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qū)淡水鎮(zhèn)惠陽中山中學 劉海森
2014 年,《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改革的要求:依高考人才選拔需要和新課標的要求,試題的命題需增強基礎性、綜合性,著重考查學生獨立思考和運用自己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浙、滬率先開始了新高考綜合改革試點,高考改革后的數學不再有文理之分。通過國家改革的大綱,我們可以了解到,基礎、能力、數學素養(yǎng)是新高考改革的方向標,尤其是考查數學核心素養(yǎng)(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數學運算、直觀想象、數據分析)方面已是重中之重。
隨著改革政策的提出,改革的步伐也逐步邁開。新高考的改革是科學的、緊迫的、符合新時代國家人才選拔需要的改革;是一個通過精心研究,全力落實,“以考助改”的改革;是在實踐中不斷尋求正確方向的改革。通過三年的浙、滬兩個先進地區(qū)試點,魯、粵等各個省份逐步加入的方式,改革將在10 年內全面鋪開,成為國家教育改革的一個里程碑。
改革推進中,測量體系的建立是把握改革質量的有效方法。建立一個既符合學習規(guī)律又符合國家教育目的的數學科目測量體系可從以下方面落實:(1)計量試卷絕對難度。試題絕對難度從易至難可以劃分為前結構水平、多重結構水平、關聯結構水平和拓展抽象結構水平。(2)通過分析測定試卷絕對難度的期望分數的結構,來考量各次考試分度設計的合理性和科學性。
改革推進中,為滿足考查的需要,對數學的考查目標和考試形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荚嚹繕?、考查內容和考查要求發(fā)生變化的同時,與此相適應的新的題型也將同步出現。新的題型應該是能實現考查目的和考試效果的題型;新的題型應該能更加精確地區(qū)分考生,且能發(fā)揮對中學教學積極的導向作用的題型。通過試驗和研究,多選題、多空題的出現和大題分值的增加,這樣的新題型試卷的整體質量是較好的,新題型試卷在全體考生、文科、理科、特長考生中均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試題的區(qū)分度良好,整卷信息含量能夠準確測量大部分考生的能力。新題型試卷的設置是合理的,多選題也是有利于提高全卷得分率、有利于區(qū)分考生的。
在國家新課程標準的前提下,學校需從自身條件和學生實際出發(fā),將新課改面向全國所有學生的頂層規(guī)劃和設計的課程,轉變?yōu)檫m合本校學生學習需求、符合本校學情的創(chuàng)造性實踐課程。
盡管隨著新高考的深入開展,很多地方實行走班制教學模式的試點大部分效果并不理想。但允許學生選修自己喜歡的、最適合自己的層次課程是高考新方案中最閃亮、最受歡迎的一點,因此“選課走班”教學模式則是取代原有授課模式的最佳教學模式了。數學科的教學在這個創(chuàng)造性的實踐課程中又該如何落實呢?數學教學也面臨著若班級統(tǒng)一,則學生數學成績參差不齊,若學生層次相近,則班級容易混亂,難以管理的兩難問題。面對這種問題,可以考慮在走班制的基礎上,再進行數學科目的分層教學模式,即在相似類別的走班學生集體里面實施分層教學(可進行分層的班級數學課調成一致,學生根據數學層次走班上課)。具體落實上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考慮:(1)作為頂層設計,統(tǒng)籌規(guī)劃是否合理;(2)工作規(guī)劃和具體措施是否清晰明確;(3)推進過程中能否不斷發(fā)揮教師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不斷提升教學質量;(4)是否具備系統(tǒng)的分層次課件、教案來滿足教學要求;(5)是否做好宣傳解讀工作,充分發(fā)揮教師、學生、家長的能動性;(6)是否有一個相對完善的測評模式來不斷檢驗成果。
在分層操作方面,基于學生的知識水平、能力偏向和興趣愛好,讓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能使個性獲得極大發(fā)展的位置是高中數學新型課題的核心價值所在。分層前,應該全面細致地了解學生,建立電子檔案系統(tǒng),落實多點評價分析模型,對學生的綜合數學學習能力進行分層;分層中,應考慮學生的心理特征,做好全面的解讀工作,輔以必要的心理疏導,使學生切實理解分層的用意,保持昂揚的心態(tài)奮進,避免產生高層傲、中層散、低層棄的負面教學效果;分層后,做到動態(tài)管理,引領學生加強斗志,形成良性競爭,從而使全體學生都能得到逐層提升,獲得最大發(fā)展。
目前處于新高考改革的過渡階段,數學科是屬于變動最大的學科之一,取消文理對一線教師的教學影響并不會很多,但在知識的增加和減少、考查難度具體變化以及新題型的出現和新題型所帶來的分數分配等方面等都不是特別清晰明確的情況下,給一線教師帶來相當大的教學難度。
思想上,把困難當成挑戰(zhàn),把壓力當成動力。帶著問題認真研究新課程標準和新高考改革的核心思想,明確基礎、能力以及數學素養(yǎng)是新高考數學科的考查核心。眾人拾柴火焰高,高考改革的成果離不開每一位老師的付出。
具體教學上:(1)教師應對基礎知識的講授加以重視,對公式、概念應進行細致講解,確保學生可以理解并應用,讓基礎知識成為學生學習和創(chuàng)新的一磚一瓦。(2)多種教學方式和手段相結合,通過綜合各章節(jié)當中的知識進行聯合教學,以此引導學生建立相對健全的知識體系,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3)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如在幾何教學中,指導學生親手制作幾何模型,引導學生針對模型提出各種問題,并合作討論解決問題,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直觀想象素養(yǎng)。如通過建立班級管理數據庫,指導學生根據數據形成班級月報來提高學生的數據分析素養(yǎng)。如指導學生通過均值和方差來建立預測下一次考試學生成績排名的數學模型,提升學生的數學建模素養(yǎng)等等。(4)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來穩(wěn)定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提升他們的抗壓能力,讓他們能在學習中不斷努力超越自己。
總之,新高考下,要求高中數學是能夠培養(yǎng)綜合能力的學科,在高考選拔中擁有足夠區(qū)分度的學科。每一個學校和每一個數學老師都應圍繞著這兩個要求去努力,為培養(yǎng)個性化新時代創(chuàng)新人才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