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記憶是經(jīng)驗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是心理活動的一種重要特性,是智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記憶品質(zhì)包括識記的敏捷性,保持的持久性,記憶的正確性和記憶的準備性。外語學習的過程與記憶是分不開的,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一個普遍問題就是學生缺乏記憶品質(zhì)和能力,對知識的記憶感到吃力,新的《英語課程標準》也提出要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因此作為英語教學一線教師,要重視在課堂上運用各種有助于記憶的教學策略,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的記憶品質(zhì),長期地磨礪記憶這塊璞玉,使其綻放光彩,提高學習效率。
關(guān)鍵詞:培養(yǎng);記憶品質(zhì);教學策略
一、 識記敏捷性的培養(yǎng)
識記同樣的材料,有人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有人則可以迅速記住。人們這種識記速度的快慢,即識記的敏捷性。識記的敏捷性的提高主要通過兩個途徑,明確識記的目的和集中注意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一些教學活動和手段來提高識記的敏捷性。
(一)配合多感官記憶,明確記憶目的
毛主席曾經(jīng)說過:“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親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組成性質(zhì),你就得實行物理學和化學的實驗?!边@句話不僅告訴我們實踐出真知的道理,同時也告訴我們,通過自己感官得出的東西是最真實的,也是最深刻的。在英語教學中也是一樣的,通過多感官的刺激,能讓學生明確所記憶的知識點,并印象深刻。例如,在教授牛津初中英語“8A Unit 6 Natural disaster”時,筆者采用了三步方法,用感官刺激記憶的方式提高記憶的敏捷性。在課件制作上筆者選擇了幾組自然災害(rainstorm, thunder and lightning, typhoon, snowstorm, earthquake),并提供了圖片,聲音,讓學生通過看圖或聽聲音來判斷是哪一種自然災害。在這節(jié)課上到一半的時間時,筆者向?qū)W生展示所有本節(jié)課要掌握的自然災害的圖片,并給學生30秒鐘的時間看圖片短時記憶,接著筆者讓學生一個接一個說出自己記住的自然災害的名稱。在一堂課接近尾聲的時候,筆者播放了一段視頻,視頻中包含了所有在本課中講授和需要學生掌握的自然災害,筆者采用競賽的方式,讓學生盡可能多地將自己看到的自然災害的名稱寫在黑板上,寫得最完整的一組獲勝。通過這三步,筆者讓學生通過聽,說,看,寫等感官活動,運用多次的感官記憶來讓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記憶內(nèi)容非常熟悉,并能輕松記憶。提高了識記的敏捷性。
(二)由淺入深,有層次地加深記憶
以“8A Unit 6 Natural disaster”為例,在學到Welcome to the unit時,其中有許多詞組是需要學生掌握的:lose the game, wash the village away, kill thousands of people, start a big fire, fall from a tree, hurt ones leg, crash into a tree, a car accident.筆者首先呈現(xiàn)這些詞組和圖片,讓學生將詞組和圖片進行搭配。然后讓學生找出不屬于自然災害的詞組。最后讓學生在屬于自然災害的詞組中選擇短語來描述前面所學的某一個自然災害所帶來的危害。通過活動,學生對這些短語有了記憶印象,然后再讓學生閱讀書上含有這些詞組的句子,要求學生能在閱讀后再用句中的詞組翻譯句子。學生由輕松到緊迫,有層次地加深了記憶。
二、 保持的持久性的培養(yǎng)
識記一個材料后,有人能長久地保持在記憶中,有人則很快就遺忘了。人們這種對識記材料保持時間的久暫,即保持的持久性。加強保持的持久性首先是要善于把識記的材料納入已有的知識體系中,其次是進行及時和經(jīng)常的復習。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揭示了識記后最初一段時間遺忘較快,以后遺忘逐漸減慢。因此要尤其注意及時復習和間時復習的安排。
(一)遵循記憶規(guī)律,確保及時記憶
在學完8A Unit 4談論熊貓的成長史的文章時,筆者將熊貓成長史的過程順序打亂,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記憶找出正確的排序。接著讓學生根據(jù)熊貓不同時期的照片以及提示性的短語,談論不同時期熊貓的生長特點。最后筆者再播放一段描述熊貓生長史的消音視頻,讓學生介紹熊貓的生長史。并對于表現(xiàn)不錯的小組進行積分獎勵。
(二)合理分配時間,有效分散記憶
一日之計在于晨,許多人都認為早上人的記憶力是最好的,其實也要因人而異的。在記憶的時候,不僅要把握好記憶的最好時間,同時也要合理分配時間,進行有效的分散記憶。也就是說早上如果用60分鐘記憶,也可分為早,中,晚各用20分鐘。這就相當于一個知識點記憶了3次一樣,反復地鞏固效果會更好。
(三)嘗試回憶記憶,抓住記憶點
在背誦文章的時候,筆者發(fā)現(xiàn)了學生有這樣兩種背誦方式,一種就是從頭讀到尾后再開始背誦,一種是邊讀,邊嘗試尋找記憶點回憶背誦。后者效率高一些,因此筆者在閱讀的教授過程中,也嘗試引導學生使用這種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邊回憶記憶的方式。
在學習9A “Unit 1 Star sign”談論每個星座的不同性格特征時,筆者讓學生先認真閱讀關(guān)于自己星座的內(nèi)容。然后筆者再請不同的同學來說說自己星座的特點,筆者將這幾個同學作為這個星座的代表人物,讓學生循著記憶點來介紹。
(四)遵循記憶規(guī)律,采用過度學習
過度學習指剛好能背誦后的再學習,這種過度學習只能增加到學習量的百分之五十為宜。在每次早讀課中,筆者會讓學生自由朗讀背誦,并記下自己的朗讀和背誦的遍數(shù),當超過十個同學能背誦的時候,筆者就會讓大家齊讀,有的同學朗讀8遍背誦下來文章的,筆者就讓他齊讀4遍,以此類推,讓學生讀自己背誦遍數(shù)的一半的比例。長時間下來,學生齊讀的遍數(shù)減少了很多,背誦需要花費的時間越來越少了。
三、 記憶的正確性的培養(yǎng)
為了確保記憶的正確性,在記憶的時候,要注意分類記憶,聯(lián)想記憶的運用。
(一)注重詞義歸屬,實施分類記憶
在9A “Unit 1 Star signs”的教學中,有許多關(guān)于性格的單詞,筆者讓學生找出這些形容詞,并將這些詞歸類為好的性格,不好的性格或者中性的性格。再讓學生找出該詞的近義詞及反義詞。學生很容易通過這樣頭腦風暴的形式,對這些單詞加深印象。如:silly foolish(近義) clever(反義); polite elegant rude/impolite; strong weak; lazy hardworking; fair unfair等。筆者再讓學生將作為好朋友該具備的品質(zhì)找出來并說明原因。接著讓學生將他們認為描述性格不好的形容詞找出來并說明為什么不好。最后再找出比較中性的詞。這樣幾番分類后,學生會對這些形容詞加深印象,并能正確理解和運用該詞,保證了記憶的正確性。
(二)發(fā)揮想象能力,采用聯(lián)想記憶
聯(lián)想記憶最常用的方式就是頭腦風暴,在學習的過程中運用聯(lián)想的方法有助于學生知識的記憶,和知識體系的把握,有助于記憶正確性的培養(yǎng)。當學到if條件從句時,筆者給學生呈現(xiàn)了一個條件,讓學生發(fā)揮聯(lián)想接龍:
1. If hunters catch a giant panda, they will kill it for fur.
2. If farmers cut down trees, giant pandas will have nowhere to live.
3. If people find baby pandas alone, they will often take them away.
4. If I see a snake in front of me, I will run the other way.
5. Giant pandas will survive, if we protect them.
6. I will see some beautiful birds, if I walk through a rainforest.
7. If I go to North Africa, I will see a lot of camels.
接著,筆者說出一句比較貼近學生生活的條件句,讓學生發(fā)揮聯(lián)想接龍下去:
If I have time next weekend,
I will go to the zoo.
If I go to the zoo,
I will watch the animals
……
這樣,學生對條件從句的句型就比較能熟悉掌握了。
同樣在學習單詞的前后綴的時候,筆者也列舉一些單詞,讓學生寫出他們的前后綴,并找出與之相類似的變形形式。當說到success加后綴只有加ful,沒有加less的情況時,學生就聯(lián)想到了與它相似變形的另外一些詞,如thankful, wonderful, delightful。并聯(lián)想到了只加less,沒有加ful情況的幾個單詞:endless, noiseless。同樣在說到前綴,都加im的有polite, possible,加dis的有dishonest, dislike, disappear等。再讓學生思考,加了前綴后變成反義詞的詞,還有沒有相對應的反義詞,如polite, impolite, rude。通過這樣的聯(lián)想,學生對單詞的構(gòu)詞變形有了清晰正確的記憶。
在日常的教學過程當中,如果能夠重視并鉆研學生記憶品質(zhì)的培養(yǎng),對于初中英語教學,是一個極大的突破和幫助,同樣也對學生今后的學習能力有很大的幫助,能夠在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的同時,也著眼于學生今后的發(fā)展,符合了新的《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重視磨礪學生記憶的璞玉,使其綻放光彩,受益終生。
參考文獻:
[1]車利萍.記憶術(shù):科學的記憶方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韓映紅,閆國利.高效記憶策略[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
[3]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作者簡介:
韓璐,江蘇省南京市,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qū)勵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