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永年
摘要:由于家庭教育、社會因素等各種因素的作用,一些學生存在著思想認識的模糊,具體表現(xiàn)為自私、任性、貪玩,缺乏協(xié)作和艱苦奮斗精神,缺少責任心和使命感。有的學生在校一直沒有形成積極的學習動機,雖然形式上接受了關于學習目的的教育,卻不明白為什么來上學,他們對自己要求不高,甚至單純?yōu)榱藨独蠋熀图议L,學習并沒有變成他們的自覺需要,出現(xiàn)了隨大流、混日子的現(xiàn)象。學習動機長期停留在短淺、消極的水平上,是不可能對學習產生強大的穩(wěn)定的推動力的,因此,這些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平時表現(xiàn)都處在較底水平。這部分學生雖然較少,但對其他同學及班級造成了不小的影響。還有一部分同學確實很好,他們能夠積極參與學校的各項活動,關心班集體,團結同學,有禮貌,有上進心,學習成績也都很好,是班集體中的榜樣力量。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策略;學生;主體;構建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的開設是培養(yǎng)中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渠道,對中學生的價值趨向、人格完善起到促進作用。然而,傳統(tǒng)概念的下的思想品德教學,多數(shù)采用了強迫記憶的方式,使得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程的認識停留在一個抽象、乏味、難以接受的狀態(tài)。如何才能做到尊重學生,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呢?根據(jù)多年的教學經驗,談談我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1.轉變思想,樹立“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意識
在思想品德課教學過程中,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往往很不理想,原因在于教師習慣于讓學生跟著自己的思維轉,學生成了學習的機器,缺乏主觀能動性,沒有自覺性和創(chuàng)造性,只是一種被動接受。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真正樹立起學生主體的思想,尊重、相信學生,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如 “公民的義務和權利”一課的教學,在學習這一課前,學生已經知道公民、權利、義務的含義,如果教師單純的用抽象的文字去論述兩者的定義,學生對兩者定義的理解在無形中增加了約束成分。我認為思想品德知識只是學生學習的基礎素材,高效的學習方法才是學生受益終生的關鍵所在。因此我把學習的時間讓學生自己來掌握,讓學生自己去“說”對思想品德知識和觀點的認識,讓每個學生不同的理解能力和思維模式都能得到開發(fā)。這樣一來,不但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還展示了學生對知識的駑駕能力,讓學生在主動學習中,體會到收獲的快樂,為調動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積極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培養(yǎng)學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自主學習中構建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育家陶行知說過:“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教的法子必須根據(jù)學的法子。”教師以前授課時,對學生的能力往往信任不夠,總怕學生聽不懂。對某些重、難點,由于對學生潛力估計不足,教師講道理多,而學生說的機會不多,不少學生在長期的“填鴨”式教學方式下,自學能力被埋沒。對此,我的體會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才是讓學生成為課堂主宰者的真正解決之道。讓學生由“要我學”、“我要學”變成“我會學”、“輕松學”。首先教會學生“看”書?;谒枷肫返聦W科的特點和近年來中考發(fā)展的趨勢,我認為學生首先應該學會“看”書。 千萬不可忽視閱讀課本的重要性,只有真正的看懂看透教材,學生才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把聽起來空洞乏味的內容變成自己的閱讀體驗。學生在閱讀時,知道今天要學習的內容,以及這些內容之間有何內在聯(lián)系,從宏觀上把握當天所學內容,在心中構建出基本框架。其次教會學生提問。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理應在適當?shù)臅r候啟發(fā)、引導學生不斷的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凡事問個為什么,將學生一步步的領向真理。無論是書本上的材料,報紙上的時事,都可以做為學生提問的素材。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培養(yǎng)學生提問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3.提高課堂效率,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現(xiàn)實意義
其一讓學生變學會為會學。真正的學習是在學生走進課堂之前和在學生走出課堂之后的后續(xù)學習?!皩W案”導學是改革學生學習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之一,學生根據(jù)“導學案”進行預習,目標步驟清晰,可避免預習的盲目性,尤其對學習習慣不好的同學,他們沒有預習的習慣,不知道如何預習,有了“導學案”他們可以根據(jù)“導學案”逐條看書,初步了解教材內容,記錄預習中的問題,主動學習,自覺進入預習狀態(tài),使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逐步掌握學習方法、形成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能力,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
其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通過預習學生有了認知沖突,教與學都有了明確的方向,教師只是有重點地幫助學生解決疑點,而不是面面俱到,大量的課堂時間還給學生。“導學案”提綱充分展現(xiàn)課堂的學習任務和知識結構,學生對照“導學案”,只須作適當?shù)挠涗洠?jié)省了大量板書時間和學生作課堂筆記的時間,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對問題的理解分析上。
其三提高學生素質“導學案”在導學和助學上的作用大,大部分學生所學知識能在課堂內消化、理解、鞏固和提高,很多思維訓練和練習都能在課上完成,大大減輕了學生的課業(yè)負擔。課外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開展培養(yǎng)特長、發(fā)展個性的活動,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其四教學相長。學生在自學時可能提出一些問題,提出一些新的想法,甚至是一些教師都沒有考慮到的問題,及時收集這些問題,有利于教學相長。
總之,按照“以學生為主體,構建高效課堂”組織教學,打破了以往只用教案教學的常規(guī)做法,以導學案為載體實施對學生自主探究、主動學習的指導,讓學生自主、探究、主動學習,親身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以學生為主體,構建高效課堂”課堂教學變教為誘、變學為思、以誘達思、促進發(fā)展。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灌、學生裝的費時低效教學法,以導促學,促使學生從“苦學、死學、難學、學會”變?yōu)椤皹穼W、活學、易學、會學”,學生素質得以真正提高。我們堅信這是在教學改革的新形勢下走的一條適應社會發(fā)展的“低負高效”之路,是時代的選擇。
參考文獻
1. 馮立進.《讓思想品德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中學思想品德教學參考.2018
2. 姜桂東.《初中思想品德課生活化教學的幾點體會》山東教育.2017
3. 曹運生.《淺談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8(12)