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這一學科是義務教育階段最主要的一科,它也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課程。就初中階段的語文而言,這一時期屬于過渡時期,對高中的語文學科起著承前啟后的效果。因此,許多語文教師十分重視課堂上的教學效率,且一直致力于構建出高效的語文課堂。隨著新課改的進行,改革標準對初中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需立足于實踐,從教學理念、方法以及學生的行為習慣著手,探索有效的構建高效課堂的途徑,以便提升教學效率。
關鍵字:初中語文;高效教學;課前預習;生活化理念;情景教學
當小學生剛剛步入初中,課程數(shù)量突然增加,這對絕大部分學生而言都是非常不適應的。學生每天都要上多門課,學習壓力逐漸增大。語文作為一門在學習時比較容易理解的學科,很容易受到學生的輕視。因此,語文教師應該向學生強調語文學科的重要性,并采用多種手段把語文課堂變得更加高效,以此引起學生的重視?;诖耍P者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談一談構建初中語文高效教學課堂的策略方法,希望對廣大教師有所幫助。
一、提前預習,掃除盲點
課前預習一直以來都是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想要構建一個高效的語文課堂,學生提前預習課文是必不可少的。有的學生固執(zhí)地認為,語文不同于數(shù)學、物理,這門課即使不預習,在課上也能聽懂教師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話雖如此,但初中語文涉及到了許多古詩文的背誦,能做到預習就可以把很多與背誦相關的事情變得事半功倍。另外,初中語文中也有許多生字詞,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能夠掃除這些疑點、盲點,教師在課上授課時學生就能緊跟上教師的節(jié)奏,這對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有著重要的意義。
例如,在教授八年級上冊的《新聞兩則》時,我提前給學生布置了預習的作業(yè),這個作業(yè)主要是為了讓學生解決文中的生字詞,并能將全篇通順地朗讀。課上,我先給了學生三分鐘時間瀏覽全文,與此同時,我把本課的生字從課件中調了出來,如:綏靖、管轄、殲滅等等。在學生瀏覽完后,我直接讓學生念屏幕上的這些漢字,由于學生已經(jīng)預習過了,全班學生都能馬上讀出準確的讀音來。這在以往授課時,要花費大約十分鐘才能解決生字詞,而學生經(jīng)過了預習,課上只需要兩分鐘就能解決這篇課文的生字詞問題。剩下的時間,我就可以更詳細地開展對課文內(nèi)容的教學,時間利用率得到優(yōu)化,課堂效率也能有效提升。
二、生活化教學,激發(fā)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沒有興趣,學生即使身在教室,但也學不到心上,無法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在以往授課時,教師常常采用“滿堂灌”式的授課方法,這種方式已經(jīng)不適用于當前的初中生了,他們對灌輸式的教學通常感受不到興趣,反而會產(chǎn)生抗拒的心理。教師可以適當使用生活化教學法,將教學內(nèi)容與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學生一聽到生活中的事物,會有比較熟悉的感覺,這樣有助于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加入到課堂活動中來。
例如,在教授七年級上冊《春》這篇課文時,我在課上導入新課的環(huán)節(jié)里與學生進行了一番十分貼近生活的交流,我問學生:“你們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樣子的?”全班學生積極地對這個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學生描述了一番春天的校園,有的學生從穿著打扮上說出了春季的特點。春天是學生都很熟悉的季節(jié),授課前的問題很好地激發(fā)了學生的聽課興趣。接著我問學生:“大家想不想知道朱自清筆下的春天是什么樣子的?”學生齊聲回答道:“想。”于是,我便展開了新課的教學。
三、創(chuàng)設情景,輔助學生理解
初中的語文與小學語文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不同,這一時期,學生逐漸接觸到了更多的文言文。文言文對于廣大中學生而言都是令人頭疼的一部分,文章語言枯燥、難懂,一些詞匯還存在通假、一詞多義的情況,學生著實難以理解這些知識。要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師不妨在教學文言文時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的方法來輔助學生理解。教師可以先將文章進行通篇翻譯,接著在逐句講解時,可以適當結合多媒體設備創(chuàng)設出相關情景,這樣以來,既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還可以輔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
例如,在教授八年級下冊《桃花源記》這篇文言文時,我先讓學生在課上齊聲朗讀了各個自然段,學生每朗讀一個自然段,我都會向學生把剛朗讀的段落翻譯成白話文。全文翻譯完后,我打開了這一篇文言文的課件,開始逐字逐句地向學生教授。課件上有桃林和百姓安居樂業(yè)的圖畫,這些畫面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中描繪的樣子。如:“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闭n件上對應的圖畫是老人和小孩在家門口坐著玩鬧嬉戲,學生看了這幅圖后很容易理解文中這句話的含義,并加深了對這句話中各個詞匯含義的理解。
總而言之,高效課堂就是要在有效的時間內(nèi)將教學效率最大化。無論教師采取怎樣的授課方式,構建高效課堂的關鍵始終在于教師的備課方案,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習慣更加悉心地鉆研課文并設計教案,這是高效課堂的前提。此外,在課堂上授課時,教師要注意教學理念的轉化,應將學生放在課堂的主體地位上再進行授課,這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必要途徑。
參考文獻:
[1]殷立明.淺談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J].教育教學論壇,2014(27)
[2]張晶晶.論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創(chuàng)設[J].教育教學論壇,2014(04)
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qū)白峰中學? ? 陳妙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