工作,也要重視保育工作,制定好保教工作計劃,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幼兒進行保育和教育。組織全體保教人員學習法規(guī)和各項政策制度,強化保教人員“保教結合”的意識;統(tǒng)籌各項工作時,注重將“保教結合”工作形成制度和習慣,納入全園的工作計劃中;在制定具體工作計劃時,要充分體現(xiàn)“保教結合”原則,統(tǒng)籌考慮保育與教育,拿出有針對性的措施和方案。在具體落實工作時,要將健康積極的因素融入教學設計中,創(chuàng)設寬松的教育氛圍,激發(fā)幼兒的積極自主性,增強幼兒的生活能力和安全意識。在人員的分工上,應做到保育和教育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真正將“保教結合”落實到班級工作中。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幼兒園的教育水平不斷提升,各項工作標準也逐年提升,以往不被重現(xiàn)的保育工作也被賦予了新的時代要求和意義。按照新的保育工作觀念,保育教師同樣也是教育工作的直接參與者,同樣崗位關鍵、責任重大,因此,我們需要不斷加強保育教師對本職工作的學習研究。
為此,幼兒園要安排能力突出的中層領導負責保育教研工作,專門成立保育教研組,帶領全體保育教師結合“保教并重、日常保育工作”等問題開展研討活動,在保育教師中努力營造“保教并重,保育為先”的良好教研氛圍。設置的教研活動內(nèi)容不宜過于深奧,應立足實際,服務崗位,把握適度的標準,有效推動日常工作進程和幼兒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