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課是一種新型的教學資源,自它產(chǎn)生之初,就引起了廣泛關注,隨著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不斷完善和新的教學需求的出現(xiàn),微課在教學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語文課程在繼承和弘揚文化、精神熏陶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但是,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下,高中語文課程出現(xiàn)了學生不感興趣、教師教學手段老舊等問題,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得不到有效提升,語文教育工作者面臨著挑戰(zhàn)。那么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告訴發(fā)展的新時代,微課可謂是應運而生,能幫助語文教師有效解決當前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一些問題。本文僅就微課的概述、對高中語文教學的意義、在應用中的問題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微課;高中語文教學;微課意義;微課應用
微課概述
(一)微課概念
2012年,以可汗學院為代表的翻轉(zhuǎn)課堂在我國變得炙手可熱,微課也在這一浪潮中產(chǎn)生?!拔⒄n”是指教師圍繞某一知識點制作的時長不超過十分鐘的教學視頻,以供學生課內(nèi)外學習。微課在形式上是教學視頻,在內(nèi)容上實際也是一堂完整的課,包括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等教學資源。因此,“微課”是一種建立在傳統(tǒng)課堂教學基礎之上、運用技術手段以視頻方式呈現(xiàn)的“微視頻”。
(二)微課特征
相較于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微課在存在形式上具有教學時間短、視頻格式等特點,在內(nèi)容上又具有主題突出、內(nèi)容具體的特點,更加符合時代潮流以及高中生認知特點和規(guī)律。
第一,一節(jié)微課的時長不超過十分鐘,這種短視頻更能激起學生的觀看興趣,并且還能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利用起課余時間。
第二,微課是圍繞某一知識點或者某一主題制作的,內(nèi)容具體,重點突出,一目了然,便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和興趣快速選擇課程。
第三,微課以視頻格式呈現(xiàn),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需要加入圖片、視頻、音頻等教學資源,相較于傳統(tǒng)課程更加生動具體。
微課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
(一)有利于貫徹“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理念
新課程改革提出了“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育理念,提出了教育為每一位學生、教育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的要求,“如果語文教學仍然還是按照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模式,那么根本不能適應現(xiàn)代中學生的發(fā)展,反而會引起學生的厭惡i”,這就至少在以下兩方面對語文教學提出了要求:一方面,要求學生在語文教學中,利用微課預習新的知識,充分培養(yǎng)自學能力,那么語文教育者就可以用微課教學一步步地引導學生預習課文, 在微課中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課文,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另一方面則要求語文課不局限于“語文”,高中語文課程涉及的范圍更廣,程度更深,不是單單一本語文書、40分鐘的課程就能囊括所有的,正所謂“語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那么微課就可以幫助師生把語文和其他學科結合起來,把語文和生活結合起來,切實擴大語文的外延,幫助學生樹立大語文教學觀。
(二)有利于提升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xiàn),是學生通過學科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ii”。既然新課標中提出了這個概念,那就意味著新的環(huán)境對高中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筆者認為微課能夠順應新的要求?!凹椿谡Z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來設計微課,串起語文學科中的語言生長點、思辨發(fā)展點、審美鑒賞點和文化傳承點等iii”。
下面筆者僅討論如果運用微課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2017年《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里指出,“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是指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通過審美體驗、評價等活動形成正確的審美意識、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與鑒賞品味,并在此過程中逐步掌握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方法iv”。那么語文微課就可以從文本某一方面突破,引導學生去受到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的熏陶和啟迪。如在朱自清的《荷花》一課中,教師可以將優(yōu)美的句子通過音頻朗誦或者教師范讀的方式豐富學生的審美體驗,再抓住“擠”“挨”“冒”等詞學習比喻、擬人、通感等修辭手法在營造意境方面的作用,讓學生透過文字去想象荷花的美。又如在學習《氓》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在課后拓展階段,引入《詩經(jīng)》中其他棄婦形象,甚至可以引入西方復仇棄婦“美狄亞”的形象,制作成微課,進行人物、文化等的比較辨析,拓展學生視野,豐富語言運用體驗,提升其審美能力。
(三)有利于學習任務群的開展
2017年發(fā)布的高中語文新課標設計了十八個學習任務群,“語文學習任務群以學生的學習為主線,突出了學生的語文實踐,主要是三種學習方式: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這樣的學習,突出了個性化學習,突出了自主、合作、探究v”,改變了以教師的教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而微課正可以幫助語文教育者在課外開展學習任務群活動,實現(xiàn)新的教學模式。
比如在“整本書閱讀與研討”任務群中,多元化的閱讀資源被教師整合于微課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將知識點匯總,精心設計,突出教學的重難點,這對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有著重要意義vi”:第一,微課短小精干的特點可以大大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不會“望時長卻步”;第二,微課針對某一具體內(nèi)容進行講解和拓展,學生可以在平臺上迅速找到該知識點,將思維和注意力集中于此,這樣就大大提升了閱讀效率;第三,相比以往單一、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在微課中設置專門的主題或者活動,改變學生閱讀方式,學生不必再機械地閱讀文章,而是在任務情境中閱讀??傊柚⒄n開展閱讀教學既能切實且高效地展開任務群,又能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微課在語文教學應用中的問題
(一)微課質(zhì)量參差不齊,學生缺乏辨別力
雖然目前網(wǎng)絡上的微課資源非常多,但這方面的相關標準尚不完善,這就使得目前的微課平臺處于一個較為混亂的狀態(tài),魚龍混雜,微課質(zhì)量參差不齊?!岸鄶?shù)的微課,在素材運用和制作的技術上是新穎、成功的,但是在微課的教學設計和目標達成方面,情況令人擔憂vii”。在眾多良莠不齊的微課中,學生缺乏真正的辨別力,常常只停留在視頻層面,即容易選擇那些畫面生動、聲音清晰、時長短的視頻,認為好看的視頻就是優(yōu)質(zhì)的微課,殊不知,視頻“好看”只是優(yōu)質(zhì)視頻的基本要求,這就導致學生獲得的知識可能片面的,甚至是錯誤的。
(二)教師微課制作技術有待提高
由于微課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大多數(shù)老師對微課的認知還不足,更別提對微課的運用了,在目前的中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微課制作技術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視頻設計沒有腳本
所謂視頻腳本,通俗來說就是你制作的視頻有哪些畫面或者鏡頭。教師在設計微課時就相當于一個小導演,需要想好教師這個主角應該怎么“演”,學生這群“群演”基本功如何、會如何配合,10分鐘的內(nèi)容要怎么規(guī)劃,有沒有特效或者重點,音樂和文字如何穿插等等。然而實際上,目前大多數(shù)的微課都是在教師自發(fā)的情況下錄制的,缺乏統(tǒng)一的培訓和管理,這也是微課質(zhì)量層次不齊的原因之一了。
2.視頻內(nèi)容不科學
微課資源平臺上有許多微課視頻直接截取于錄制視頻,不能與實際上課的教學內(nèi)容產(chǎn)生聯(lián)系,影響了教學效果。無論是視頻中整體課件的排版、多媒體資源的插入還是字幕的插入等都會影響學習者的學習效果。
3.視頻拍攝問題
視頻拍攝需要專業(yè)的拍攝設備,拍攝器材的質(zhì)量高低對圖像及聲音狀況都有直接影響。由于學校缺乏高質(zhì)量的拍攝設備,或者老師為了省事,有時候錄制工作比較粗糙,甚至手機完成,導致微課出現(xiàn)畫面不清晰、收音不全等問題,整體質(zhì)量不高,從而影響實際效果。
(三)微課在教學上的應用范圍狹窄
微課在教學上的應用范圍狹窄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方面:首先,不常運用于日常教學,受到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國內(nèi)課堂并不常見微課的身影,課外的實際運用也不是很多,更多的是用于教學比賽等。其次,“國內(nèi)對課的運用主要是理科課程上面,就某一類題或者某一理論進行詳細的講解,而文科課程則較少涉獵viii”。比如在語文學科上,語文學科具有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tǒng)一的特點,“這一特點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微課的使用范圍,微課不能有效地呈現(xiàn)這些內(nèi)容,對語文教師應用微課上造成了一定的障礙ix”。
(四)微課平臺不夠完善
目前,缺乏傳播性與趣味性、不夠個性化、內(nèi)容老舊是各大微課平臺的通病。由于受到家庭、學校等客觀因素以及師生主觀因素的限制,各大微課平臺在學生中的普及度并不高,很多學生還不知道微課的存在,有的即使知道也不愿意花時間在微課上。其間原因比較復雜,但是如果微課平臺能夠迎合中學生的興趣,能夠跟隨潮流,如加入評論功能、打賞功能等,完善測試和打分功能,師生一定會更加樂于在微課平臺上尋找優(yōu)質(zhì)課程,這樣也能間接提高微課質(zhì)量。
結語
可見,微課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是有其歷史性和必然性的,但是微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是一個不斷摸索前行的過程,需要語文教育工作者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提升專業(yè)技能,也需要微課教育平臺的不斷完善和技術的進步。
參考文獻
[1]潘棟民.語文教學應遵循“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J].速讀·中旬.2016(4).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郭勇.“學科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語文微課的取向[J].語文教學與研究. 2017 (11).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5]陸志平.語文學習任務群的特點[J].語文學習.2018(3).
[6]胡夢媛. 微課對整本書閱讀的促進作用——以七年級部編教材為例[J].讀與寫.2019(33).
[7]王兆君.微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天水師范學院.2018.
[8]吳永梅.高中語文教學中微課有效應用研究[D].江西科技師范大學.2018.
[9]蘭曉維.微課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及問題研究——以吉林省部分中學為例[D].吉林大學2016.
作者簡介:劉佳,1998年3月10日出生,江西宜春人,現(xiàn)就讀于江西師范大學文學院,學科語文在讀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