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雨花臺區(qū)實驗幼兒園 吳學雅
經(jīng)典繪本《長長的》語言淺顯易懂,生動有趣,從小班幼兒最喜愛的各種動物形象入手,將幼兒們帶入一個“尋找長長的東西”的世界。小班幼兒正處于具體形象思維階段,繪本中的動物做著各種各樣的典型動作,適合小班幼兒進行模仿并在潛移默化中理解“長長的”這一科學概念。在語言表達方面,小班幼兒的詞匯量比較有限,表達能力較弱。教師將通過引導幼兒解讀重點畫面,讓幼兒在說說、玩玩中提升語言能力,并通過親身體驗去發(fā)展抽象思維能力。
◎閱讀繪本,理解繪本內(nèi)容,學習短句式“長長的××像××,可以××”。
◎通過觀察、猜測、動作模仿、語言描述等方式,參與閱讀活動,進一步理解排隊和彩虹與“長長的”的關系。
◎喜歡和同伴一起閱讀,初步體驗閱讀的快樂。
◎物質準備:繪本PPT、繪本音頻、長尾巴猴子玩偶。
◎經(jīng)驗準備:幼兒對各種動物有初步認識,特別是對各種動物的典型特征有所了解。
教師出示長尾巴猴子玩偶,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觀察猴子尾巴的特點并想象猴子長長的尾巴像什么。
師幼初步閱讀繪本,教師出示繪本封面,引導幼兒通過觀察畫面中的猴子,發(fā)現(xiàn)猴子尾巴的特點。
閱讀第一頁,引導幼兒邊說邊進行動作模仿。
師:大象的什么部位是長長的?像什么?(幼兒一邊模仿一邊說:長長的鼻子像竹竿,可以曬衣服。)
師:鱷魚什么部位是長長的?像什么?(幼兒一邊模仿一邊說:長長的背像小橋。)
教師引導幼兒逐幅閱讀繪本,邊做動作邊練習短句“長長的××像××,可以××”。
重點解讀企鵝、彩虹兩幅畫面,進一步感知“長長的”抽象概念。
師:企鵝在干什么呢?
幼:排隊!他們排了好長的隊!
師:那我們也來排個長長的隊,玩“開火車”的游戲吧!
師:你們見過彩虹嗎?我們一起來對著彩虹許個愿吧!
這兩幅畫與前面的模式不同,不是凸顯動物的局部,而是通過整體畫面呈現(xiàn)出“長長的”特點。幼兒的觀察要從部分遷移到整體,因此重點解讀這兩幅畫面,可以讓幼兒對長度的感知更加深入。通過集體排隊和集體許愿,也可將幼兒情緒推向高潮。
播放以輕音樂為背景樂的故事音頻,幼兒傾聽完,對繪本線索有了整體把握。
師:教室里有哪些長長的東西呢?像什么?
這個環(huán)節(jié)拓展了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豐富了幼兒的想象力。幼兒可在此將間接經(jīng)驗轉變?yōu)橹苯咏?jīng)驗,在鞏固所學句式的同時,豐富幼兒的詞匯。
教師在科學區(qū)投放大量的低結構材料,引導幼兒進行“比長比短”的游戲。同時,引導家長和幼兒共同完成親子調(diào)查表《長長的》,將活動延續(xù)到幼兒的家里。
小班幼兒注意力易分散、愛模仿,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我大量使用情景教學法,為幼兒創(chuàng)設小動物的各種動作場景,讓幼兒置身于情境中去做動作。另外,啟發(fā)性的問題有利于打開幼兒的思路。在提問時,教師應注意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多進行思考。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教師采用排隊開火車和彩虹下許愿這兩個小游戲,充分調(diào)動幼兒的主動性,讓他們在看看、聽聽、玩玩、說說的氛圍中輕松掌握活動的重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